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4页(1 / 1)
('
说到底,沉尚书不是那么好蒙骗的,藩王闹事,的确是让人头疼,可也得分对谁。当初代王堵门那件事,若是没有皇帝的默许,借他三个胆子,恐怕也不敢这么干。所以,别看皇帝说的这么严重,可在沉翼看来,以皇帝的手段,如果他想要压下这帮藩王,绝对是有办法的。事实上,打心底里说,沉翼也觉得,代王府的修建可以暂缓,只不过……“代王府不仅不能停建,而且要尽快修好!”面对沉翼的期待,朱祁玉无情的摇了摇头。代王移藩,不仅仅是宗室之事,更重要的是,代王到漳州府去,是负有任务的。他当然知道,天灾之下,户部的钱粮吃紧,但越是吃紧,移藩之事越不能耽搁,否则,便是遥遥无期了。因此,他也只能为难为难户部了……见此状况,沉翼不由叹了口气,果然如此,虽然他不清楚,天子为何如此偏爱代王,但是,在移藩这件事上,天子的决心之强,是早就应该料到的。“不过……”看着沉翼垂头丧气的样子,朱祁玉略显无奈,口风到底还是松了松,道。“虽然不能停建,也不能缓建,但是,代王府的仪制上,可以削减一些,这件事情,待代王叔到了京师,你可以和他详谈,不过,朕还是那句话,灾情要处置好,代王府也不能耽搁,明白吗?”“臣遵旨!”沉翼无奈的点了点头,并没有因为天子给出的‘恩惠’而感到高兴,相反的,他很清楚,这根萝卜,可没那么好吃下去。天子这话的意思,摆明了是,要让户部来解决代王府一事,这次早朝上,虽然暂时将这帮御史压了下去,可是,要不了多久,他们一定会重提此事。看如今天子的样子,十有八九,是要让他来解决掉这些人了,可问题是,他一个户部尚书,怎么搞定这帮御史啊……第1122章 赈灾人选作为一个好皇帝,就应该懂得把压力分担下去。把王竑这个老顽固交给了沈翼去解决,朱祁钰接下来自然该考虑的,就是赈灾的人选了。刚刚在朝上的时候,沈翼好几次都想提起这个话题,但是,都被朱祁钰阻拦了下来,原因就是因为,这次赈灾的人选,他心中已经有了打算……夜,英国公府。花厅当中,朱仪和张輗二人坐在主位上,在他们的旁边,则是许久未见的朱鉴和刚在二人面前碰了一鼻子灰的徐有贞。“老夫今日前来,是有两桩事情,想要和国公爷还有二爷商议。”和最近活跃不已的徐有贞不一样,朱鉴这段日子,一直低调的很,哪怕是上次主审于谦的案子,他也只是将事情办的中规中矩,没有任何要出彩的意思。也正因于此,朱大人有很多消息都错失了,譬如说,金刀的事情,朱鉴便是丝毫不知。此刻坐在厅中,他隐隐觉得气氛有些不大对劲,但是,却也不知道到底何处不对。将这一丝异样的感觉抛到脑后,朱鉴提起了正事,道。“前几日户部禀奏江西的灾情,二位可都知道了?”朱仪和张輗二人,没想到朱鉴竟是为此而来的,二人不着痕迹的看了徐有贞一眼,随后,张輗道。“倒是略有耳闻,据说,灾情严重,死了不少人。”说这话时,张輗的口气十分平静,仿佛在说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而已。当然,事实上,这件事情,也的确和他这种勋贵没有什么关系,就算是因为灾情,地方出了民变,也自有地方官府镇压,实在是需要朝廷派军过去,也不会让他去领兵,所以,相比于江西的旱灾,张都督更关心自己整饬军府的差事,也是正常的。但是,他这种态度,却不由让朱鉴眉头一皱,不过,说到底,大家现在是一条船上的人,因此,朱鉴虽然对于张輗这种漠不关心的态度不满,可也不好多说什么,耐着心思道。“不错,灾情十分严重,两日前,户部已拟出了详细的赈灾章程,随后,陛下在宫中召见内阁大臣,商议此次主持赈灾的人选。”