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页(1 / 1)

加入书签

('

“不必了,在场诸卿皆是国之栋梁, 于先生有什么话,尽可以说便是, 不用藏着掖着的。”

于谦明显愣了愣, 一时踌躇没有说话。

见此状况, 天子的脸色微冷,但是, 却丝毫改变主意的意思都没有,只是静静的望着于谦。

半晌,于谦神色复杂的叹了口气, 瞥了一眼在场的其他大臣, 终于是道。

“陛下容禀, 关于宁远侯一案, 臣已有所得,虽仍不确凿, 但也并非如陛下所想,严重到需对甘肃大动干戈的程度。”

话音落下,在场众人脸上皆是掠过一丝果然如此的神色, 今天于谦种种的反常举动,早就让他们猜到, 这位于尚书,恐怕是掌握着什么, 其他人都不清楚的状况。

眼瞧着于谦开口,天子的脸色略有缓和, 道。

“既然如此,那于先生便将自己查的情况说一说吧,若真的是朕误判,那便收回前旨。”

言下之意,如果不说,或者证明不了是误判,那么, 就真的要撤换整个甘肃的官员了。

这是明晃晃的威胁,但是,不得不说,于谦真的就吃这套!

长长的吐了口气, 于谦道。

“不敢欺瞒陛下,据臣所掌握的情况,若无意外,宁远侯之所以甘冒此险,便是因为关宁七卫!”

这话一出,久在边镇的杨洪和范广二人顿时眉头一皱,似乎是想起了什么,而金濂更是直接捏紧了手里的锦衣卫密疏。

但是,毕竟是陈年旧事,另一边,一直呆在京城的李贤,和相对在兵事上没那么了解的陈镒却仍旧一头雾水。

于是,于谦便继续解释道。

“关宁七卫,乃太宗皇帝所设,背靠肃州,位于瓦剌和西域之间,意在截断二者之间的联系。”

“正统八年,关宁七卫中的赤斤蒙古卫都督且旺失加向朝廷上疏,请求迁徙部分族人到肃州附近的也洛卜剌,以躲避战乱,但是,受到了时任甘肃总兵官的宁远伯任礼的强烈反对。”

“尔后,且旺失加请求建立寺庙,同样被任礼以距离肃州过近,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为由反对,当时,奏疏送到朝廷,因为考虑到任礼更加熟悉甘肃的军情状况,朝廷并未仔细核查,便允准了任礼的决定。”

“这本是一桩陈年旧事,但是,前番我奉圣命巡查甘肃,却意外得知了一些内情,以我猜想,任礼便是得知了此事,所以才铤而走险。”

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有眼色的人上来垫个话。

陈总宪看了一眼旁边的几个人,好像只有他到现在为止,啥也不知道,于是,他便当仁不让的问道。

“敢问于少保,是何内情,值得任礼如此冒险?”

“截杀使臣!”

于谦的脸上也浮起一丝怒意,轻轻的吐出几个字。

显然,尽管早就已经知道了内情,但是真的提起来的时候,于谦自己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怒火。

不过,他的这句话也的确像是一颗炮弹,炸响在了众人的耳边,就连朱祁钰的脸上,也露出一丝意外之色。

话说到了这个份上,也没有再继续隐瞒的必要。

在众人注视下,于谦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娓娓道来,再度对着天子拱手一礼,于谦道。

“当初臣巡视甘肃,恰逢有虏贼劫掠,被边军擒获,查实身份之后,才知其并非瓦剌之人,而是赤斤蒙古卫之人。”

“跟甘肃总兵王敬沟通之后,臣方知晓,这种事情,已非首次发生,近些年来边境动荡,关宁七卫在和瓦剌的交战当中屡屡受挫,便有少数部落转而向大明百姓劫掠。”

闻言,其他人还好,杨洪和范广却是叹了口气。

所以说,草原部族压根就是养不熟的狼,这种事情,他们在边境早已经司空见惯。

太宗皇帝压服了太多的草原部族,但是就连太宗时代,这些部族也是一边朝贡一边私下劫掠,双方最理想的状态,也只是不发生百人以上的交战而已。

但是,想要获得真正彻底的和平,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作为兵部尚书,于谦对于这种情况自然也清楚,于是道。

