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页(1 / 1)
('
高璋在战前就收到了李指挥使传来的消息,他正率领杭州州兵、乡兵在那吴江县处。
而高璋这边,从抓住的战俘将领里边打听到了朱勔向那吴江县派出了一支规模不大的援兵。
既然如此,高璋自然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位李指挥使遭遇危险。
想必此刻,一路疾行的刘锜所部一千五百铁骑,也该赶到了吴江县附近与那李指挥使汇合了才是。
高璋相信刘锜与那李指挥使,应该可以解决掉朱勔派去的援兵,可就是不知道他们能不能把那吴江县给拿下,倘若能够将吴江县夺回的话。
那朱勔要么就是死守,要么就只能朝着沿海的方向逃窜。
可问题是,那朱氏的走私船队,早在开战之初,就已然落入了自己之手。
“刘将军,依你之见,那朱勔会逃离苏州,还是会负隅顽抗?”
高璋跟刘法聊了一会之后,忍不住问出了这个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末将以为,朱氏在苏州经营多年,一时之间,想要决断,怕是有些难。”
“除非让他们知晓负隅顽抗不会有用,怕是才会舍下苏州,往沿海远遁。”
这话让高璋深以为然了点了点头,刘法的分析很有道理。
只不过,秀州想要凭那方腊手中那点义勇拿下来是肯定不可能的。
可李指挥使这边虽然获得了刘锜所率的援兵相助,可终究缺乏攻城武器,想要一举而下吴江县,怕也不是那么轻易。
至于苏州城,高璋脑子又没坏掉,凭着自己手中这点人马,自然不可能强攻。
一思及此,高璋忍不住又把目光落在了那些条幅上。希望这些东西。
能够激发起那些被朱勔强征入伍的苏州青壮内心的对于生的渴望,以及对于朱氏父子的仇恨。
外有朝廷大军,内有对他朱勔心怀不满的苏州百姓。
那朱勔若是真要硬起头皮守苏州城,那也没关系。
大不了老子花点时间,整上几千斤火药,往那城墙下面那么一堆,看你丫怎么玩。
……
李指挥使两眼难以置信地瞪到了极致,他看到了什么,他看到了余晖中,一支高举着旌旗的大宋禁军骑兵,业已经出现在了自己的眼前。
而为首的将领,则是一位颇为高大英武的年轻人。
他带来的是一千五百名禁军骑兵,他更带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那就是叛贼朱勔亲率三万大军,北上。却被高璋这位宣抚制置使率领兵马在那望亭镇处,大败朱氏叛军。
俘敌五千有余,此刻正在继续朝着苏州进军。
原本因为吴江有兵马来援,让用兵谨慎的李指挥使不得不主动退却,可现在有了刘锜率军来援,又收到了北面大胜的消息。
而且刘锜还告诉了李指挥,那位跟他打过交道的方腊,已然率军在秀州城外与朱氏叛军打过一仗,大胜对手。
这让李指挥使也不禁燃烧起敢熊熊的斗志,召来了麾下诸将与那刘锜一同商议起,看看怎么搞一搞这吴江县。
这吴江县可不是苏州那样的大城,搞一定,说不定真有可能拿下来,失去了与苏州互为倚角的吴江县城。
那苏州与秀州之间,就等于是被切割开来。
经过了一整夜的休整,第二天,李指挥使派出数十名精锐扮着私盐贩子,贿赂了把守城门的士卒诓开了吴江县城城门之后。
双方开始在城门附近展开了激烈的厮杀,而早就已经埋伏在城外不远处的骑兵,立刻朝着吴江县城袭杀而来。
干脆利落地夺取了吴江县北门,朱氏叛军,除了少数负隅顽抗,被杀当场之外,余者多缴械而降。
拿下了吴江县的第一时间,李指挥使留下了两千乡兵和三百精锐在此镇守。
他则率领剩余人马,与那刘锜一同向北而去。
……
直到临近中午时分,朱勔这才收到了消息,那支击败了自己的朝廷军队,已然出现在了苏州城外。
朱勔收到了消息匆匆地登上了城墙之时,苏州城已然被朝廷官兵给团团围住。
虽然对方的兵力不多,可是居然敢于兵分三路,围堵住了苏州城的西门和北门以及南门。
看到了这一幕,朱勔当真是有点心动,想要下去搞一搞。
一万多的朝廷官兵老子打不过,四分之一,四五千人我还搞不过?
