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页(1 / 1)

加入书签

('

蔡老六的手刚刚伸了过去,将锦囊抓到了手中,童智胜大巴掌就朝着蔡老六摊开。

“拿来,愣着做甚,洒家才是正使。”

看着这个粗鄙武夫一副一言不合就要开干的架势,蔡老六只能黑着脸,凭着这个糙老爷们把那锦囊夺走。

童智胜扯开了锦囊,拿出了里边的一个蜡丸,捏碎之后,里边则是一张写满字的帛布,上面还有一个标题:阅后即焚。

对于珪璋老弟这些奇奇怪怪的骚操作,童智胜懒得搭理,直接看向了里边的内容,很快,童智胜顿时两眼大放光明。

“智胜兄,到底我师兄写了什么,你让我瞧瞧。”

……

又矮又胖的蔡老六可不乐意了,踮起脚尖,恨不得骑到童智胜身上去。

童智胜先是左右打量了眼,一把就揪着那蔡老六朝着没有人的码头一侧走了过去。

这才把这封锦囊密信递到了蔡老六的手中。

“来来来,你看看你师兄,不愧是咱们的好兄弟,这个时候还不忘记给咱们送功劳。”

很快,蔡老六就鼓起了眼睛珠子。

“不可能,这根本不可能,我师兄他都没来得藤原国,怎么会知道那东西在太宰府那边。”

语气是那样的嫉妒而又愤忿,可是,他又巴不得这一切都是真的。

“嘿嘿,管他那么多做甚,老弟你想,那可是一件好宝贝。”

童智胜可没有蔡老六那么多污七八糟的心思,此刻正美滋滋的乐呵不已。

蔡老六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后,开始负手在码头上溜达盘算。

就跟那位老奸巨猾的师兄所言一般,倘若真的能够精心准备一番,再弄点吉兆,祥瑞啥的。

然后告诉那位藤原国国主,并指示对方把那件宝贝给挖出来。

必定能够震动整个藤原国,并且还能够尽收倭岛上下之心。

而且,这玩意到时候再让藤原国主献给朝廷,那必定能够让官家龙颜大悦。

毕竟那玩意可是华夏最强盛的大汉赐予藩属的,献给朝廷,岂不是寓意着大宋朝廷亦能如那大汉王朝一般威名远播四海?

一想到那明明此刻还在苏州当知州的师兄高璋,却居然可以运筹帷幄千里之外。

这让既羡又妒嫉的蔡老六不禁跺足,朝着那西南方向的辽阔大海发出了一声感慨。

“既生蔡杳,何生高璋,悲乎啊……”

童智胜歪着脑袋嫌弃地打量着这个痴肥的傻小子,直接就乐了。

“老六,你在叽叽歪歪啥,就你也想跟你师兄比?”

面对着童智胜的置疑,蔡老六不想说话,闷哼一声之后拂袖而去,径直来到了那李邦彦的跟前,板着脸喝道。

“你回去告诉我师兄,此许小事,蔡某自有定计,不劳他费心。”

