第359页(1 / 1)

加入书签

('

蒋义沉默了下来。

不错,也先掳劫太上皇,迟迟不肯放归,无非是待价而沽,想要索取好处。

但是今天朝堂上,天子说的明明白白,绝不妥协。

如此一来,也先恼羞成怒,想要给大明一个教训,也并非没有可能。

太上皇他肯定还是不敢动的,但是使团的安全,已经不能说是有十成十的把握了。

花厅中沉寂了片刻,众人都没有说话。

旋即,陈懋忽然开口道:“倒也不是完全没有扭转的机会,之前的时候,罗大人不是已经联络好了不少御史,打算在廷议之后叩阙吗?”

一时之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罗通的身上,让罗通不由的暗骂一声没安好心的老东西。

他算是发现了,自打上回镇南王的案子结束之后,或许是是因为参与那桩案子的人,陈懋,焦敬,郭晟这几个,降爵的降爵,罢职的罢职,禁足的禁足,只有自己完好无损。

又或许是因为,这老东西被降爵之后,在英国公府这边地位明显下降,反而是自己成了文臣当中唯一的依仗,让这老东西心里不平衡。

总之,这老小子算是把自己给记恨上了,打从上回开始,就三番五次的找茬。

咬了咬牙,罗通开口道:“宁阳伯,当初你不是还说,叩阙是自己将把柄送到天子的手上吗?”

陈懋端起面前的茶盏,呷了口茶,淡淡的道:“时移世易,罗大人当初不也说,这是唯一的办法吗?怎么,如今真的到了出手的时候,反倒退缩了不成?”

罗通差点就想跳起来跟陈懋打一架,不过想起那天晚上陈懋给他带来的压迫感,他还是压下心头的火气,开口道。

“当初,老夫的确是打算叩阙,但是如今的情形你也看到了,朝中的七卿大臣,基本上都站在天子那边,朝野舆论如今也偏于支持互市,叩阙的成功率已然很低。”

“何况,当初我们说好的,说服陈镒和高谷两个人出面去当这个领头人,但是如今,陈镒早已经倒向了天子,高谷在朝议上也节节败退,心生惧意,只怕不会再愿意出面。”

“这个时候强行发动,才是真正的授人以柄,这个道理,难道宁阳伯看不出来吗?”

第373章 人在屋檐下

英国公府的花厅中,一片沉默。

罗通压着火气解释完,便将目光投向了上首的张輗,他相信,这其中的道理,稍微有点政治眼光的人,都能够清楚。

之前的时候,他们之所以想要叩阙,是因为朝堂舆论并不倾向于支持互市。

从高层来看,王文那个臭脾气,得罪的人也很多,将矛头对准王文,大概率很多大臣都会是中立态度。

再加上,罗通觉得自己有把握能够说服陈镒和高谷,众多原因叠加之下,才决定赌一把。

但是如今的情况已经变了,不知道天子使了什么手段,让朝堂上形成了一面倒的局势,不仅在互市一事上态度坚定,而且还都力挺王文。

在他们如此坚决的态度下,朝堂舆论也发生了转变,已经不具备叩阙的条件。

再有就是,经过今天的朝议,高谷明显已经有了退意,下朝的时候,罗通本还想找他商议一下,但是高谷却理都没理她,直接就离开了。

各方面都处于不利的地位,何必要再做这等无用功呢?

这番道理,张輗明白,在场的任何一个人都明白。

但是,他们依旧没有对罗通有任何的表态,纷纷都沉默着。

片刻之后,依旧是陈懋淡淡的开口道。

“罗大人没有试过,怎么知道会不成呢?”

罗通后槽牙都快咬碎了。

但是,还没等他出言,一旁的蒋义也犹豫着开口道。

“罗大人,宁阳伯说的有道理,凡事总要试试才知道能否成功,当初你说要叩阙,我等便将朝中能用的上的人手,甚至连宫里那边的人手,都一并交给了你,如今事到临头,未战先怯总是不好的。”

“何况,今日朝上,那王文对你们明显已经有所敌意,就算什么都不做,他也必会寻个时机,将你们远谪,何不搏上一把?”