可终究只是想想而已,毕竟朝廷官兵那数千骑兵可不是摆设。
超高的机动性,让朱勔投鼠忌器。
只不过随着朝廷官兵在城外扎稳阵脚之后,开始修筑营盘,还在那面朝着苏州城的方向将那些醒目的条幅固定在塞盘寨墙上时。
一直在城头上,警惕地盯着那城下朝廷官兵动向的朱勔与一干叛军将士,全都瞠目结舌。
朱勔直勾勾地看着那些条幅,那一条条醒目的条幅,哪怕是隔着里许的距离,仍旧那样的清晰。
上面的那些文字,就像是一把把血淋淋的刀子,扎在朱勔的视线中。
扎得他脊梁骨直冒寒气,身边的那些叛军将领们一个二个也面现诡色。
特别是那些江湖好汉出身的将军们,都若有所思地频频朝着朱勔这位脸色难看到极点的吴王望过去。
而城头之上那些被朱勔强行征召的青壮们,开始变得人心浮动起来。
第四百五十章 不愿开城一决胜负的朱勔
不少的将士,甚至伸出了手朝着那朝廷大营方向指指点点。
甚至还有人呆头呆脑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了出来。
“苏州百姓别害怕,朝廷只诛……”
好在旁边不是没有机灵人,第一时间把这个蠢货的嘴巴给堵上,压低声音喝骂道。
“闭嘴!你个傻孩子,想不要命了是吧?!”
此刻,那些朱氏叛军的骨干则显得有些慌乱,大声地咆哮起来,拔出了他们手中的武器,大声喝斥那些被胁迫着走上城头的青壮。
提醒他们都老实点,不要打什么歪主意,不然立斩不赦。
朱勔目光怨毒地望着城下,他看到了,看到了十数骑从那官兵大营里边驰出来,正在朝着这边指指点点。
而为首的,正是一个穿着风骚醒目的紫色官袍的黄口小儿。
此刻,这位眉清目秀的黄口小儿正抬手朝着城头之上指指点点。
潇洒从容,仿佛这城头上的朱氏叛军在他眼中,就只是一些不值一提的杂鱼。
而在他的身边,还有一个穿着绯色官袍,犹如一个球般的胖子,还有一个特别高大魁梧,同样也穿着绯色官袍的壮汉也在那里配合着高璋小儿朝着城头上指指点点。
朱勔突然回忆起,自己那日追问段氏商社发生冲突的经过时。
那朱忠孝讲述起他们就揍了两个人,一个高大魁梧得犹如头黑熊,另外一个则矮胖痴肥。
最终朱勔才打听到,蔡京家的六郎,就是一个矮肥痴肥的年轻人。
而正是那日发生的这起冲突,导致自己被迫走上了造反之路。
一想到了这,朱勔的脸色就越发地显得难看。
要不是外面就有足足过千的禁军骑兵在不远处虎视眈眈,朱勔当真有种抄起兵刃打马杀出去。
把害得自己陷入到如今这等进退两难地步的两个混帐玩意亲手宰掉的冲动。
此刻,同样也看到了那些标语条幅的刘宰相阴沉着脸,凑到了朱勔的身边小声道。
“大王,对方这可是毒计啊,咱们苏州,本就是文脉兴盛之地,那高璋这么挂起条幅,满满的全是挑逗诱惑……
短时间内,那些被咱们招募来的青壮咱们还能压制得住,可臣担心这时间一长……”
“你以为朕不知道吗?”朱勔恶狠狠地瞪了一眼刘宰相,再一次看向前方那三个年轻人。
倘若杀气可以化为实质,现在那三个年轻人这会子应该已经被扎得千疮百孔。
可惜,这三个厚脸皮站在城下弓箭射程外,居然还在那里有说有笑,前伏后仰。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