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页(1 / 1)
('
可惜,世上没有那么多的如果,蔡老六幽幽地发出了一声唏嘘的叹息。
“我说师弟你叹什么气?”高璋好奇地扭过了头来。
“那些臣工怎么回事,老这么叽歪,什么时候才轮到咱们把这些宝贝献给官家。”
蔡老六当然不能把真心话说出来,那些话只适合记载在自己的《麒麟阁老记》
他之所以愿意捧着这么个不值钱的圆盔,主要还是高璋这位师兄用道理说服了他与童智胜。
毕竟这两件东西都是出自于高璋之手,倘若二人手中都没点东西,只能像两根木头似地杵在高璋的屁股后边当磕头虫,岂不是显得太过低调,缺乏出彩的机会。
手中捧着好东西,好歹献上事物的时候,还能叽歪上几句,更加的利于朝中的臣工们注意到像自己这样的年轻才俊。
虽然高璋有这样那样的不好,但是有些时候,你不得不承认,他的某些话还是很有道理。
随着那垂拱殿内传来了召唤声,高璋理了理自己的官服,迈开大步,朝着垂拱殿内行去。
……
官家赵佶的目光落在了那已经被唤到了殿中站定的爱徒高璋身上。
他的身后边,还站着两个体格反差很大的年轻人,一个高大强壮到犹如一头熊罴,手里边杵着一张即将要进献上的板弓。
另外一个则又矮又胖,整个人浑圆如球,双手捧着一个木匣子,里边想必就是小高提到过的圆盔。
再搭配上站在最前方,模样俊美,唇红齿白的高璋。
越发地衬托得自己的爱徒高璋卓尔不群,气度非凡。
他已经在短短数月,就让大宋朝中的臣工们见识了他的能力。
随着兵部那边奏事,三十万柄手刀已然完成,并且已经过了抽检合格,如今已然全部入库。
而朝廷付出的不过是四十五万贯,比之过去,少支持了近二十万贯的费用。
为此,官家赵佶龙颜大悦,对于高璋这位神童状元能够干成大事可是狠狠地嘉许了一番。
话头一转,就落在了他身后边那对拿着东西的卧龙凤雏身上。
“二位小卿家,你们手中是何事物?”
“禀官家,微臣手中乃是高少监依唐朝所遗典册,复原出来的板弓。”
“官家,微臣手中此物,乃是一顶圆盔,乃是我们三人一起呕心泣血,兢兢业业设计出来的。”
“……”
第二百三十六章 他当是什么,神臂弓吗?
殿内一片死寂,所有人都默默地看着这位废话忒多的绿袍矮胖子。
倘若他爹不是大宋奸相蔡京,怕是早就被一大脚尖给踹飞出去。
可问题正是因为他爹是蔡京,满朝臣工之中,党羽爪牙无数。
“……嗯嗯,好好好,小蔡卿家,还有小童卿家,皆是朝廷年轻才俊,你们二人也很好。”
官家赵佶控制住自己差点歪起来的嘴角,露出了一个慈祥的笑容对这两个货色也表达了一番自己的嘉许之意。
这才缓缓绕了过来,从那童智胜的手中接过了那柄他曾经已经试射过的板弓。
仔细地打量着这柄看起来跟扁担类似,但是却又极其物美价廉的优秀军弓。
然后,很虚伪地开始跟高璋询问起了这板弓到底有何特点。
然后装出一副第一次听闻的模样,频频颔首,时不时还露出一个夸张而又惊喜的表情。
可以说,今日这位大宋官家为了捧自己的爱徒,也算得上是尽心尽力地在演出了。
吴执中有些牙疼地打量着殿中的情形,总觉得官家的表现,显得有些过了。
身边的陈侍郎也小声地嘀咕了句。“尚书,下官觉得,官家演得有点假。”
“……”吴执中赶紧隐蔽地瞪了一眼陈侍郎,废话,你当老夫不清楚吗?
