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页(1 / 1)
('
“所以,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江渊接任?”
“他和杜宁一样,都是陈循的学生,而且,他和王翺走的近,由他来兼管翰林院事,虽不能令双方都满意,但却可令双方都能接受。”
“如今萧镃被士子们和科道唾骂,闹得沸沸扬扬,如果这个时候,有有力的清流大臣出面制止,也能迅速平复下来。”
“为朝廷尽快安定下来,江阁老,是最好的人选!”
这话虽然说的平静,但是,舒良却半句都不敢接,他敏锐的察觉到,此刻的天子,心中并不像表面一般平静。
乾清宫中静了片刻,舒良方小心翼翼的道。
“皇爷何必生气,左右不过是这些大臣们勾心斗角,瞧着皇爷肯顾及朝局大局罢了,可说到底,这让谁接任,还是要看皇爷的意思,清流又如何?这满朝廷这么多的大臣,难道说,还拔不出来能接任翰林学士的人不成?”
这话说的倒是爽快,让人听着舒心,但是,冷静下来,朱祁钰就明白,按照当前的局面,其实还真就是拔不出来。
前段时间,他对于清流打压的确实有些严重,裴纶,商辂这些可堪一用的人,因为拎不清楚,早早的就被打发出京。
再加上高谷的事又牵连了一批,整饬军屯时又外放出去一批,詹事府那边又弄走了一批,如今翰林院中剩下的,就是些专心研究古籍经义的学究。
朝廷之上,有清流资历,又有能力可以主持翰林院的,还真就是江渊和杜宁两个人。
但是,要是让杜宁来管,且不说大理寺和翰林院两头,杜宁能不能兼顾的过来,单说内阁这边,只怕还是要闹起来。
这次内阁斗倒了一个萧镃,下一次,未必就不会再斗倒一个杜宁。
如此说来的话,要维持各方的平衡,还真就是江渊上位最合适,只不过……
“皇爷,时候差不多了,该上朝了!”
怀恩轻手轻脚的走上前来,低头开口。
朱祁钰抬头看了一眼天色,眼神闪烁了片刻,便点了点头,站起身来,对着舒良吩咐道。
“这件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再去查,尤其是今日早朝之后,务必仔细些!”
舒良愣了愣,没太明白天子的意思。
明明这件事情到此为止,事实已经差不多明晰了,就是新旧清流一脉之间的明争暗斗。
只不过,萧镃的政治功力不够,被人算计了而已,还有什么好查的?
心中怀着疑惑,舒良看了看天子,还是没有问出口来。
在天子身边侍奉了这么久,舒公公有一个良好的习惯,就是无论理不理解,只要是天子吩咐下来的事,都会尽心尽力的去办。
因此,虽然不解,但是舒良也没有多问,俯身行礼,恭顺开口道。
“皇爷放心,奴婢领旨。”
挥手让舒良退下,朱祁钰望着眼前的两本奏疏,片刻之后,脸上浮起一丝笑意,显然已经有了决断。
旋即,他将两份奏疏随手扔给怀恩,道。
“摆驾文华殿!”
