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页(1 / 1)

加入书签

('

“臣护驾来迟,请太上皇恕罪!”

随后,跟着陶瑾闯进府中的官军,也紧随而至,一瞬间,就将舒良带来的人反过来围了起来。

见此状况,朱祁镇终于长舒了一口气。

在舒良闯进来之前,事实上,朱祁镇一直都没有太强的警惕心。

因为他知道,宣府是陶瑾的地盘,而陶瑾,是英国公府的人!

当初,袁彬和张軏等人定计,选定配合的人,正是宣府的陶瑾,虽然最终出了意外,但是,张軏的眼光,朱祁镇是相信的。

所以,他一直在等,等陶瑾过来护驾。

他等到了

于是,朱祁镇立马就恢复了底气,道:“陶总兵来的正好,快快帮朕,将这擅闯行宫的舒良拿下!”

陶瑾起身,将朱祁镇护在身后,面对着舒良,却见对方脸上挂着万年不变的假笑,丝毫都没有惊慌的样子。

踌躇了一下,陶瑾还是没有动手,而是开口问道。

“敢问舒公公,带着这么多人闯进内院,所为何事?为何太上皇身边的护卫,会被舒公公带来的人,全都绑缚起来?”

诚然,陶瑾是英国公府的人,他在得到总兵府被围困的消息的时候,也第一时间就点齐了官军,毫不犹豫的闯了进来。

但是,这并不代表他愿意找死。

从一进内院,陶瑾就看的清清楚楚,舒良的手中,高高的举着一卷玉轴暗龙纹黄绢,那是圣旨!

有它在手,说明舒良所做的事情,都是得到了天子允准,或者说,至少是有天子在背后支持的。

带兵闯门,保证太上皇的安全是一回事,但是擅自拘捕一个手持圣旨的天使,又是另一回事。

更不要说,这个人是大名鼎鼎的东厂提督!

问都不问就直接抓人,那才是真正的自寻死路

舒良站在原地,依旧是一副八风不动的样子,没有丝毫的慌乱,笑着拱了拱手说。

“陶总兵恐是误会了,咱家调人守在总兵府外,是承了太上皇旨意,负责外围保护,至于背后的这些人,只是跟进来送炭火,可不是什么闯进内院,至于太上皇身边的护卫,呵,不敬圣旨,口出狂言,咱家没有将他们当场格杀,已经是看了太上皇的面子了。”

外围保护?

送炭火?

这都是什么敷衍之极的理由?

陶瑾咧了咧嘴,看着舒良一本正经的样子,不由有些无语。

正想要开口反驳,但是话到了嘴边,却硬生生的收了回去。

他要反驳什么?反驳之后又该做什么?

这些理由固然敷衍,但是,舒良为什么要用这些一看就是假话的理由呢?

先前的时候,陶瑾因为担心太上皇出事,所以火急火燎的赶了过来,此刻冷静下来,心中不由多想了几层。

舒良不可能不知道,这些理由都很荒谬。

但是,他依然用了。

原因就在于,荒谬的理由,也同样是理由,舒良将这个理由摆了出来,说明他愿意给个台阶,但是不怕撕破脸皮。

再往下想,陶瑾能够不接受这个理由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就像舒良不敢明目张胆的对太上皇动手一样,陶瑾也不敢擅自拘捕一个手持圣命的东厂提督。

如果说,太上皇受了伤或者被冲撞了,那么,他当然毫不犹豫,会把舒良控制起来。

但是问题是,没有!

内院虽然一片狼藉,但是,太上皇身上却依旧整洁,没有沾上半点灰尘。

这足以证明,舒良在院中所做的一切,都没有涉及到太上皇本人。

如此一来,事情就变得棘手了。

对于陶瑾来说,唯一的办法,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舒良给出的理由再荒谬,他也唯有捏着鼻子认下这一条路!

