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页(1 / 1)
('
甚至有一种愤愤不已的怒意,咱家都干不出来这样的事情,你们父子居然都干了?
重要的是,你们做出来的这些天怒人怨的破事,那些官吏居然还对你们包庇遮掩。
想想咱皇城司,但凡是弄点啥,那帮子御史一个二个就跟那打了鸡血似的,弹劾奏折犹如雪片一般地朝着官家的御案上飞去。
……
高璋看得脸色发黑,他只知晓,这朱勔父子在历史上被称为北宋六贼之一。
可当真没有想到,他们在那苏杭一带,干出了那么多天怒人怨之事。
之所以在昏君师尊执政期间,作为大宋最富庶的江南居然会发生一场动荡东南的方腊起义,不得不说正是这对父子,功莫大焉。
虽然未能从根本上动摇北宋王朝的统治,但却严重削弱了北宋的国力。
仅仅任着这些,就足以证明,这对父子,真踏马的该死。
你们父子,逼得整个江南最富庶地区的老百姓起兵造反,那你们做的事情,在老子看来,根本就是阴谋颠覆大宋政权。
高璋缓缓地合下了这些情报,装回了信封里边,并没有归还给那杨都知,而是朝着杨都知问道。
“杨都知,你们皇城司干探,并未花太多的时间,就已然能够从那苏杭之地,搜集到如此之多的情报。”
“那么,本官相信,这肯定还不是全部,怕是这里边,还有更多需要你们去深挖的内幕。”
看到高璋这位个头比自己矮,偏偏那双亮晶晶的目光,给予自己沉重如山般压力。
杨都知额头上已然满是冷汗,之前自己一直想着的是美滋滋地跟随着这位深得官家宠爱的神童状元前往江南。
好歹可以蹭蹭功劳,以获官家之看中,可是现如今看来,这踏马简直就像是一个火坑,而且还是深不见底的那种。
拒绝?呵呵……一想到自己临行之前,干爹杨戬千叮万嘱,千万千万不要得罪这位看似年轻,则实心思阴沉,老谋深算的神童状元。
杨都知硬起头皮,朝着高璋恭敬一礼。
“状元公之命,咱家焉有不遵之理,只是状元公兴许不知晓,那蔡相与童观察皆与那朱氏父子有旧。”
“而且……而且就连官家也对于朱氏父子做事颇为满意……”
高璋看着这位杨戬的干儿子杨都知,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地点了点头,然后一扭头,朝着不远处招了招手。
平日里,一直都捧着那柄天子御赐尚方宝剑的富安屁颠颠地蹿了过来,看到公子示意,这才恋恋不舍地把尚方宝剑给双手捧上。
杨都知一脸懵逼地看着高璋将这柄尚书宝剑提在手中,然后剑出半鞘,似乎这才想到什么似地朝着自己看了过来。
“嗯,所以呢?”
“……”看到高璋正在那里摆弄的尚方宝剑,那出了半鞘的剑身反射的凛冽寒光,杨都知小心肝直接停跳。
杨都知毫不犹豫,两腿一软,拜倒在地。
“只要是状元公吩咐,咱家敢不从命。”
高璋看到这厮怂得一逼的样子,这才嫌弃地撇了撇嘴,不过语气仍旧是那样的温和不露半点杀气。
“杨都知万万不可如此,你是内官,本官是外臣,互不统属,你拜我,这可不适合……”
“我干爹多次叮嘱,让咱家务必事事皆从状元公之心意,万万不可违逆。”
“方才咱家并无违逆状元公之意,只是生怕状元公不知晓,想要提醒一二。咱家……”
“好了,快快请起吧杨都知,莫要如此。”
高璋伸手扶住了杨都知的胳膊,让他起身之后,这才吐了一口浊气。
目光悠远地打量着那正在喊打喊杀的童智胜,还有那在亭里边上蹿下跳吆喝助威的蔡老六。
“杨都知。”
“在。”
“本官看了这些情报之后,有一种感觉,那朱氏父子,可不仅仅只是胡作非为,残害黎民百姓。”
“……”杨都知等了半天,没能等到下半句,干脆凑近了些小声地问道。
“敢问状元公,难道他们父子,还有其他的念头?”
