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页(1 / 1)

加入书签

('

但是方浪却在工厂内看到了大量的货车停放。

两人下车,穿过一间贴山而建的厂房,靠山的一面根本就是不墙壁,而是一个巨大的通道。

方浪一直就知道日本人喜欢挖洞,想不到在大阪市区也会有这样大的一个工程。

此时洞窟深处正是灯火通明,除了持枪警戒的美国大兵外,都是穿着工作服的日本工人正在用木箱,将一台台的设备打包装箱。

大多数的设备已经装箱完毕了,剩下的设备看情况今晚一定可以全部打包完成。

方浪也没有客气,走进几台设备前仔细打量了一番。

发现大多数的设备竟然都是德国货。

不由转头对着马里克上校道:

“德国货?”

马里克说耸了耸肩道:

“据我所知65%以上的机加工设备是德国货。还有20%的美国货。剩下的才是日本货。不过据我所知,日本货的品质很差。”

这还真是个意外的惊喜,早知道有这么多德国货和美国货,方浪才不会犹豫是不是要出手吃下这批设备呢!

就算不生产火炮,方浪也能用这些设备生产很多东西。

方浪非常清楚后世的日本机床工业非常发达,基本和德国、瑞士齐名。

但是二战时期的日本机床可是质量差的代名词。

就拿日本军官的配枪王八盒子来说,基本就是照抄德国鲁格P08的作业。

可是因为加工工艺和材料工艺不合格,导致日本军官用它来自杀都会出现卡壳的现象。

大家就可以看出日本的机床加工工艺了。

所以方浪还以为这个所谓的火炮工厂也是使用日本机械,要不是价格实在太低,方浪还真不一定会愿意接手。

现在看到这么多德国和美国机床,方浪那个心情简直就和捡漏是一样一样的。

方浪只是随机抽查了几个包装好的设备,就没有再多说什么,直接表示可以开始装车了。

现在的天已经黑了,但是时间紧任务重,黑暗也能够为这次见不得光的生意提供很好的掩护。

马里克上校也毫不迟疑的直接命令,所有人开始装车往码头运。

方浪并没有留在这里等着,而是直接和马里克上校离开了工厂。

吩咐海军陆战队一连的战士,随车押运。

这也算是公器私用了。但是,海军陆战队的战士们却毫无怨言。

因为方浪也是给他们发津贴的老板,谁给钱,给谁干活,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不过方浪故意吩咐一连的战士,所有的车辆都必须经过他们清空过的两条街道。

并且,途中有另外的车辆加入进来也不准向任何人提起。

只需要保证所有的物资顺利的运上轮船就可以了。

而回到巴西远征军驻地后的方浪也没有闲着,直接组织起营地内的二连士兵和警卫排一起,乘汽车趁着漆黑的夜色出门了。

所有人都不知道此行的目的地,坐在头车上的方浪指引着车队,顺着远征军士兵们清理出来的两条路中的一条前进。

很快,所有的车辆来到了一处,明显有着非常悠久历史的破旧工厂前。

整个工厂是砖石结构,两层建筑,高约十米,长约三十五米,宽不到二十米的一个独立厂房。

在汽车的灯光下可以看到墙壁上爬满了青苔,向你诉说着,这个厂房拥有悠久的历史。

第110章 住友家铜吹所

漆黑的夜色中,一支三十多辆卡车组成的车队停在了满目疮痍的大阪市区,与周围建筑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的老旧工厂内。

相对于日本普遍的大型厂区来说,这个厂房小的可怜,只能勉强被称作一个车间。

那么为什么这个明显已经不再从事任何生产作业任务的破旧工厂,还能够在日本高速扩充时候完整的保存下来呢!

你随便在大街上找到一个日本路人询问,都会得到答案。

这是日本住友财团的祖业“住友铜吹所”,住友财团的第一个铜冶炼工厂就在这里。

从这个铜冶炼工厂开始,住友家开始进入金属冶炼工业,并很快成为日本金属冶炼龙头企业。

继而发展成了后来的住友财阀。

不用说这个车队就是方浪带领的巴西远征军,至于方浪为什么要来这样一个小小的古代工厂遗迹呢?

这就不得不说道这些日本财阀的精明之处了。

后世所有人都在研究日本财阀,为什么明明被美国人拆分重组,工厂又被摧毁的这样严重,最后还能够再次成为这样的庞然大物呢?

所有人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日本财阀在知道日本要战败之前,已经将所有的财富都藏匿了起来。

美国人挖地三尺都没有找到。

这个事情方浪也从马里克上校的口中得到了证实。

美军确实第一时间查封了财团的资产,但是却一无所获。

而方浪却在后世一次路过大阪,体验大阪风俗街的风俗服务,不是,错了重来,体验大阪风景街的风景时。

从邻座几个喝的伶仃大醉的日本酒客身上听到了一个说法。

而方浪来到大阪后的第一时间,就悄悄来到了这个日本住友财团的祖业“住友铜吹所”遗址,来确认了这个消息的真实性。

接下来,方浪就发布了让所有巴西远征军战士们都莫名其妙的命令。

要求他们清空两条街道两百米范围内的一切民众。

那么,今天,显然就是方浪来攫取胜利果实的时间了。

只见方浪打着手电,当先走进了这个连门都没锁的破旧工厂遗迹。

直接来到了一个靠墙而立的巨大的金属冶炼炉旁,打开了一个已经锈迹斑斑高约两米宽约一米的铁门,直接走进了冶炼炉里。

里面看上去是一些废旧的矿渣,方浪扒开地上的矿渣,找到一个盖板直接掀了起来。

漏出地上一个黑漆漆的洞口,手电的光线照下去,发现是一个比上面的建筑面积还要大的地下室。

走下地下室,方浪见到左手边堆放着一排整齐的铜棒,是的铜棒。就是我们常见的工业用的纯铜制成的铜棒。

而右手边则堆放着密密麻麻的青铜器,看数量绝对超过二千件。

跟着方浪后面进来的齐庆山等人都是目瞪口呆,他们并不知道这些青铜器的价值,但是却被这庞大的数量所震惊了。

各种造型各异,满是铜锈的物件明显要比工业铜料更能吸引人的眼球。

方浪也不废话,直接大手一挥道:

“给我搬,将这里所有的东西全部搬走,一件不留。”

“是,长官!”

接着远征军二连的战士们就开始了搬运工的工作。

方浪全程都在边上认真的指挥着众人装箱打包。

将所有的青铜器装进了早就准备好的木箱里,塞上稻草,棉絮之类的东西防止发生碰撞。

如果有中国的历史学家在场一定会目瞪口呆,因为这里面最少有五百多件中国青铜器和古铜镜。

有商代的夔神鼓,商代的虎食人卣,商代晚期的牺首方尊,战国时代的骉氏编钟,西周中期的井季史卣,春秋时代的螭文方鼎等。件件都是中国的国宝级文物。

在现代社会这些文物全部都在收藏在住友家族的泉屋博古馆里,国人只能隔着玻璃柜远远的观赏。

虽然战士们大多不明白这些东西是什么。但是,既然长官如此重视大家肯定是认真对待的。

经过打包时的清点统计最终确认青铜器的数量达到三千二百多件,大家分工明确,有人打包,有人搬运,有人负责运输。

终于在天亮时分运输完成。

但是,方浪并没有停下来,仿佛不经意的道:

“铜料也不要给日本人留下,全部运走。”

这个时期的铜价高达3514美元每吨,而这里的铜棒最少上百吨,随便都价值三四十万美元。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