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页(1 / 1)

加入书签

('

那么,凭着自己打蛇随棍上的本事,说不定,我李邦彦兴旺发达的机会就在眼前,就在今天,就看自己能不能抓得住。

李邦彦露出了一个自信而又从容的笑容与那两位同是太学生的狐朋狗友,走进了雅间。

高璋已然与那萧奉先等人已在雅间内坐下之后,菜都点得差不多了。

那周邦彦这才步入了雅间,不过高璋倒也没说什么,毕竟周邦彦乃是大宋的骚人墨客代表。

认识的骚人多,墨客也多,所以经常在外面办事的时候,都会遇上熟人,倒也不多个明星脸的年轻人。

这让高璋不禁回忆起自己曾经欣赏过来的那些老电影,自己果然是一个很懂得怀旧与文青浪漫的人。

三位辽人吃得甚是嗨皮,就连周邦彦也是开怀大嚼,反倒是酒没有多饮。

毕竟高璋这位请客的主人饮不得酒,再加上在场的四位快活楼常客,一会肯定要去快活楼快活,总不能喝得烂醉如泥再去那样的地方。

即便去了,那又有什么意思呢?毕竟醉鬼是无法体会快活楼的真髓。

……

就在几人吃吃喝喝,吹牛打屁的当口,就突然听到了雅间外面传来了说话声。

却是那位陆谦让人止步的喝斥声,接着,高璋就听到了方才听到的那位年轻男人的嗓音响了起来。

“在下与周大家相熟,只是想来敬酒,别无他意,还请通融一二……”

“他怎么过来了?”周邦彦也满脸愕然之色地看了一眼雅间房门口,又扭头看向高璋。

“陆大哥,那位朋友既是周大家的友人,就让他进来吧。”

高璋的声音传到了雅间门口,原本表情显得十分冷酷的陆谦这才松开握紧刀柄的大手,退到一旁。

站在门口,一手提壶一手握杯的李邦彦按捺住内心的狂喜,朝着陆谦与富安一阵点头哈腰,这才朝着雅间内行去。

入了雅间,就看到了那安坐在主位上的高璋,这位唇红齿白,模样俊美的少年,正好奇地打量着自己。

李邦彦当即趋步于前,放下了酒壶与酒杯,朝着这位神童状元恭敬一礼。

“太学生李邦彦,参见状元公,久闻状元公以十一之龄,省试、殿试连作精彩佳作,得官家青睐,一举夺得今科状元魁首……”

高璋看着跟前这位约摸二十出头的年轻男子,朝着自己流露出了仰慕的表情和目光,滔滔不绝地细述着自己的丰功伟绩。

不禁有些懵逼,李邦彦这个名字,让高璋总觉得有点耳熟。

第三百一十四章 状元公为何愁眉不展?

李邦彦自然也看到了高璋那副呆若木鸡的呆萌模样,不禁心中暗喜。

看来自己的估算没有问题,十一岁的孩子,难道还能够经受得了自己的巧言令舌不成?

一旁的周邦彦看到那李邦彦如此,想到这位李邦彦之前与自己见面之时,出手甚是大方,仗义疏财。

自己自然也要做点什么,于是周邦彦乘着间际,凑趣地朝着高璋言道。

“此人姓李名邦彦,字子美,乃怀州人士,为人风度优美,其文章敏捷而颇有功底,而且甚是风趣,实乃妙人也。”

高璋忍不住扫了一眼这位字美成的周邦彦,呵呵,能跟你玩在一起的,不是骚人就是墨客。

你当老子不知道你们这帮子人有多不正经吗?

