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页(1 / 1)
('
吴执中这位老谋深算的礼部尚书,此刻却一脸的懵逼。
不会吧?不会吧?高珪璋那小子,难道就是为了他喜欢看热闹的恶趣味。
想要让这两个忤逆子,骑到各自亲爹的脑门上拉屎,故意去恶心蔡、童二人。这才炮制了那样一份精彩的八百里急递不成?
可除了这个解释之外,吴执中实在是搞不明白,还有什么样的理由才能够解释清楚,那位神童状元为何会炮制那么一封八百里急递。
就在吴执中脑子乱作一团的当口,官家这才再次开口。
询问起了满朝诸臣工,此次苏州朱冲、朱勔作乱,该当如何处置。
童贯这位刚刚被官家狠狠训斥了一顿的掌兵权宦当即毫不犹豫地跳了出来表示。
自己过去犯了错,但是这一次务必请官家允许自己前往平叛。
自己一定会亲手把那朱冲、朱勔父子的脑袋拧下来,献到御前,将功补过云云。
只不过,倘若是放在之前,官家赵佶自然也就允了。
可问题是,一想到之前童贯的所作所为,就让官家无比腻歪。
不置可否地嘉许几句勇气可嘉之类的屁话,就撇开了童贯,继续询问诸位臣工的意见。
官家这样的态度,在一众臣工的眼里边看来,倒也合情合理。
毕竟那谋反的朱氏父子就是你丫提携上来的,现在那位神童状元提前查觉到了朱氏父子要造反。
你居然还想窜过去摘果子,这也想得太美滋滋了点吧?
饶是之前还在担心自己亲儿子安全的高俅,听到了童贯这番言辞,亦是面色一沉,不过看到官家的态度之后,高俅也不禁松了口气。
可是这一下子,高俅的心思也开始活泛了起来,哪怕是亲儿子在奏折里边再夸那童智胜与蔡老六。
但是请不要忘记,自家爱子高璋才是巡抚使,若是无他授意与指挥,那两个人能擅自行事不成?
倘若,璋儿能够接下镇压朱氏父子造反的重任,嘶……
高俅的老心脏也不禁砰砰地狂跳起来,璋儿不但才华横溢,而且他还精通军略,兴许……
就在高俅心乱如麻,不知道该不该指使人站出来举荐爱子的当口。
就听到了一声咳嗽传来,一抬眼皮,就看到了吴执中这位好几次鬼鬼祟祟来过自己家里边,跟爱子高璋勾勾搭搭的老司机。
吴执中原本也还在满腹疑惑,搞不明白高璋的目的与用意之时。
就看到了官家拒绝了童贯自荐后,晃晃悠悠的目光,落在了自己身上。
这一刻,已经因为神童状元高璋之事,与官家赵佶打了好几次配合的吴执中顿时心灵福至。
然后吴执中清了清嗓子,大步地走出列班,朝着官家赵佶恭敬一礼之后,这才开始了自己的陈述。
“臣以为,如今江南之地,朱冲、朱勔父子谋逆作乱,事态紧急。若欲平乱,自当越快越好。
方能够将那朱氏父子造反导致的动荡局面,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
“故尔臣以为,两浙路巡抚使高璋文武皆备,智谋过人,今又授命,巡抚两浙路,若是朝廷授其全权,统率两浙路诸州……”
吴执中这么一开口,不论是童贯还是蔡京,又或者是高俅以及一干朝中文武,都齐刷刷地把目光朝着吴执中投来。
而官家赵佶,听到了吴执中开腔之后,心中顿时一松,果然,吴爱卿很懂得朕的心思,明白朕需要他怎么配合。
高俅愣愣地看着吴执中,心念电转,开始将目光,落在了那些值得信任的武臣身上,一助、二助、三助开始准备……
第四百二十二章 现如今,他童贯还有得选择吗?
