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页(1 / 1)

加入书签

('

让国子监上上下下,听着这位神童状元侃侃而言,用情感丰沛的语言讲述着对同为大宋读书人读书艰辛不易的感同身受。

听得上至李祭酒,下至国子监诸学的学子们都感觉自己仿佛遇上了知已一般。

至于那孤高桀骜的蔡老六那种恩赐一般的态度和语气,直接就让所有人都黑了脸。

更不消说童智胜那个粗鄙武夫,吭哧吭哧几句很土豪的场面话就,败退回阵。

让这一回捐赠书籍予国子监的慈善活动的话题人物,又多了一位神童状元高璋。

神童状元高璋他忧国忧民,愿意为朝廷分忧,更愿意为广大读书人解囊中羞涩之困扰的佳话自然而然地流传开来。

当然,自然也少不了蔡老六与童智胜这两个没甚本事,却喜欢沽名钓誉,哗众取宠的各种流言蜚语。

不过终于这二位也算是干了点好事情,所以一干读书人与汴梁百姓们对于他们的讥讽,也多是调侃之词,倒也没有恶毒攻讦。

……

第二日朝会之上,国子监李祭酒自然第一时间站了出来,朝着官家禀报起了这件大喜事。

并且李祭酒认为,高璋、蔡杳与童智胜此三人虽然年少,却有着一颗忠耿报国的赤诚之心。

而且还散尽家财,耗巨资购下十数万册书籍,以捐赠朝廷,此等慈善之举,朝廷应该大加褒扬,以彰显这三位少年才俊为国分忧的功绩。

朝堂之中,高俅笑眯眯地抚着长须,听着这位李祭酒之言。

此事原本就是自家亲儿子高璋搞出来的,又拉下了那蔡老六与童智胜。

对于璋儿想要做什么,自己这个当爹的支持还来不及,怎么可能拖后腿?

更何况,自己这个当爹的发家史显得有点拿不出手,毕竟靠的是自己是官家的潜邸旧人,才有今日之地位。

可是自家璋儿,一路高歌猛进,天下知名,靠的却是他自己的真本事,还有他那颗灵活的头脑。

有这么能够让自己不操心的娃娃,还要啥自行车?

此刻,站在另外一侧的蔡京,表情古井无波,其实吧,心里边也挺是欣慰。

虽然自己又被那个孽畜激怒,又抽了他一顿,但并不妨碍自己这位老父亲心中充满慰藉。

这孩子,终究也知道干点沽名,啊呸……终于也知道了名声这东西的好处。

可惜这小子就是不懂得好好跟人交流,倘若那日,他哪怕是先讲出目的,给出理由,自己又怎么可能动手?

只是不知道官家会怎么赏赐,这样的功劳,说实话,加官进爵是肯定不可能的。

不过嘛,只希望能够让六郎能够多捞些好处和政治资本才是正经的。

一思及此,因为是自己亲儿子,所以至少也要保持表面上避嫌的奸相蔡京目光扫过了一干党羽。

一干党羽爪牙瞬间就明白了这位顶头大佬的心意,纷纷开始磨拳擦掌,准备当着奸相的面大干一场,以博奸相青睐。

至于那高俅,也不是不想跟蔡京学,可惜,自己这边的武臣,呵呵……一个二个嘴笨舌拙,除了跳出来喊个六六六,还能说啥?

哪像那些文臣一个二个舌绽莲花,花开富贵,贵气逼人,人人有责……

此刻,那位刻意卖弄,叽歪了老半天的国子监李祭酒终于一泄如柱,作出了总结。

“……唯如此,才不会令天下有志襄助贫寒士子之仁人寒心。”

“官家,臣附议,臣以为蔡六郎等诸位少年俊杰,该当重重嘉奖……”

“臣也附议……”

“臣附议……”

这个时候,就连那吴执中等几位与那奸相蔡京势不两立的大臣也站了出来。

认为朝廷的确应该对这些年轻人予以厚赏和嘉奖,以为天下之表率。

……

官家赵佶笑眯眯地打量着这些纷纷出列站台附议的臣工,最终摸了摸自己的两撇短须。

“既然诸位爱卿难得的一致认可这三位少年才俊献书之功。

朕也觉得对此三位少年才俊该当重重嘉奖……”