不过,高璋的表面自然不动声色,装扮出了这个年纪该有的表情,欣然受拍。

甚至还嘉许了这位很有情商,说话又好听的李邦彦几句。

而李邦彦这等长袖善舞的人物,自然也是知晓进退。

敬了一圈酒之后,便识趣地告退而去,不过在离开之时,亦显得有些诚惶诚恐地朝着高璋道。

“学生前些日子,绞尽脑汁著得一文,想请状元公为学生斧正,若是能得状元公恩准……”

看着这位浑身心眼的人物,此刻冒出这么一番话。

分明就是为了能够再找机会接近自己而扯出来的理由。

高璋略显得有些腼腆地答应了对方的请求,果然,赵邦彦就一脸喜出望外地告辞而去。

看着对方离开的背影,高璋忍不住抬手揉了揉额头,李邦彦,字子美,怀州人士,好熟悉啊。

想必这位,应该也是一位在历史上留名的宋朝人物。

高璋沉吟一会之后,开始跟那身边的周邦彦打听起了这位李邦彦更多的情况。

周邦彦不禁打趣道。“莫不是状元公看中了这位年轻才俊不成?”

高璋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道。

“的确有点,可惜是太学生,并非像周大家您这样的官吏,不然,倒可以留在身边一用。”

“毕竟我现如今身边,可用之人,着实太少了点……”

而这一切,都被站在高璋身后边扮着心腹亲随的赵押班看在眼里,听在耳中。

……

看到这四位成年人还意犹未尽的继续嗨皮,已经填饱了肚皮的高璋便站起了身来,朝着这四位一笑。

“高某已经吃不下了,周大家一会就劳烦你引萧大哥他们好好的放松放松,记住了,记我的帐上就是了。”

看到高璋如此识趣,萧奉先等人不禁喜上眉梢,连称一起走,正好送高璋离开之后,他们就集体快活楼快活。

高璋翻身跃上了马背,与那四位老司机挥手道别,径直向前而行。

看到高璋那一直深锁着的眉头,那赵押班不禁有些心中生疑,便凑到了近前悄声相问。

“状元公为何愁眉不展?”

“赵大哥,你是不知道,高某我如今深得官家厚爱,可是诸务烦多,常常深感手底下的人手不足用。”

“还好得了赵大哥以及皇城司的诸多人手相助……”

“接下来,这辽国使节之事务,已然处置得差不多,赵大哥你们也算是完成了重任……”

听着那高璋讲述着他身边缺乏可用之人的难处,而且之前那位李邦彦。

谈吐不凡,脑子灵活,又能说会道,若是能够成为状元公的身边人,的确等于是得到一位得力臂助。

“可惜啊……他偏偏是太学生,唉,这等人才,不能为高某所用,实在是……”

说到了这,高璋没有继续牢骚下去,而是打马前行。

而赵押班看着这位起了爱才,用才之心的神童状元公,不禁有些心生疑惑。

状元公跟自己发这样的牢骚,能是单纯的发牢骚吗?

这个时候,赵押班不禁想到了自己的老搭档杨都知对这位状元公的评价,还有对自己的告诫。

不禁心头打起了鼓来,罢罢罢,想不明白也无妨,等将状元公送回了高府。

自己就设法回皇城司衙门一趟,去问一问那位脑子比自己活,手段比自己更骚的杨都知。

想明白了此节,赵押班就不再胡思乱想,继续随行于高璋的身后边,努力扮演好一位忠心耿耿的心腹亲随。

等到高璋回到了高府之后,赵押班就以自己需要将今日与大辽拟好的条约送往皇城司报备为由,离开了高府。

……

杨都知作为皇城司的一把手,这些日子也是累得不轻。

不但要负责辽国使节这边的诸多事务,还得将那西夏国使节的事务也要办好。

毕竟那位状元公给出了指示的,倘若自己这边没能做好手脚。

放任让那西夏国使节跟辽国使节勾搭上的话,呵呵,原本就没有了一个头的自己,怕是另外一个头也要被割掉。

好在今日收到了一个来自于怀州的好消息,那就是西夏使节团大部,已然被软禁在那修武城外。

除非那帮子西夏人能化身为鸟,不然,休想离开怀州修武城驿馆一步。

如此一来,呆在东京汴梁城驿馆内的那十余名西夏人,根本就没有办法闹腾出什么妖蛾子。

接下来,就是希望辽国赶紧办完外交事务,离开东京汴梁,接下来,就看那位状元公想要怎么处置那些西夏使节了。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