“据说,陛下属意的,是吏部侍郎何文渊!”这件事情,倒是不算什么隐秘,毕竟,赈灾这样的大事,朝野上下肯定都是关注的,因此,有什么消息,也传的很快。不过,还是那句话,赈灾这种事情,和他们勋贵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说,要派他们过去的话,那么,张二爷自然会多上心些,可问题是,这种差事,一向是被文臣揽过去的,所以不管是谁去,对他来说,都没有什么分别。???.BiQuPai.因此,朱鉴说这番话时,他依旧是兴致缺缺,见此状况,一旁的朱仪倒是出面给了朱鉴一个台阶,道。“是何侍郎?”“倒也不算意外,这般大灾,肯定是要派一个朝中大员去的,可如今,七卿大臣都抽不开人,六部的侍郎当中,也唯有何侍郎资历,经验都十分丰富,可担此任。”“不过,看朱大人的脸色,难道说,觉得此事有何不妥?”相较于张輗,朱仪虽然年轻,但是,因为家世的原因,对朝中六部的文臣,却反而更加熟悉。这番话说完,朱鉴的脸色好了几分,心中对于朱仪的观感也好了不少,不过,他仍是摇了摇头,道。“国公爷此言差矣,七卿大臣和内阁,自然是抽不出人来的,但是,三品官员中,若要抽调,人选却不少。”“此次赈灾,因其干系重大,所以,当时殿中,对于赈灾人选,争论不少,朝中的大臣,像是礼部的王一宁,刑部的周瑄,户部的刘中敷,都在备选之列,至于京外的大臣,人选则更多,但是,这么多人当中,天子却偏偏挑中了何文渊,国公爷难道不觉得奇怪吗?”朱仪愣了愣,一时没有接话。不过,这也是正常的,毕竟,他虽然对文臣有所了解,但是,也只是京中有名有姓的这些人,可涉及到京外的诸多大臣,他自然也是陌生不已。见此状况,张輗倒是有些不耐烦,事实上,自从那天从南宫出来以后,张二爷的心情就一直不怎么好。如今,再次看见徐有贞这个混蛋,又听着朱鉴在旁边因为一件‘无关紧要’的事不停的卖关子,心中自然是早就没了耐心,道。“朱大人,你到底想说什么?”“不就是去江西赈个灾吗?不管是何文渊,还是别的什么人,去了又有什么妨事?朱大人莫不是闲了,若是如此的话,张某的军府,还有一大堆事等着处置呢,怕是,恕不能奉陪。”这番话说的,可谓是十分不客气,隐隐之间,有些针锋相对的意思,惹得朱鉴一头雾水。不是,这张輗有病吧?谁招他了?朱鉴的脸色一时变得难看之极,道。“张都督,你请自重,若非你我都是力保太子殿下,共同维护太上皇之人,你以为朱某愿意来你这英国公府吗?”“呵,这么说来,倒是我英国公府,容不下朱大人和徐学士这两尊大佛了,既是如此,慢走不送!”和素来能控制住情绪的朱仪不一样,张二爷想来爱憎分明,此刻看着一旁的徐有贞,越看越不顺眼,于是,连带着朱鉴一起骂了,眼瞧着,这就要端茶送客。见此状况,朱仪连忙出来打圆场,道。“二爷,你这是说的什么话,朱大人和朝中的那些诡诈之徒,岂是同一种人,你忘了太上皇之前,如何交代你我的吗?”说着,朱仪又转向朱鉴,开口道。“朱大人息怒,近些日子,二爷整饬军府,中间颇遇到了不少刁难之人,所以心情有些不佳,一时口不择言,还请朱大人见谅。”眼瞧着这位国公爷亲自出面说和,再加上,今天他过来,确实有事情要办,朱鉴勉强按下心中的怒意,但是,也依旧冷着一张脸,没有说话。说到底,他也是有尊严的,刚刚张輗话都说到那个份上的,他要是当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岂不是颜面扫地?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