但问题是知道归知道,揭穿那就不好了,但是吴执中也忍不住小声地交流了句。
“那照此看来,怕是这小高所进献的这造型颇有古怪的长弓,必定有其过人之处。”
“不然官家也不必如此煞费苦心了,看样子,那三十万柄制式手刀之后,接下来,就是要拿这弓弩来开刀喽。”
“可这弓,分明就只是长一些,模样古怪一些而已,难不成,还能比得上朝廷工坊制作精良的军弓?”
陈侍郎刚刚嘀咕完这话,就注意到了身边吴尚书投来的眼神,就那么默默地看着自己不说话。
反应过来的陈侍郎不禁老脸一红,唔……说朝廷工坊制作精良的复合弓这话,的确也太抬举了点。
毕竟之前高太尉还有兵部诸官都曾经当朝提出过抗议,说的就是那些朝廷工坊制作的弓弩质量太次。
不过弓臂过于绵软无力,就是弓弩力道不足,不足以在有效射程之内破甲,甚至杀伤无甲者都很困难。
“呵呵……”吴执中倒也没有为难老友,而是抬起下颔朝前示意了下。
这个时候,已然听得差不多了的大宋官家赵佶满脸喜色地连声称好。
“朕亦识射,既然有此等良弓,朕今日就亲试之,另外,高卿,你立刻传禁军善射之人速速前来。”
“也好让诸位卿家一起,看看小高爱卿所发明之良弓到底如何。”
高俅大步越众而出,朝着官家一礼,转身朝着殿外大步行去,那些禁军善射的神射手们。
早就已经等候多时矣,就是为了今日好当着一众君臣的面,好好地给自家爱子高璋长长脸面。
……
一干官员们面面相觑,不过官家已经大步而行,自己等人焉能落后,簇拥着这位抄着板弓的官家赶到了殿外。
而此刻,就在那距离垂拱殿台阶约三十步的地方,已然立下了一个箭垛。
所有人都看着这位才艺昏君站在台阶之上详端了几眼那个箭垛,似乎有些不太满意。
“为何竖得如此之近,拿远一些,朕莫非连五十步内的箭垛都射不了?”
“……”面对着这位才艺昏君这番话,下面那原本为了照顾官家脸面,生怕官家脱靶的御前班直还能说啥?
只得大声地应诺之后,开始向后挪了一截。
“……”官家赵佶可以对天发誓,这帮御前班直简直就是胡来,最多后挪了十步。
算了,懒得跟他们过于计较,反正五十步,四十步,差不多太多,总比三十步要强。
然后一干人等就看到了官家开始抖擞精神,戴上了玉扳指试了试弓之后,从一旁的御前班直手中接过了一支羽箭。
搭箭张弓,朝着那位于四十步外的箭垛瞄了瞄,然后一声弦响。
所有人都看到了那个箭垛一颤,随即站在箭垛不远处的御前班直兴奋地大吼出声来。
蔡京等一干臣工哪里肯放过这等逢迎拍马的机会,纷纷高赞官家文武双全,弓马娴熟。
而高璋,呆呆地看着官家,表情震惊,目光崇拜,那几乎闪起小星星的眼神,让官家大是受用。
……
随着那禁军的三十余名神射手列队来到了这垂拱殿阶下,每一位都抄着一张板弓站在了垂拱殿的右侧。
而在垂拱殿的左侧,正有大批的人手,在那里布置箭垛。
而高璋这位神童状元,正用那那稚嫩而又清脆的嗓音,向师尊赵佶,同时也是向在场的一干朝廷官员讲解起了下方的情况。
因为这种板弓之前经过了测试,不但射程超远,而且劲道非凡。
所以会在七十步、九十步、一百一十步都摆放上用铁甲包裹箭垛。
而一百二十步、一百四十步、一百六十步这三排箭垛,则是铁甲和皮甲各一半。
至于一百八十步,到两百步上的箭垛,则是皮甲。
听着这位小高状元的说法,那些之前曾经负责管理或者是监督过军工工坊。
对于军械有一定了解的官吏们,纷纷都用异样的眼神,打量着这位怎么都觉得像是在吹牛逼的小高状元。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