“???”看着这位一脸嚣张桀骜,拿鼻孔看人的蔡老六,李邦彦很想一个大逼兜招呼过去。

可最终,只能憋屈了恭敬一礼,识趣地退到了一边。

这位蔡老六风评不佳,还经常被高璋与童智胜联手痛殴。

过去李邦彦还觉得这个小胖子着实有点可怜,现如今才算明白,活该,该多揍几下才对。

蔡老六虽然嫉贤妒能,但好歹不是傻子,更何况,高璋给出的提点,还有上面的良策,都属于是极具实操性的好东西。

蔡老六与那童智胜二人由着其他人负责装卸货物,他们则开始回到了船舱里边嘀嘀咕咕起来。

……

最终,二人议定,由着那下手下人继续在这里卸载货物。

而他们二人率少数心腹,径直去那位藤原国水师都督方肥,让他帮忙,将自己这些人以最快的速度送往福岗。

方肥自然不会拒绝,因为高璋让那李邦彦过来,顺便也给方肥打了招呼,让他看顾好这两个孽畜。

方肥派出了自己手底下最好的水手,还有最快的两艘快船,载着那蔡老六与童智胜心腹数十人,径直奔向那福岗博多湾的志贺岛。

而这个时候,高璋也终于接到了师尊赵佶的亲笔书信,还有两份圣旨。

其中圣旨的大意就是,委任童智胜为出使藤原国的正使,蔡杳为副使,命其二人出使藤原国。

向藤原国提供军械甲具,满足藤原国向大宋的请求。

另外,因为二人出发过于仓促,所以,命苏州团练副使,即日起,立刻率领麾下五百禁军铁骑启程渡海,前往藤原岛保护那大宋使节的安全。

当然这些都是官面上的东西,除了那份公事公办的圣旨之外。

还有一份圣旨,那就是,授高璋为鸿胪寺少卿,暂时全权负责处置东海诸国外交事宜。

东海诸国,也就恰巧是高丽、藤原国与倭国。

那封官家赵佶的书信里边,则满满的劝是对爱徒高璋的宽慰。

主要就是安抚小高,你不用担心,那两个不当人子的玩意出事情,那是他们自己不想活了,跟小高你没有半点的关系,肯定牵扯不到你。

第五百一十二章 若无诸君,又谈何未来光复汉家旧土?

再有就是,因为东京离那藤原国实在太远,处事反应不便。

所以授予你鸿胪寺少卿之职,全权处置东海诸交邦交事务。

总而言之一句话,小高你好好干,不用怕,为师顶你。

看看,多暖心,多有爱,至少看得高璋都有点红了眼睛。

深刻地感受到了师尊赵佶这毫无保留的信任与维护。

同时,也让高璋觉得,自己穿越到了这时代,做得最为正确的一件事情,就是舔好这位师尊。

皇帝在手,天下我有。

刘锜再一次出现在了高璋跟前,看到了那份圣旨的内容之后。

内心是有些懵逼的,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在苏州这里浪得好好的,居然现在要远渡重洋,陪伴那两个不靠谱的孽畜在那藤原国上蹿下跳。

高璋看着一下子就委屈地红了眼眶的刘锜,哪里不明白这位与自己关系极佳的大宋名将在想啥。

“信叔兄,你也别太犯愁了,在小弟我看来,这可是你立功受赏的绝佳机会。”

“我还能立功受赏?”刘锜抬起了眼,看向跟前这位老谋深算的珪璋小老弟。

总觉得他安慰人的态度有点过于敷衍,去那藤原国,还能建功立业不成?

迎着那刘锜带着置疑的目光,高璋扯着刘锜来到了自己的书案前。

此刻书案之上,摊开了一张十分详尽的藤原国地图,旁边还有一张尚未打开的倭国地图。

“信叔兄你过来瞧瞧,这是藤原国,而就在藤原国一海之隔的地方,就是倭国。”

“就小弟我所知道的情况就是,倭国一直都窥视藤原国,而现如今,倭国已经有了准备要向藤原国动手的迹象。”

“这也是为何官家会如此急切,直接让信叔兄你率军过去的原因所在。”

高璋详细地给刘锜解释起了那藤原国与那倭国的恩怨,当然这些恩怨,是以那位藤原国国主向大宋进献的国书为蓝本。

总之,倭国亡藤原国之心不死,时时刻刻都惦记着要冲过马关海峡,剿灭藤原国,毁其社稷。

……所以,根据传来的消息,怕是不会太久,倭国必定就会对藤原国动兵。

说不定会兴兵数万而来,刘锜越听就越蛋疼,甚至感觉自己都快要裂开了。

眼瞅着四下无人,刘锜一屁股坐下,哭丧着脸道。

“珪璋老弟,看在咱们两家也算得上是世交的份上,你就给老哥哥透个底,到底想要我怎么办?”

“如此是让愚兄第一时间把那两个不开心的玩意给弄回来,愚兄绝无二话。”

“照你所言,藤原国兵马就是一团散沙。倘若那倭国真的举兵数万来伐这样的仗,哪里打得了?”

“兄台不必过度忧虑了,首先一点,想必兄台你也在这苏州呆了有段时日了。

藤原国国主,还有藤原国商贾武士,想必你也都曾见过,你觉得他们如何,嗯,就从外观来看?”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