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2页(1 / 1)
('
就拿这段时间的状况来看,朱鉴隐隐也有猜测,天子之所以对太上皇的种种举动放任不理,大概率就是想要让朝廷上形成一种,太上皇不甘心安居南宫,想要干预朝政的舆论,借此来进一步削弱太上皇的本就不多的权力。而太上皇之所以顺势而为,原本朱鉴还有些不明白,但是,听到刚刚的那一番话,他也有了几分明悟。说白了,或许是前段时间何文渊一事的后遗症,又或许是太上皇早有此念,但是事实就是,太上皇的确不再仅仅想要待在南宫当中,而是想要进一步在朝中培植力量。如今勋贵当中,两大公府虽然没有太多实权,可毕竟威望仍在,有他们在,想要让勋贵在朝堂上为太上皇说话,并不困难,但是,勋贵在朝堂上,本就没有太大的存在感,而如今遍观朝中文臣,真正站在太上皇这边的,少之又少。所以对于太上皇来说,这次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只不过……“陛下,里通倭寇乃是大罪,臣若不能秉公查办,恐有负社稷,恳请陛下明鉴!”挣扎了片刻,朱鉴到底还是开口道。他当然明白太上皇的意思,也明白现在的局势,但是,这么做对他来说,确是有悖他一直以来的原则。入仕至今,朱大人当然不是什么天真的觉得官场没有任何黑暗面的毛头小子,但是,他或许为了利益做过违心之举,也为了仕途更进一步而使过手段,可这种徇私枉法的举动,实在是……看着朱鉴这般神色,朱祁镇略略有些意外,不过,很快他就摇了摇头,道。“卿家为国之心,朕自然明白,若是真有里通倭寇之人,自然是要严加查办,不过,若是有被蒙蔽者,也不能冤枉,不是吗?”这……朱鉴的神色一阵犹豫,片刻之后,道。“臣明白了!”随后,朱鉴并未再多说,便告退了。待他离开之后,朱祁镇的眉头却缓缓拧了起来,似乎在思索着什么。片刻之后,他开口对着旁边的蒋平问道。“朕记得,上次朱仪来请安的时候,提到张輗那边,整饬军府的差事已经差不多了,对吧?”蒋平点了点头,道。“回陛下,是。”这段日子以来,南宫内外出入的阻力少了很多,所以,消息也变得及时了起来。朱祁镇既然有意要培植力量,自然是对朝政时时关注。尤其是,张輗这个整饬军府的差事,他原本想着,可以借此机会安插一些人手,但可惜的是,或许是因为没能顺利拦下张輗执掌此事,所以,都察院对于整个整饬的过程盯的很紧。而且,虽然说这个差事,是由张輗来主持,但是,参与的还有武兴,赵荣等人,一旦张輗想要搞点什么小动作,那么,立刻就会被当成把柄,在朝堂上被攻击。张輗好不容易才坐稳了这个军府都督的位置,若是因这个而再搭进去,未免有些得不偿失。本来,还可以借此机会打压一下天子安插在军府里头的人,可问题是,当今这位登基时间才短短几年,低阶的军官,算不上是他安插的,高阶的武臣,想要动要没那么容易。所以,到了最后,张輗能做的,也只是在整饬军府的过程中,收拾了一些早就看不惯的人,然后,卖给一些府邸几个人情而已,太过分的,他也不敢做。既然如此的话……朱祁镇沉吟片刻,道。“传信给张輗,让他明天进宫一趟,对了,把徐有贞也叫来!”“遵旨……”……“让张輗进宫?”如今的南宫和乾清宫,基本上已经算是明牌了。朱祁镇知道有人在监视他,但是,在探清楚朱祁钰的用意之后,他也就不在乎这些监视了。所以,与其说是对南宫的监视变弱了,倒不如说,是双方都在保持一种相当的默契。便如现在,蒋平的消息刚刚传出南宫,没过半个时辰,舒良便到了乾清宫中。