就在朱祁钰匆匆赶往文华殿上朝的时候,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已经洒在了午门外的广场上,左右两侧的宫门被缓缓推开,一众大臣开始向着文华殿走去。
在长长的队伍当中,江阁老缓缓抬头,望着天边的朝阳,不知为何,他心中总觉得隐隐有一丝不安,但是,他始终都想不明白这种不安来自于何处,只能将其归咎于自己这段时间压力太大。
应该说,今天早朝会商议什么,大多数的人心中都已经有了底。
只不过,到底这次早朝上会发生什么,只怕如今在场的所有人,包括江渊在内,谁也预料不到……
第739章 请开始你的表演
文华殿上,群臣列队进入,天子亦准时来到御座之上。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行礼之后,各部简单的处理了些无关紧要的政事,紧接着,礼部尚书胡濙出列,对于整个春闱会试的状况做了总结。
在他老人家的口中,这次会试虽然略有波折,但是,总体而言,是圆满的,成功的,具有积极意义的,能够为以后的会试提供经验的一次春闱大典。
整个过程当中,胡老大人中气十足,但是,在场诸臣都静悄悄的,直到胡老大人将一众进士夸了个天花乱坠,心满意足的给“圆满”完成任务的礼部表功结束,回到队列当中之后,方有御史出列,道。
“陛下,如今春闱已经结束,此次殿试当中,诸读卷官识人不明,阅卷不当,险些致使朝廷抡才大典成为笑柄,虽得陛下圣明烛照,大宗伯等人竭力挽回,方未酿成大祸,得以圆满结束,但是,有过有失者,不可不究。”
“近些日子以来,朝廷多有流言,称翰林学士萧镃同士子程宗有亲戚关系,因而在殿试读卷时,蓄意打压其他士子,操弄权柄,欺君罔上,妄图以国家公器而施私恩,着实有负陛下隆恩。”
“臣恳请陛下,削去萧镃官身,下诏狱严加审讯,以正视听!”
应当说,这番话说的非常狠,但是,这的确是这段时间以来,朝堂上的舆论风向。
这個御史说的还已经算是克制了,私底下骂的更难听的多了去了,据说这段时间,萧家的府门外,日日都已经是被群情激奋的士子围堵着,连门都出不去。
这番话像是打开了一个闸门一般,顿时有不少大臣纷纷出列,开口道。
“陛下,确实如此,朝廷抡才大典,不可轻忽,萧孟勤私心作祟,有失公允,理当重处!”
“请陛下明鉴,萧孟勤此举,乃无君无父,欺瞒朝廷,此等大罪,若是轻纵,则朝廷威严必荡然无存!”
“臣附议,请陛下严惩萧孟勤,以正视听,平民愤,安社稷之心!”
也不知是被人煽动,还是被气氛感染,总之,一时之间,不少科道官员纷纷出列,要求严惩萧镃。
这副架势,仿佛萧镃是什么祸乱朝纲的大奸大恶之辈一般。
面对“汹涌”的朝议,朱祁钰眯了眯眼睛,脸上却并没有什么表情,只开口问道。
“总宪,诸御史谏朕当严惩萧镃,你身为科道之首,是何看法?”
殿中沉寂了一瞬,旋即便起了低低的议论之声。
要知道,从这件事情发生以来,天子并未对外表露过自己的看法,群臣所见到的,只有天子让萧镃暂时罢官,归府待勘,同时,将其他读卷官的品阶降了一级,罚俸半年。
至于其他的,无论是弹劾萧镃的,还是少部分替他说好话的,奏疏递到了天子那里,都被留中不发,没有个明确的表态。
众臣原以为,天子是在等今天朝会上一同解决,但是,如今看来,却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
如果说,天子有意要重惩萧镃的话,那么,顺着刚刚那几个御史的话头,处置了便是。
但是,天子点了左都御史陈镒的名,问他的看法,意味就不同了。
要知道,眼下的文华殿中,虽然看似闹得欢腾,但是,高位的七卿大臣,甚至是内阁的大臣,六部的侍郎,一个都没有出面开口。
说白了,真正能够摆在天子面前的,还得是这些三品以上的大员,底下的这些御史,人要是真的足够多,那也能让天子重视。
但是,眼下在殿中说话的,其实也就那么几个,只不过因为其他人都没有说话,所以,看起来像是满朝物议沸然一般。
这个时候,天子让陈镒出列,看似是在询问他的看法,但是实际上,其潜台词就是,好好约束自己手底下的人。
当然,如果这个时候,陈总宪觉得底下的御史们说的是对的,和他们做出了同样的表态,那么,事情的意义就又变得不同了。
不过,陈总宪这一次显然是和天子一边的,没有要让事态扩大的意思,于是拱手出列,道。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