随着蒋义的开口,张輗也幽幽的叹了口气,道。

“罗大人,老夫知道这件事情你很为难,但是,刚刚宁阳伯的话你也听到了,天子先是急着将使团送出京师,接着又竭力推动互市,最后还特意表态,说不会对瓦剌有所妥协。”

“种种迹象都表明,他是想要借刀杀人,想要激怒也先,加害太上皇,吾等既然一心要迎回太上皇,这个时候,自然不能惜身不前。”

“这个时候叩阙,哪怕不成,消息传出去,也先至少也不会觉得,大明完全没有诚意跟他和谈,能保得太上皇的平安,才是我等该做的事情,不是吗?”

罗通的心凉了半截。

他总算是明白过来了,这帮人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他们当然明白,这个时候叩阙的风险,也明白成功率不高。

但是对于他们来说,又不是自己上去冲锋陷阵,就算被天子降罪,大概率也是亲自出面的罗通。

对于他们来说,最多不过是折损一些摇旗呐喊的低阶官员,甚至于,他们的人手都只是跟在后面凑数,天子会不会处置还两说。

所以到最后,真正承担风险的,其实就是罗通自己。

说什么为了太上皇的安危,简直是胡扯。

就算是开了互市,也先要是敢动太上皇半个手指头,罗通敢把自己的姓倒过来写!

他们之所以在明知道风险很大的情况下,也要逼着罗通继续叩阙的原因只有一个。

那就是天子奇怪的表态,让他们开始担心,如今正在瓦剌谈判的使团的安全问题。

要知道,这次使团当中有一个关键的人物,张軏!

不论是对于英国公府,还是对于如今的太上皇一党来说,他都是至关重要的人物。

作为老英国公在世的时候就竭力培养的人,张軏无论从威望,地位,能力各种方面,绝对全方面碾压张輗。

别的不说,张軏要是还在京师,凭他在五军都督府的影响力,任礼哪敢打什么小九九。

这次出使,张軏半是被迫,半是为了拿到迎回太上皇的大功。

但是没想到,谈判还不知情况如何,就被天子给算计了一把。

对于眼前这帮人来说,张軏绝对不容有失。

相对而言,一个罗通,也就不值一提了。

张輗的话,态度已经很明白了。

对于叩阙,他们已经不抱成功的希望了,但是罗通还是要去,不仅要去,而且要闹大,闹得越大越好。

最好形成一种,大明天子虽然没有诚心和谈,可大明的满朝大臣,都竭力反对互市,生怕因此而影响大明和瓦剌的关系的假象。

如此一来,哪怕互市真的通过了,但是只要消息传到瓦剌,也先也不会在恼怒之下,对使团生出杀心。

至于,在这种情况下,叩阙无法成功,失败之后会承担什么样的后果,那他们就顾不得了。

反正,失了一个罗通,他们还能慢慢再继续在文臣当中物色人手,但是张軏却只有一个,绝不容有失!

想明白了这些,罗通有些绝望。

他明白,自己彻底被当做弃子了。

脸上划过一丝悲凉,罗通霍然而起,冷声道。

“诸位莫要欺人太甚,罗某固然希望太上皇早日归来,但也不是平白被人拿出去弃子的,今日之事,到此为止,罗某告辞。”

说罢,转身就朝外头走去。

但是没走两步,花厅周围就跳出来几个英国公府的家丁,拦在他的面前,罗通脸色铁青,转过身道。

“怎么,英国公府难不成还敢私自囚禁朝廷命官不成?”

张輗摆了摆手,示意围在一旁的家丁退下,起身来到罗通的面前,淡淡的道。

“那倒不敢,只不过老夫想提醒罗大人一句,十年前的那桩案子,罗大人幸得定西侯府相助,太上皇宽宥,方能有今日的风光,做人,可不能忘恩负义!”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