舒良点头,道。“不错,除了张都督,还有徐大人,也要一并召见!”有点意思……朱祁钰轻轻敲了敲面前的桌案,眼中闪过一丝玩味之色,叫张輗过去可以理解,但是,徐有贞?他这个哥哥,这是想要迷惑他呢?还是说,想和他形成某种默契呢?“皇爷,户部沈尚书,兵部王尚书,内阁张首辅,俞次辅在殿外侯召!”片刻之后,怀恩上前,低声禀告道。于是,朱祁钰收回心神,点了点头。“让他们进来吧……”怀恩领旨退下,不多时,便引着几位老大人迈进殿中,一眼扫过去,便可看到,这几位的神色截然不同。内阁二人平时觐见的多,倒是面色如常,只不过,对于这种突然的召见,也带着一丝疑惑。至于王翱,作为前任的内阁首辅,新任的兵部尚书,则是明显带着几分春风得意。要知道,虽然说近些日子以来,明里暗里受到了不少掣肘,但是总的来说,王翱对兵部的控制还是比较顺利的。这一方面得益于王翱这几年在内阁积累下来的经验,另一方面,也是于谦留下的那几个郎中还算配合。不过,也仅仅只是配合了,这几个人毕竟不是自己人,脾性和做事习惯,着实是让王翱有些头疼。至于沈翼,他倒是没有这方面的困难,但是……在天子的身边待久了,沈尚书已经快能总结出规律来了。像是这种单独召见,而且还是和新任的兵部尚书一起……唉!当然,沈尚书是什么心情,不妨碍朱祁钰压着他办事。行礼各毕之后,朱祁钰开门见山便道。“今日召几位卿家前来,是为了一桩事!”“近来福建等处倭患频发,朕决意派备倭军三万,出兵剿灭倭寇,年节过后,便要出发,今日召诸位前来,便是要商议此事。”这话说的干净利落,虽是用的商议二字,但是,却明显并没有要商量的意思。果然不出意外,话音刚落,沈尚书的脸色立刻就垮了下来,率先开口,道。“陛下,江西旱灾刚刚结束,据各地所报,今冬无雪,明岁河南等地恐仍有灾害,此时朝廷宜当与民休息,岂可动兵啊?”但是,他的话刚说完,便感受到一道目光朝他望了过来,朱祁钰平静的看着他,口气坚定,道。“此事,朕已然决定了!”一句话,便堵死了其他人想要开口的欲望,随后,朱祁钰继续道。“朕当然知道,如今国库并不充裕,而且,明岁也可能有灾情,但是,沿海一带苦倭寇久矣,何况,近些日子以来,这些倭寇的行径愈发猖獗起来,竟敢到代王府劫掠,如果继续放任下去,朝廷颜面何存?”“故而,此事不可拖延,年节之后,大军必要起行,朕今日召诸卿前来,是为了商议大军出征的一应事宜,并非是商议,要不要出兵!”第1140章 两方合力文华殿中,天子的声音落下,底下几个大臣不由面面相觑,一时陷入了沉默当中。他们印象当中,上一次在出兵一事上,天子态度如此坚定的时候,还是苗地平叛的时候。如今的场景,至今都让人记忆犹新。没记错的话,当时天子执意要撤换王骥,底下不是无人反对,但是,即便是那个时候,尚且深受宠信,如日中天的于谦,在天子心意已决的情况下,也劝阻不得。那么这次,他们如果要劝,会有用吗?相互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读出了犹豫之意,于是,在场众人,不约而同的将目光落在了王翱的身上。作为新任的兵部尚书,出军征伐这样的事情,理所当然由兵部出头,何况,他有一个履历那么光辉的前任,如果这个时候也和其他人一样缩在后头,传扬出去,这位王尚书在朝堂上的声望,怕是要大跌。感受到其他人投来的目光,王翱也是皱起了眉头,一时有些犹豫不定。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