“高璋赐紫袍,金鱼袋,赏御用文房四宝一套……”

“蔡杳赐绯袍,银鱼袋,亦赏御用文房四宝一套……”

“童智胜赐绯袍,银鱼袋,亦赏御用文房四宝一套,嗯……再赐其宝刀一口……”

官家赵佶好歹记得那位童贯的继子童智胜牛高马大,又喜好武事。

给他一套文房四宝,也不知道他能不能用得上,但好歹别人有的,总不能缺了他一人。

听着官家在御案后边侃侃而言,列数了这三个小年轻的功绩之后,直接就赐下了超过他们官职品级的服饰。

这让朝堂之中的一干人等,齐刷刷地把目光先是落在了那满面红光的高俅的身上。

之后,又再扫过那位同样脸上露出了一丝欣喜之色,走出列班代犬子老六献恩的蔡相与那童贯。

高俅激动地非但满脸红光,一双眼睛也都含满了热泪。

璋儿那小子入仕不足一载,已然能着紫袍佩金鱼袋,这本事,哪怕是自己这个当爹的,也远远不及矣啊……

第三百四十九章 得师尊赐紫,被亲爹举高高……

官家赵佶笑眯眯地出言安抚了这三位代子谢恩的心腹,正要开口赐下这些宝贝。

旋及一想又觉得不对,自己的确早早地就给那爱徒高璋准备好了一套紫袍,就是想要找机会让这孩子能够名正言顺地穿上。

可问题是,那蔡老六和童智胜这两个娃娃的身材,实在是过于别致。

一个痴肥过人,一个高大得非人。

“嗯,三位小卿家的服饰,等过数日,再赐之,还请三位卿家……”

“臣(奴婢)明白,臣(奴婢)谢过官家天恩。”

作为长辈,自然也知晓官家临时刹嘴的原因,毕竟这三位少年才俊就没有一个正常体格。

一个还是孩子,一个体圆如球,一个牛高马大到犹如熊罴。他们的官袍,自然必须订制,不然穿得乱七八糟的,岂不是有损朝廷的威仪?

至于那些御用的笔墨纸砚,自然都是极品的货色,例如徽州的墨,宣城的纸,端州的砚等等。

虽然没能在第一时间领到赐给儿子的紫袍和金鱼袋,但是剩下的那些赏赐,也都不是凡品。

只不过落在了高俅的眼里,什么样的文房四宝,哪有自家那才十一岁的璋儿能披上紫袍佩金鱼袋来得更令人欣喜若狂。

朝会一结束,跟那一干凑到了近前来的同僚一番寒暄之后,高俅就再也按捺不住。

直接出宫,打马飞奔,径直往家中而去,一路飞驰赶到了府门口。

高太尉那副激动的表情,着实把高府一干人等给吓了一跳。

“公子呢,他在何处?”高俅刚刚入府,就扬声喝问道。

听到了老爷这声中气十足的厉喝之声,一干高家人都下意识齐刷刷地朝着后院方向指去。

就看到了自家那经常在府中利用场地练习加速跑的老爷迈开大步,犹如要抢点射门一般地飞驰而去。

一干高府下人面面相觑,然后就不约而同地朝着后院飞奔。

还是那管家富康经验丰富,第一时间逮住了老爷今日的亲随询问之后,便径直朝着那夫人黄氏所在的宅院狂奔而去。

……

高璋此刻板着一张小脸蛋,身上穿着一件样子颇为古怪的两截服饰。

这玩意,正是由高璋设计,由段氏商社旗下的裁缝铺制作完成的大宋戎装,又被高璋称之为大宋作训服。

服装十分的贴身,采用的正是类似于后式中山装的设计,只不过裤腿口和袖口都有一定程度的收紧。

让整件作训服显得更加的干练,当然重点还是那条裤子,宋朝裤子仍旧还不是很完善,多是宽大的开裆裤,又或者是胫衣。

高璋自记事起,就没有穿过开裆的玩意,毕竟大佬爷们不管上不是上,肯定都不能穿那玩意,容易被人误会成流氓。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