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8页(1 / 1)

加入书签

('

在知道历史的情况下,方浪当然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

半岛战争因为有着老家的直接参与,所以,方浪在大多数时候都在一边布局,一边拖后腿。

但越南战争,方浪可不会像现在这样给美国人使绊子。虽然,越战中老家同样有人参与其中,但到底不是大规模直接参战。所以,他并不准备如同半岛战争一样,在美国人后面拖后腿。

因为,在他的心目中,越南和美国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有机会让他们打个头破血流的同时,从他们身上榨干油水,他是绝对不会错过的。

除了在经济上面的布局外,方浪还组织手下的军官,对战争双方的战略战术进行复盘,虽然,这场战争的主要战场在陆地上。但制空权的重要性,在这场战争中进一步得到了验证。

历史上,美国也是通过半岛战争,认识到他们很难在地面上打赢一场局部战争,战后,他们很快就把军备的重点转到了核武器和空军方面。

这也是越战时美国空军规模如此庞大的原因。

而方浪要做的,就是引导自己手下的军官们认识到未来空军的重要性,虽然他是海军部副部长,但未来他可是想着要在背后,掌握整个巴西军权的。

不趁着现在的机会多培养手下军官的战略眼光,以后可就没有多少机会了。

为此,他和巴西的空军部长内罗·莫拉将军之间的交往也更加密切起来,后来,空军部的军官们也主动加入了海军部组织的战争复盘活动中。

经过方浪的刻意引导,大家都意识到了空军在战争中的重要性。然后,内罗·莫拉将军便迫不及待的要求方浪尽快完成FY-1战斗机的定型工作。同时,提出了研究巴西自己的轰炸机的想法。

对此,方浪自然是乐见其成,毕竟,这都是生意,只要空军部能够说服国防部继续投入资金,对轰炸机进行研究的话,方浪当然没有理由拒绝。

其实,当初在看到那个酷似B2隐形轰炸机的设计图时,方浪就有着沿着这条路继续研发的想法。

甚至有着后世记忆的方浪非常清楚,半岛战争后,无论是苏联还是美国,他们对轰炸机的发展方向,都是朝着超音速的战略轰炸机发展的。这是由美苏争霸的冷战意识决定的。

但现在的方浪看待问题已经比原来更加理智,不会一时冲动,便直接上马这个项目。现在的他非常清楚,以巴西的情况来看,这些飞机根本就不实用,首先就是投入的资金实在太大了,到时候就算研制出来,巴西军队的装备数量也绝对有限。

而这种飞机除了美苏外,也没有几个国家养得起,所以,这绝对是一笔亏本买卖,除非巴西未来也准备成为世界的第三极,和美苏进行军备竞赛。

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从根子上来说,方浪和所有的华人一样,就不是一个好战的人,他想做的一直也只是维护巴西的和平稳定。维护方家在巴西的利益,顺便有机会就帮助老家一把。

所以,在现在的他看来,与其研究这样根本无法回本的战略轰炸机,还不如重点考虑市场更加广阔的战术轰炸机,而现代社会的战术轰炸机往往都是多用途战斗机。

这种战斗机的市场前景,相比于动辄上万公里航程的高空高速战略轰炸机来说,就实在是广阔太多了。

并且,装备了航弹和精确制导炸弹,以及空对地导弹的多用途战斗机,在执行起战略类的轰炸任务来,也绝对不会含糊。

以巴西的国情来说,拥有一支数量合适的多用途战斗机,要比拥有几艘航程上万公里的高空高速战略轰炸机更加实用。

更何况,来自后世的方浪内心非常清楚,多用途战斗机才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与其这个时候投入巨资去研发可能会亏本的轰炸机,不如提前入场早早开始研究多用途战斗机。

到时候哪怕只是领先一步,都能让方圆航空器制造公司,从世界军火市场上赚取一笔丰厚的利润。

要说方浪个人心目中最喜欢的一款多用途战斗机是哪一款,那绝对非美国佬70年代研制的F14雄猫战斗机不可,那可调节的可变后掠翼设计,着实让方浪为之着迷。

特别是当他完全后掠后,飞行姿态就变得像是箭头一样,实在是帅爆了。

可惜这款飞机虽然帅到爆炸,却并非一款真正优秀的多用途战斗机。尽管他的飞行速度可以达到2.5马赫,还有着良好的燃油经济性。

但从一开始,这款战机的设计目的,就不是冲着多用途战斗机去的。美国人研发他的目的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猎杀苏联的轰炸机。

更让方浪退缩的是,这款飞机实在是太贵了,以巴西空军的实力根本就没有能力大规模装备,就算最后巴西空军装备了,那高昂的维护成本,也能让巴西空军不敢让他上天。

所以,哪怕方浪非常喜欢这款飞机,他也绝不会为了自己的喜好,去研发这款F14的,大不了以后有机会从美国人手上买一架回来自己玩玩。

第696章 渗透陆军

在方浪看来,现在的巴西在航空领域,也算跟上了世界先进的水平,如果自己继续过多插手公司的飞机设计工作,搞不好会让自己公司的设计师们逐渐失去自主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到时候等到自己无法再提供给先进的方案后,公司的后续发展可能就要后继无力了,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对他来说,现在的美苏都还在对未来的空军战术进行摸索,大家对多功能战斗机都还没有概念,单是这一点上,方圆航空器制造公司就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自己完全没有必要拔苗助长。

与其由自己提供完整的设计方案,还不如提供设计指标和要求,让设计师们去发挥他们的想象空间,到时候说不定能够走出一条和美苏不一样的新路呢!

想明白这点的方浪,又开始了对航空兵军官们的思路引导,经过长期的交流,大家不由自主的便产生了战斗机不应该功能单一。

特别是,当提到导弹能够进行精确制导,对标定目标进行精准打击后,所有人对新飞机的发展方向,都开始围绕着新型导弹进行展开了。

就这样,不知不觉中,方浪利用半岛战争不仅提高了自己在巴西军队的声望,还趁机提出了新的空军发展思路,这让整个空军部的军官对方浪都是信服不已。

为方浪将来掌控空军,创造了有利条件。

既然方浪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掌控巴西军队,他当然不会只关注自己的海军和空军,而将巴西境内实力最强大的陆军部队丢在一边置之不理。

现在这样可以,光明正大接触陆军军官的机会他当然不会放过,所以,他向现在的国防部副部长克鲁克将军提出,将他们海军部率先提出,并组织的半岛战争战术复盘的活动,扩大到全军范围。

当然,现在已经有了海空军的参与,国防部需要做的,也就是安排陆军派出精兵强加入到这场推演当中。

方浪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挑选陆军中的优秀人才,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拉拢,以便尽快完成对陆军的渗透。

实际上,方浪对陆军的渗透,要比所有人预料中的更早。

早在海陆军联合成立巴西军官大学的时候,他就已经通过奖学金,资助贫困学生,以及在学校组织学习小组的形式,开始接触基层的陆军军官了。

要知道这些基层军官可是巴西陆军的未来,而其中一些优秀的人员,更是在方家的资助下,一路披荆斩棘,悄然挤进了中级军官的行列。

这些军官无论是个人,还是家人,都在方家的资助下摆脱了原来的窘境,很多人都是从内心深处感激方家的所作所为的。

而且他们也不是傻瓜,吃人嘴软,拿人手短的道理他们还是懂的。所以,这些人大多在学校时,便加入了一个看上去非常普通的青年军官互助会的组织。

而这个组织,定期就会在学校组织活动,让大家聚在一起畅谈理想与未来,其中的优秀军官更是会受到方浪的直接接见与鼓励。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