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页(1 / 1)

加入书签

('

而刘仲武亦正笑眯眯地与身边一位约莫三十出头,年富力强的武将,正在小声地聊着什么。

只是对方似乎略显木讷,不过面对这位西北将门的前辈,这位武将倒是颇为恭敬,有问必答。

不过,刘仲武对此并不介意,反倒是显得颇为友善,毕竟这位三十出头的武将,乃是大宋军方近年来新近崛起的新星。

……

“依某之见,太尉此番升堂,十有八九,必定是为了那江南平乱之事。”

“可是下官听闻,官家的旨意很清楚,宣抚制置使节制的乃是江南东路与两浙路的禁军、州兵。”

刘仲武呵呵一乐,朝着这位表情沉肃的刘法低语道。

“老弟你说的没错,可倘若仅仅于此,太尉又何需在此时升堂?”

“某家估摸着,怕是咱们这位担忧爱子安危的太尉,怕是又从官家那里求来了旨意也说不定。”

“到时候,像老弟你这等年富力强的骁将,呵呵……”

此言一出,刘法也不禁有些怦然心动,抬起了头,打量那白虎节堂内的一干大宋武勋之臣,又不禁神色略黯。

“指挥使说笑了,末将虽有勇力,怕是……”

话音未落,就听到了堂外传来了脚步声,原本窃窃私语的一干大宋武臣,纷纷朝着门外望去。

就看到了太尉高俅撩起前襟大步入内,一众武臣,纷纷朝着这位升堂的太尉行礼。

太尉高俅也不废话,目光扫过了这里聚集的数十员三衙将领,然后目光在那刘法的身上停留了一会,这才缓缓移开。

随后,就拿出了那份杨戬送来的圣旨,在这百虎节堂之中当众宣读起来。

原本只是有些小期待的三衙将领,全都两眼一亮,昂首挺胸站得笔直,都恨不得朝着那高俅招手,来来来,选我,选我。

饶是方才刘法听了那老司机刘仲武之言后,觉得自己一无背景,二又不会搞人际关系,肯定没啥希望被选上。

可是现在,刘法也忍不住抬眼朝着那立身于公案后方的太尉高俅看了过去。

自己能够有今日,完全就是靠着军功生生打熬出来的,所以,抛开其他不谈,只论军略战功,刘法自认不逊色于在场任何人。

反倒是刘仲武这样的老司机却一点也不着急,他很清楚,以自己与高俅的交情,再加上之前自家二郎与那高璋的交情。

怕是十有八九,自己这个当爹的应该没有机会,但是二郎绝对能够搭上这升官发财的快车道。

大家都是武臣,不敢说全是糙老爷们粗鄙武夫,但是都很清楚,想要战功,总得自己勇于争取。

太尉高俅刚刚收起了那份圣旨,一干有心想要建功立业的将军们,都跃跃欲试,想要站出来自荐。

就在此时,却看到了太尉高俅清了清嗓子开口,直接就提出了他的要求。

此番乃是精骑星夜驰援江南,兵贵神速,需要的是能打熬的年轻将领,那些上了年纪的就别自己跳出来自取其辱。

听着那太尉高俅在那里不紧不慢的提出自己的要求,心里边都多少有点逼数的将军们,都估摸了一番之后。

觉得自己还有希望的,就会继续昂首挺胸,两眼放光。

觉得自己已经被条件给排除掉的将军,直接就黑了脸,但好歹也知白虎节堂是什么地方,顶多也就只能在心里边骂骂咧咧。

原本觉得自己怕是没戏的刘法,却听得两眼放光,哎哟?怎么感觉这些条件,简直就像是在为自己量身打造的一般?

一旁的刘仲武听了半天,眼角的余光瞄到了那刘法此刻已然呼吸粗重,两眼放光。

再看那太尉高俅故意不看这个方向,哪里还不明白,得,正好得一个顺水搬舟的人情。

趁着那太尉高俅喝水润嗓子的功夫,刘仲武迈步出列,朝着高太尉恭敬一礼。

“禀太尉,末将愿向太尉举荐一人,可为驰援江南的主将。”

高俅朝着那刘仲武看了过去,看到对方打来的眼色,不禁嘴角微扬,旋即又维持住了严肃的表情。

“不知道刘指挥使意欲举荐何人?”