吴执中的侃侃而言,让不少臣工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不过,吴执中给一干朝廷重臣的印象,一直都是忠耿之臣。
一向都喜欢就事论事,哪怕是那蔡京与童贯,他向来是也是当面硬怼。
这样一位忠臣站出来说话,不偏不倚,而且重点是有理有据。
等到那吴执中表达完了自己的想法,一名武臣也站了出来。
先是狠狠地夸奖了一番高璋这位神童状元才华横溢文武皆备,觉得他的确可以承担起这份平乱重任。
有支持的,自然也就有反对的,哪怕是蔡京没有表情地站在殿内,可他的党羽自然见不得那高太尉的儿子被推荐为平叛的主角。
而就在站出来反对的臣工里边,也不是没有想要借此机会讨好蔡相的奇葩。
直接就蹦了出来,叽叽歪歪既然巡抚使都在八百里急递里边夸奖那蔡老六智计无双,临危不乱。
那么臣以为,让这位蔡家麒麟子,当朝小阁老来主持平叛大局也不是不行。
此言一出,瞬时就让朝堂骚动起来,饶是蔡京脸皮厚,可是此刻,也有点控制不住自己,想要打人。
官家赵佶好不容易才控制住自己不至于失态。
就那个胸无点墨,不会说话,开口就能够把人给气个半死的蔡老六来负责平叛?
朕虽然不怎么打理朝政,但也不至于昏庸到那份上好不好?
一旁的童贯努力地把脑袋埋低,不让别人注意到自己那张胡须稀疏的脸庞已经扭曲变形。
作为蔡老六好友童智胜的爹,童贯焉能不清楚那蔡老六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奇葩。
最终,蔡京看到官家那带着一丝嫌弃的眼神朝着自己瞄了过来。
毫不犹豫地站出了列班,总算是喝止了这样的乱象。
……
“既然吴老爱卿觉得那两浙路巡抚使小高爱卿可堪此重任……”
直到这个时候,官家赵佶这才沉声开言,只不过这一次,他的目光一直定定地落在了那童贯的身上。
一直安静地察颜观色的童贯察觉到了官家赵佶投来的目光,哪里还不明白官家的心思。
不过现如今,他还有得选择吗?
童贯深吸了口气,站了出来,朝着官家恭敬一礼。
“官家,依奴婢之见,两浙路巡抚使高璋虽然少年,然其行事老练,又精通军略,当可承担此任。”
这位掌兵的权宦突然蹿出来,一锤定音般十分果决的发言。
直接就让原本还在跃跃欲试,准备再次一决胜负的臣工们纷纷愕然看去。
谁也料想不到,这位视兵权如命的权宦,居然会如此干脆利落的跳出来,支持那吴执中的进言。
便是那蔡京,也是一脸的错愕看向童贯,心中甚是震惊。
唯有童贯自己心里边很清楚,高璋,那可是官家的衣钵弟子。
这一层关系,至今知晓的只有寥寥数人,而自己就是其中之一。
官家这分明就是已经不爽自己了,这个时候,咱家难道还敢贪功而与官家阳奉阳违不成?
除非咱家跟那蔡老六一样没脑子,还不如痛痛快快地顺了官家的意思,也能够与那位状元公结下善缘。
看到那童贯这厮居然也跳了出来为自己爱子高璋摇旗呐喊。
当朝太尉高俅用力地抹了把脸,总觉得但凡是璋儿身上发生的事情,不论有多荒诞,似乎都不出意外。
一想到璋儿原本就只是去那江南之地刷上一回资历,结果现如今,居然被朝廷委以平叛的重任。
这要是等那小娃娃荡平乱局,携功还朝,岂不是有可能又再进一步……
看到童贯如此知情识趣,官家赵佶脸上露出了一个满意的笑容,微微颔首道。
“既然如此,诸卿可还有异议?”
“官家,臣也觉得,两浙路巡抚使可堪此任……”
蔡京,不愧是老谋深算,擅长见风使舵的老司机,在看到了吴执中,童贯纷纷跳出来给高璋站台之后。
虽然蔡京被蒙在鼓里,并不代表他没有办法嗅到这里边有问题。
所以当即毫不犹豫地也站了出来,顺应大局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接下来,官家赵佶自然也就顺风水顺地当朝宣布了决定。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