一念至此,他叹了口气,转过身,小心的道。

“太上皇,舒良公公也是一时情急,并无冒犯之意,若因此将其抓捕,恐有不妥,还请太上皇明鉴。”

听到这话,朱祁镇也渐渐冷静下来。

他也知道陶瑾的为难之处,所以,倒是没有过分为难他,只是,今天发生了这么多事情,朱祁镇可谓丢尽了颜面,这一切,都跟舒良脱不了干系。

再次喘了两口粗气,朱祁镇死死地盯着舒良,半晌方道。

“赶快宣旨,然后,滚出去!”

面对这位太上皇的愤怒,舒良早已经可以做到无视,嘴角挂起一抹笑意,他拱手道:“遵旨。”

旋即,舒良终于展开了手中的玉轴绢帛,读道。

“上谕,甘肃镇守太监刘永诚,擅离职守,有失朕心,着命东厂提督太监舒良将其押送京师待审,钦此。”

将圣旨合上,舒良笑眯眯的递到跪在地上的刘永诚眼前,道。

“刘公公,接旨吧!”

相对于朱祁镇的愤怒,刘永诚就镇定的多。

早在决定赶过来的时候,他就已经有了这个觉悟,他常常的叹了口气,转身对着朱祁镇一拜,道。

“太上皇,奴婢无能,不能保护您的安全,还请您善自珍重。”

说罢,他转过身,声音洪亮,以头扣地。

“内臣刘永诚,领旨谢恩!”

舒良将圣旨放到刘永诚的手中,然后立刻便有锦衣卫上前,同样将刘永诚绑的结结实实,押了下去。

朱祁镇脸色铁青,强忍着没有出声阻止。

他知道,刘永诚之所以毫不反抗,就是为了不再发生冲突,尽可能保证他的安全,所以这个时候,他不能冲动。

但即便如此,他还是忍不住,对着舒良开口道。

“好了,没事了吧,赶紧滚!”

这句话中的厌恶,简直遮掩都遮掩不住,但是,舒良却恍若不决,一拍脑袋,道。

“哎呀,多谢太上皇提醒,内臣,的确,还有一件事情,要请太上皇恩准!”

此刻的朱祁镇,已经是一句话都不想跟舒良多说。

但是,同时他也知道,他问或不问,舒良都不会不说的。

所以,他只想赶快将舒良打发走,口气越发的不耐烦,问道:“何事?”

舒良笑了笑,深深一揖,道。

“请太上皇,往土木堡一行,祭奠土木之役中战死的数十万亡魂!”

第510章 好像串场了

所谓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

对于朱祁镇来说,他这一辈子,最耻辱的事情,就是土木堡大败。

但是,这件事情却注定会被人反复的提起。

如果可能的话,朱祁镇宁愿这辈子都不到土木堡去,仿佛这样,就可以将那场大败,给彻底抹消掉。

这种心情,不仅是他自己明白,舒良也明白,陶瑾也明白。

而且,更重要的是,祭奠战死的官军,是要有祭文的。

既然要写祭文,那么就要明明白白的给战死在土木堡的官军一个说法,而这个说法,大明朝廷早已经确定了。

此战,丧师辱国,血染黄沙,神器殆危,宗庙有难!

亲自登土木堡,祭奠战死官军,相当于要朱祁镇亲自承认自己的错误,而这篇祭文,几乎可以称得上是罪己诏一般的存在。

他如何肯答应?

不仅是他,陶瑾也忍不住皱了眉头,他本以为,舒良抓了刘永诚,杖责了那些蒙古护卫,怎么着也该见好就收了,却不曾想,临到最后,舒良竟然开口提出了这个要求。

偷偷的瞥了一眼太上皇的脸色,果不其然,已经黑成了锅底。

犹豫了一下,陶瑾只能硬着头皮上前道。

“舒公公,此事是否不妥,朝廷拟定的仪程里头,似乎并没有这一项吧?”

宣府是太上皇驻跸的重要一站,作为宣府总兵,陶瑾自然是早就接到了礼部发来的完整仪注。

面对陶瑾的质疑,舒良收敛笑意,认认真真的开口道。

“原本没有,咱家来了,便有了!”

口气淡定,内容狂妄!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