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2页(1 / 1)

加入书签

('

或许是因为跪的时间太久了,这么一下突然的站起来,他的身子一晃,差点摔倒。

吓得旁边看顾的两个小内侍连忙上去搀扶着,才没有当场出事,然而,这位胖王爷喘了两口气,随即便推开了两个内侍,然后看了一眼同样默默跟着自己站起来的儿子,这才转过身,面对着在场的众多宗室子弟,道。

“诸位,你们的心意,本王领了,但是,这么闹下去,是给咱们朱家丢脸,音埑这段时间在京城里头,能有你们照顾,本王实在是感到荣幸,你们放心,陛下乃是圣明天子,本王相信,此事陛下一定会公允决断。”

“咱们都是朱家人,死也要死的有骨气,今天当着诸位的面,本王索性就说一句,不管这回结果如何,可再来一回,有人敢到父王灵前闹事,本王还是会抄起棍子,打他*的!”

话到最后,这位胖王爷的情绪也激动起来,罕见的爆了粗口。

“王爷说得好!”

“这才是咱们朱家的爷们!”

“对,打他*的!”

少年人气性大,这般慷慨激昂的话一说出来,底下人顿时纷纷响应,看着镇南王的眼神也多了几分佩服。

等了片刻,待这帮宗室子弟稍稍安静下来,镇南王又道。

“不过还是那句话,这件事情和诸位没有关系,不论最终如何,本王都希望,你们接下来能够安安分分的在宗学好好读书,这也是父王临终前的遗愿,本王相信,更是你们各家长辈送你们到宗学来的本意。”

这一次,一众宗室子弟没有再像刚刚一般喊叫,而是愣了愣神,然后相互低声的开始说话。

片刻之后,一旁的朱音埑也开口道。

”父王说得对,诸位要是真的想帮我父子二人,就请在此处等候,我们相信,陛下一定能够公允裁决,不会让小人得意的!”

应该说,相对于镇南王,平日里和他们一同在宗学读书的朱音埑更加熟悉,这话一出,底下人纷纷道。

“好,听音埑的,我们在这等!”

“不错,我们就在外头等着,就不信了,这个老王……爷能一手遮天!”

“王爷放心,我们都在这,要是陛下不公,我们一起进去说理去。”

如此这般,在场的这帮宗室子弟的情绪总算是安抚下来,随后,镇南王带着便朱音埑转过身,跟着怀恩朝宫里走去。

不多时,他们来到文华殿中,跪地行礼,道。

“臣朱徽煣……”

“臣朱音埑……”

“参见陛下!”

上首天子面色淡漠,一改刚刚的和煦态度,开口道。

“镇南王,你当众殴打亲王,实有大罪,不过,皇叔宽宏大量,不与你计较,念在岷王太叔祖刚刚薨逝的份上,朕给你一个月的时间料理后事,一个月后,你带着自己的王妃家眷,回归封地!”

这番话说的平静,但是口气冷硬,而且,镇南王进殿之后,连平身也没有,便一直这么跪着,可见他的处境。

然而,对于胖胖的镇南王来说,他却似乎是早就料到了一般,并无辩驳之言,只低头道。

“臣遵旨。”

不过随后,镇南王抬起头,望着一旁安坐的朱瞻墡,眼中闪过一丝不屑,继续开口道。

“陛下明鉴,殴打襄王,是臣之过,臣不敢推脱,但是,若再来一次,臣还是会这么做!”

“放肆!”

话音落下,襄王还未有所反应,上首天子略带怒意的声音已经响起,看着底下跪着的镇南王,天子眉头紧皱,显然有些生气,道。

“镇南王,朕本以为你跪在宫外,已是心生悔意,却不料你如此不知悔改,既然如此,待回归封地之后,你便禁足三年,静思己过,另外,免去岷王府封地一年的俸禄,以儆效尤!”

