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页(1 / 1)

加入书签

('

而真正的计划内容是什么呢?

从后来成立的经济合作总署公布的使命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来。

主要内容包括:推进欧洲经济进步、促进欧洲生产发展、为欧洲各国货币发行提供支持以及推动国际贸易。

当然,还有一个更加隐秘的目的,就是为了遏制苏共在欧洲的扩张。

所谓推动欧洲经济进步和促进欧洲生产发展,那肯定就是要对欧洲进行大量的投资,这就是美国资本进入欧洲的号角。

而为欧洲各国货币发行提供支持,这个目的就更加明显了。

控制一个国家经济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当然就是掌握这个国家的货币发行啊!

至于推动国际贸易,当然就是让欧洲成为美国的市场,将美国的更多商品销往欧洲。

所以,这个所谓的欧洲发展计划实际上,就是一个糖衣炮弹。

可这个糖衣却是欧洲无法拒绝的。

经过方浪与摩根家族,连续两天的闭门会谈。

方浪算是彻底的搭上了摩根家族的顺风车。

很快,环球集团就在巴西发展银行团队的支持下,和摩根家族的帮助下,在美国收购了三家不大的地方性银行。

在美国这种地方性的银行非常多,环球集团作为美国的新兴小财团,收购起来并没有费什么事。

完成整合后的新银行,直接成为了一家在美国拥有六十多个网点的中等规模银行。

紧接着摩根公司宣布入股这家名不见经传的银行,成为银行第二大股东,拥有银行百分之三十的股份。银行正式更名为环球摩根银行。

然后,在J·P·摩根公司的帮助下,这家公司开始快速扩张。

1946年年底时,已经在欧洲的英、法、德、意等国开设起了分行。

当然也在巴西的圣保罗开设了一家分行。

与此同时,环球集团旗下的环球航运公司,向摩根公司转让了百分之三十五的股份。

而摩根公司并没有向环球航运公司支付现金,而是通过自己的渠道为环球集团收购了一家,成立于1931年的好事达保险公司百分之二十的股份。

让环球集团成为了好事达保险公司的第三的股东。

紧接着在环球集团的推动下,好事达保险公司与巴西发展银行合资,在巴西成立了巴西好事达保险分公司。

紧接着,在环球集团和环球摩根银行的帮助下,尼斯公司在美国最大的粮食进出口企业邦吉公司的大本营,撕开了一道口子。

成立了尼斯公司美国分公司。

这家公司成立的目标,当然就是为了欧洲支援计划中的民生物资出口了。

对于将自己赶出南美洲的尼斯公司,邦吉公司是非常警惕的。

但这次尼斯公司的进入,身后有着摩根财团的影子。

邦吉公司不好动用一些过分的手段,只能通过一些正常的商业竞争进行打压。

有着整个巴西农业支持的尼斯公司,显然并不惧怕正常的商业竞争。

所以,尼斯公司很快在美国站稳了脚跟。

本来这只是方浪向欧洲出口粮油、糖酒等民生物资,而落下的一枚棋子。

没想到,却让巴西国内的政府官员们振奋不已。

尼斯公司支持的社民党,更是声望大涨。

在美国收获巨大的方浪,并没有马上回国,毕竟这次出访美国,名义上是为了给巴西建设军校打前站。

所以,方浪在波士顿接上了莉莉丝后,开始了美国军校的考察之旅。

至于这个考察是不是正经,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

巴西,纳塔尔海军基地后勤处二科办公室。

“长官,费尔南多·迪诺罗尼亚群岛发来电报。”

一位报务员将一个文件夹,递到了科长西里奥·雷奇的面前。

西里奥·雷奇点了点头,接过报务员手里的文件夹随手打开。

上面的情报让西里奥·雷奇眼前一亮,总算是找到个重要人物了。

只见电报上写着:

【经查明,岛上共有日本人三千,日方头目名叫水野信宜,具体来历待查。】

最近几天潜入岛上的情报员,每天都会将一些当天探查到的情报发送过来。

现在情报处二科,已经对费尔南多·迪诺罗尼亚群岛上的各方势力,有了一定的了解。

“三千人?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超过其他人数的总和了啊!

看来这些该死的日本人野心不小啊!”

合上手上的电报后,转头对着报务员道:

“回电,军火即将上岛,请他们注意安全!”

“是,长官!”

报务员做好记录后,立正敬礼,转身离开。

西里奥·雷奇仔细回忆了一下,这个叫水野信宜的日本名字,总感觉在哪里听到过。

靠在桌上,闭目沉思。

很快一拍大腿,想到了这个名字在哪里听说过。

这不是方将军接管纳塔尔后,执行清除日本人计划时,抓到的那个非法开矿的日本人吗?

这个人竟然没死,什么情况?

“来人,让警察局,将所有从纳塔尔驱逐出境的日本人档案送过来。”

西里奥·雷奇直接吩咐自己的手下道。

现在的纳塔尔警察局的副局长,本来就是后勤处二科的人。

所以,想要从警察局调一份档案,不要太轻松。

二十多分钟后一个二科的特工,抱着一份厚厚的档案资料进到了西里奥·雷奇的办公室。

西里奥·雷奇接过仔细数了数,竟然足足有四百多份。

而其中最上面的那份档案,赫然就是水野信宜。

抽出这份档案仔细查看起来,不看不要紧,一看西里奥·雷奇直接就被气的七窍生烟。

档案上非常清晰的写着,罪名是盗采国家矿产资源,情节严重,判处终身监禁。

可后面却出现了比尔·雅库布这个警察局副局长的签字意见,

赫然写着罚款一万克鲁塞罗,然后驱逐出境。

不用问,西里奥·雷奇都能够猜到,这个比尔·雅库布肯定收取了大量的好处。

不然的话,就算是要驱逐出境,也不可能只处罚一万克鲁塞罗。

这点钱,最多也就能保释一个盗窃犯,而现在放出去的,却是一个被判处终身监禁的重型犯。

瞎子都能看出这里面有问题。

“比尔·雅库布这个混蛋,真是死有余辜!

竟然如此胆大包天。”

接着,西里奥·雷奇又连续打开了几份档案。

翻开后面清一色都是比尔·雅库布的签名,每人都是一样的处理方案。

看着看着西里奥·雷奇感觉到一丝不对劲。

第322章 警察俱乐部

如果只是这个水野信宜一个人,是这样的处理意见,那肯定是比尔·雅库布贪污受贿了。

但后面有很多普通的日本人,也是同样的罚款一万克鲁塞罗,然后驱逐出境。

这可就有些奇怪了。

西里奥·雷奇很快就想到了一种可能,比尔·雅库布会不会也是埃迪家族的人呢?

自从方浪告诉西里奥·雷奇,埃迪家族的存在后。

他就特别关注这个在司法部和警务系统根基深厚的家族。

巴西的警察制度的正式确立是在1930年,而在此之前巴西警察的主要职责和维护社会治安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他们更多的工作是在政治斗争中,镇压当地的革命运动。

而埃迪家族,就是一个在镇压革命运动中崛起的政治家族。

原来担任司法部副部长职务的克雷多·埃迪,在担任司法部副部长之前,就是改组前的警察总长。

可以说,整个巴西的警务系统到处都是他的门生故吏。

克雷多·埃迪的命令,在有些地方比警察总部的文件更加管用。

按照西里奥·雷奇最近调查到的情况来看,虽然克雷多·埃迪已经过世了。

可他们家在警务系统的影响力并没有下滑。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