“若无其他念头,为何会在那江南富庶之地,招兵买马?”
高璋扭过了头来,再一次深深地看向杨都知。
“莫非,以杨都知你皇城司主官的眼力,都看不清楚,他们父子到底想要做什么不成?”
这话直接就让杨都知心生寒意,呆愣愣地看着高璋。
都有一种想要蹲在地上扯上一把草好好地握着让自己冷静下来的冲动。
第三百八十二章 被长辈PUA但仍旧初心不改的少年团
杨都知呆愣愣地看着那小高状元大步而去,然后跟那蔡老六一起呆在凉亭里边,为那童智胜与陆谦的精彩打击鼓掌喝彩。
可是方才小高状元的那些话,此刻犹在杨都知的脑子里边翻江蹈海。
这个时候,一名同样作家丁打扮的皇城司押司来到了杨都知身边,小声地道。
“都知,方才下官见那状元公表情显得很严肃,莫非,我们收集来的那些情报……”
“不,你们做得不错。”
杨都知转过了头来,拍了拍这位张押司的肩膀。
“只不过,你们做得还不够。”
张押司抿了抿嘴,目光落在了那边的蔡、童二人身上,嗓音都有些隐隐发颤。
“都知,那朱氏父子的背景和后台,可是跟那二位有莫大的干系啊……”
“不错他们的确有干系,可问题是,你觉得,咱们皇城司,能招惹得起这位状元公吗?”
杨都知的大手,落在了张押司的肩膀上,陡然用上了力道。
“他才十二岁,如今已然披紫,更是成为了两浙路巡抚使,得天子御赐尚方宝剑。”
“状元公方才已经很清楚地告诉了咱家,蔡六郎与那童智胜,定然会与他一般嫉恶如仇,愿意为百姓伸张正义。”
“啊,这……”张押司一脸震惊地扫了一眼那边,又忍不住看向杨都知。
就听得这位杨都知意味深长地道。
“童观察与那蔡京,能不能管得到咱们皇城司,这还得两说。”
“可是咱们皇城司不但要无条件听命于这位小高状元,还要护得小高状元之周全,可是来自官家的圣谕。”
“都知,下官明白了,下官这就亲自赶去苏杭之地……”
“嗯,你必须亲自去,而且,最好多收集一些,那朱氏父子对朝廷心怀不满,甚至是……”
杨都知的声音低了下去,而张押司的眼珠子却鼓了起来,满脸惊骇不已。
等到那被杨都知的吩咐给震惊得有些发懵的张押司正要离开之际,又被杨都知给唤住。
“还有一件事情,状元公吩咐,让我皇城司,务必要在两浙路,设法寻找到一位叫方腊的人。”
“方腊?”
“不错,据状元公所言,此人乃是青溪县人氏,家中应该经营漆园。”
“下官遵命,不知此人是否需要下官带过来?”
张押司凛然听命之后,不禁又多问了一句。
杨都知仔细地回忆起方才状元公之吩咐,似乎状元公对于此人特别的关注,既然如此……
“嗯,将他带来见状元公,不过莫要伤了此人,万一状元公对此人有大用。”
“下官明白。”张押司点了点头,转身快步离开。
……
此刻,已然是清晨,船只正在缓缓地沿着水路继续南行。
高璋打量着跟前正在胡吃海喝连呼痛快的童智胜与蔡老六,心里边斟酌了许久,最终觉得,是时候该告诉他们“真相”了。
只不过,怎么说,这就需要精妙的话术,方才能够激发这对权宦奸相子弟组合的正义感和道德观。
勇敢地站到自己这一边来,一起为朝廷分忧,为民作主,伸张正义。
蔡老六越吃越不对劲,总觉得师兄看自己的眼神很具有侵略性。
终于忍耐不住的蔡老六拧了拧脖子,抹掉了嘴上的油渍。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