看的出来,这一次天子是动了真怒,禁足倒是不算什么,但是,整个王府的俸禄,那可不是小数字,天子一免就是一年,这让在场众臣不由面面相觑。

看来,之后镇南王的日子,怕是要难过了……

然而,即便如此,镇南王脸上还是没有任何后悔的样子,反而继续道。

“陛下如何责罚,臣都肯认,因为臣的确有过,但是,臣要为如今还在宫外的那群宗室子弟求个情,恳请陛下不要怪罪他们,说到底,这些孩子只是一时冲动而已,都是朱家血脉,打断骨头连着筋,恳请陛下顾念亲亲之情,宽宥他们的一时冲动!”

第751章 圆满结束……了吗

文华殿中,谁也没有想到,镇南王会是这样的态度。

要知道,不论是对于大臣们来说,还是对于襄王来说,都以为这位镇南王跪在宫外,是来祈求原谅,以期能够减轻责罚的。

这种状况下,就在他们父子二人在外一直不停的认错一样,伏低做小,好声好气的继续认错,才是正确的做法。

但是,谁能想到,进了殿中,当着天子和王公大臣的面,这位镇南王反而一改在宫外时的认错态度,口气咄咄逼人的。

他的这番话,虽然看似是在认错,但是,一句“若再来一次,臣还是会这么做”,便可见在他心中,并无“悔过”之意。

相较于在和襄王的冲突当中的对错,反而是镇南王给外头的这帮宗室子弟求情,显得更加真诚几分。

但是,他的这番态度,显然让天子十分生气,最明显的,天子的眉头已经肉眼可见的拧了起来。

这副样子,让殿中大臣都一阵担心,天子会不会一怒之下,真的把外头那帮宗室子弟都给重重责罚一番,那到时候,才是出了真正的大事。

事实上,对于十王府外发生的事情,一众大臣也甚是为难,或者说,涉及到这种宗室的事情,基本就没有不为难的。

只不过,如今的这桩事情尤其为难而已。

按照道理来讲,这帮宗室子弟跑到十王府闹事,冲撞朝廷亲王,甚至大打出手,丢尽了朝廷颜面,理当重重惩处。

但是,问题就在于,很多时候,是不能讲道理的。

还是那句话,这些宗室子弟,虽然大多数身上都没有爵位,但是,血脉高贵,身份尊崇,有一半以上,都是各家的嫡子世子,真要是把他们给怎么着了,各地的亲王郡王们,指定是要闹翻天的。

退一步说,就算是要收拾这些跋扈的宗室,也不是在这个时候。

且不说如今正值整饬军屯的当口上,宗室若再闹起来,对于朝廷来说简直是一团乱麻。

就单说是对这种令朝野震动的大事该如何处理,朝廷也自是有一套心知肚明的规矩的。

对于朝廷来说,如果不是类似军情这种彻底按不下来的事,那么事情闹大了,第一件事要想的,永远是如何安抚舆情,缩小影响,尽量先把局面平稳下来,待得事情处理完之后,风头过了,对其中参与的人,再一一的慢慢秋后算账不迟。

但是风口浪尖上,激化矛盾,绝对不是正确的做法。

所以,这个时候,只能想法子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是,闹出了这样的事,襄王的颜面简直都要丢尽了,而且,镇南王如今又是这样的态度,想让襄王就此放手,只怕不易。

于是,群臣只能寄希望于,无所不能的天子,在这个时候依然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想出解决办法来。

应该说,圣明英断的天子,是永远不会辜负来自臣子的期望的,这一点,当今陛下一直做的很好,这次也不例外。

皱着眉头瞪了一眼底下的镇南王,天子到底还是没有冲动之下,将一众宗室子弟一起责罚,而是沉吟片刻,撇开镇南王,将目光落到了脸色颇不好看的襄王身上,道。

“襄王叔,如今岷王太叔祖新丧,皇叔你又在府中养伤,宗学无人管理,这才让这帮混小子上蹿下跳,无法无天的胡闹,归根结底,还是他们的心性欠佳,管教不够,所以,朕觉得,与其责罚他们,不如好好的继续管教他们。”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