“这本是小事,既然抓到了人,知会赤斤蒙古卫,让其前来领人,赔偿百姓损失便是,惯常皆是如此处置。”

“但是,这次抓到的人身份有些特殊,乃是如今的赤斤蒙古卫都督阿速侄儿,于是,消息送回赤斤蒙古卫之后,阿速便亲自前来拜会臣,并携礼物致歉。”

这也正常,毕竟,虽然私下偶有冲突,但是总体而言,关西七卫对于朝廷还是十分恭顺的,尤其是赤斤蒙古卫,曾经数次拒绝也先的联姻提议,每每瓦剌有所异动,都会提前知会大明,可谓尽职尽责。

如今,别说是他侄子劫掠被抓了现行,就单是知道大明的兵部尚书前来巡边,出于礼节,他也该来主动拜访。

但是接下来,眼瞧着于谦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众人便知道,重点要来了。

“当时,臣本以为阿速只是出于礼节前来拜访,但是,见了他之后,才知道阿速是有事相求。”

“阿速告诉臣,关西七卫之所以会发生劫掠边境之事,是因为和瓦剌交战屡屡失利,并再次向臣提出,希望能够迁居到肃州附近休养生息。”

“除此之外,阿速还询问于臣,当初他父亲且旺失加曾派遣使臣到京师向太上皇禀告前任甘肃总兵任礼的罪状,为何使臣迟迟未归,是否是归程在塞外出了什么意外?”

“使臣?”

朱祁钰皱了皱眉,在记忆里翻找了一下,却发现自己对此没有丝毫的印象,于是,不由出声问道。

“什么使臣?”

“朕没记错的话,关宁七卫虽向大明朝贡,但是,却并不入京,只入肃州,何来的派遣到京师的使臣?”

“还有,阿速要禀告任礼的什么罪状?”

事已至此,不得不说,于谦所说的内情,也有些超出朱祁钰的意料。

关宁七卫因其地处险要,且距离京师路途遥远,被朝廷特许可以不入京师朝拜,只入肃州进行朝贡贸易即可。

这是这么多年以来的惯例,如果说有关宁七卫的使者到京,那必定不是小事,即便当时朱祁钰只是一个闲散亲王,也不应该毫无印象才对。

于谦叹了口气,神色有些复杂,道。

“当时,臣也是这么问阿速的,阿速答臣,正统八年时,赤斤蒙古卫在和也先交战中大败,想要撤到肃州附近休整,但是,却遭到了宁远侯任礼的严词拒绝。”

“据阿速所说,在且旺失加被拒绝之后,曾经私下查探过,结果发现,任礼之所以不同意赤斤蒙古卫迁居,是因为且旺失加要迁居之处,已被开垦出了大片私田。”

“这些私田,既不在户部造册,也不在兵部登记,且多是役使军士开垦的荒田,按照朝廷惯例,一经发现,将被全部没入军屯,并惩戒涉及的边将。”

“任礼便是因此竭力反对赤斤蒙古卫迁居,而且旺失加在发现此事之后,便派遣了使节从宁夏绕道而入,前往京师揭发任礼的罪状。”

“但是,臣接手兵部之后,曾经翻阅过兵部数年来所有的档案,未曾见到有任何使臣入京或是请求入京的记载。”

“当时臣并未在意,阿速也没有过多纠缠,毕竟塞外凶险,即便是相邻部族之间,也时常自相残杀,从赤斤蒙古卫绕道宁

夏,中间要经过好几个庞大的部落,使臣或许早被其他部落劫掠,也未可知。”

“在此之后不久,也先势力越发庞大,关宁七卫不得不退守一隅,且旺失加的身体也大不如前,开始培养阿速接掌部族,再加上很快且旺失加便得知,任礼将这批私田,都通过各种手段过了明路,觉得再举告无用,便也没有再继续向朝廷遣人。”

“但是……”

“但是使臣不是被其他部族劫掠的,而是被任礼派人给截杀了,对吗?”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