刘仲武毫不犹豫地抬手朝着站在列班中,还在那里昂首挺胸的刘法一指。

“末将举荐客省使(武将阶官)刘法,可堪此任。”

一双双的眼珠子,齐刷刷地朝着刘法看了过去,生生就把这位不怎么通人情事故的刘法给看得有些毛骨悚然。

好在久经沙场,生死搏杀的刘法看到了刘仲武频频投来的眼神。

反应过来之后,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朝着太尉高俅深施一礼。

高俅打量着这位高大魁梧,面容方正的刘法,不禁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意。

还真是,这位冉冉升起的大宋名将之星刘法,正好是自己用排除法之后,得出来的驰援江南的最佳人选。

第四百二十六章 容纳一到两万名工人的纺织工厂

当刘法从太尉高俅手中接过了调兵的凭证印信之时,整个人脑子犹自有点转不过弯来。

明明自己都觉得不太可能,可结果,这样的好差事居然会落到了自己头上。

高俅的大手,重重地拍在了刘法的肩膀上,语重心长地道。

“刘将军,此番驰援江南,务必要服从宣抚制置使之号令,不可擅专才是。”

“太尉放心,末将明白,定然敢有违。”

刘法看到了高俅那意味深长的表情,哪里还不明白高太尉是嘛意思。

当即恭敬一礼,大声承诺道。

一干将军们不管真心还是虚情假意,总之都上前恭贺这位刘将军领下了这份重任,祝贺他马到成功,旗开得胜。

没有出乎刘仲武的所料,自家二郎刘琦,果然如自己预想一般,也成为了星夜驰援江南的这支禁军铁骑中的一员。

只用了半天不到的时间,三千禁军铁骑已然整军完毕,径直朝着那江南星夜驰援而去。

高太尉难得的亲自出城相送,看着这只铁骑迅速地消失在了远处的地平线,不由得感慨地发出了一声长叹。

“太尉不必太过担忧了,依某之见,状元公足智多谋,精于算计,江南又有太尉你提前的布置与安排。”

“如今官家对于状元公也甚是看重,连过去西北诸次大战,都没有动的禁军铁骑,也拿出了三千驰援。”

“状元公必可稳定江南的局势,只要能将那朱氏叛乱局限住,不使江南糜烂,便是大功一件。”

“多谢开解,只是某也没有想到,本以为这孩子只是去署理民治政务,而今,却闹腾出一桩动荡。”

听到了高俅愁容满面的吐槽,刘仲武忍不住呵呵一声道。

“说来说去,还不就是因为某些人纵容太过,以致人心不足……”

“可惜,状元公太过慈悲啊,不然……”

高俅抚着长须,微微颔首。

“可如此,至少在平定江南之乱前,朝廷不致生乱。”

刘仲武张了张嘴,亦不得不承认,还真是这个道理。此时,耳边又传来了一声轻声呢喃。

“只希望璋儿能够平平安安就好……”

刘仲武看着眼前这位身形健硕的高俅,眼前的不再是太尉,只是一位父亲。

……

“爹,爹……”段大郎快步地穿廊绕柱,总算是看到了此刻正在凉亭里边扇着扇子假寐的亲爹。

被扰了清梦的段仲平不悦地坐直身躯,开口嗔道。

“大郎,什么事情,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

“爹,是状元公托人带给您的信。”

段仲平双眉一掀,直接就站起了身来,接过大郎递来的书信,迫不及待地拆了开来。

只扫了几眼,段仲平的眉毛都已然犹如一条活虫般开始蠕动起来,放光的两眼,再配上那频频砸着的嘴。

看得那段大郎都有些心中生悸。

“爹,状元公来信到底都说了些什么?”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