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页(1 / 1)

加入书签

('

当平正盛收到了消息,以为藤原国主力在四国岛上,正欲倾全力拿下源义亲之时。

两万藤原国士卒,在大宋舰队的腾挪之下,已然在安芸国登陆,大破安芸倭军,取得了登陆战的胜利。

……

好在这个时候平正盛收到了白河法皇让他撤军的法旨,而藤原国将士在那安芸国登陆的消息也刚好传来。

直至此刻,意识到自己麾下兵马,已经被气势正盛的藤原国兵马三面合围。

平正盛连撒泡尿的功夫都不敢耽搁,毫不犹豫地下令大军开拔,意图突围。

只是这才刚刚离开长门国,就遭遇到了源义亲统帅的大军阻击。

经历了惨烈的鏖战,平正盛这位倭国名将终于艰难地突破了那源义亲的阻击,突出重围。

离开平安京之时,平正盛带着浩浩荡荡的六万大军。

那个时候,可谓是耀武扬威,信心十足,可是现如今,麾下只剩下不到三万残兵,灰头土脸地朝着京畿地区仓皇撤去。

刚刚才诛灭了那北家藤原氏,迁都到难波京,又扶立了新天皇。

忙碌了一圈的白河法皇还没来得及歇上一口气,四国岛已经被藤原国所占据的噩耗就已然传来。

白河法皇第一时间骂骂咧咧地派出了信使,要那平正盛务必要安然撤回京畿地区。

结果平正盛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穿过藤原国的封锁线,率领着残兵败将,朝着京畿一带赶来的消息传回到了难波京。

让白河法皇呆坐在那里,久久也不愿意开口出声。

六万大军,被打成了残废,只剩下不到三万人马,哪怕是再加上那平忠盛筹措到的三万兵马。

仍旧让白河法皇心肝是悬着的,特别是不论是四国岛传来的消息,又或者是败退回京畿途中的平正盛传回来的消息。

都在告诉白河法皇,与他们交战的藤原国兵马里边,有大量的宋人,甚至是成编制的宋国军队。

直到这个时候,这段时间,忙得焦头烂额的白河法皇,终于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

自己的弟弟辅仁亲王从宋国那边曾经给自己写来的那封书信里边。

提及了那份国书,直接就被宋国那位名声在外的神童状元高璋怒斥。

并正告辅仁,想要跟大宋谈条件,先派使节,向大宋表示臣服,去天皇称号。

不然,倭国就等着承受大宋君臣的怒火吧。

当时收到了这封书信的自己,直接把那玩意给扔了废纸篓,连吐口唾沫星子都不屑。

现在仔细想想,造成现如今之局面,怕是与那宋国有脱不开的关系。

越想,越发脸色难看的白河法皇抬起了头来,看向了那左大臣源有仁。

“平安京失火的原因,查明了没有?”

“法皇陛下,经臣彻查,询问了许多京畿地区的百姓,最终发现。

在平安京大火之夜,有一队特别高大的武士,骑着特别高大的战马,曾经出现在平安京城内。”

白河法皇听到了这两个“特别”,顿时一阵特别的蛋疼。

但他还是控制住自己,示意那源有仁继续说下去。

当听源有仁说起有目击者曾经看到那些特别高大的武士在平安京内纵火。

还大喊白河法皇下了院旨,要诛灭藤原氏,诛杀掉藤原忠实者,赐官职,赏黄金万两。

白河法皇气的浑身都开始哆嗦,连骂了好几声八格。

源有仁赶紧伏身于地,恳请这位白河法皇息怒。

但是源有仁真不觉得对方说的有问题,何况现在你也把藤原氏一家老小全剁了,想来那些武士说的也算是实话。

只不过,既没赐官,也没有赏黄金万两罢了。

在那怒气冲天的白河法皇追问那支骑兵何以会出现在平安京附近。

源有仁只好硬起了头皮,继续讲述起自己收集到的那些情况。

有人曾经发现在平安京大火的早上,发现了那支骑兵队伍径直朝南疾驰而去。

同时也有人注意到了他们的衣甲都十分的华丽,与倭国的衣甲似乎并不一致。

再者,他又顺藤摸瓜地在那废弃的港口区大轮田泊找到了一条已经修复好的栈桥。

又询问了距离那座废弃港口数里外的渔村,这才知晓,在平安京大火的前一天,有一支舰队抵达了这里。

还有武士曾经过来警告他们,三天之内不许靠近港口,不然全村不论男女老幼一律处死。

白河法皇越听,脸色越发地显得难看。

“这些火烧平安京的叛贼,居然是来自海上……”

“正是。”源有仁沉重地点了点头。

白河法皇呆呆地坐在榻上许久,抬起了眼皮,看向源有仁。

“难波京,可就在海边啊……”

“……”

第五百三十一章 默默为藤原国的奸商国王点赞

沉默了许久的白河法皇,最终无可奈何地发出了这样一声感慨。

“朕从来没有想到,那远在四海之外的宋人,居然会让朕狼狈至此。”

此刻左大臣源有仁忍不住拜倒,朝着白河法皇道。

“陛下,既然那宋人来自于海上,而难波京就在沿海之地,无险可守,故臣以为,还是速速迁都为上……”

白河法皇看了一眼源有仁,颓然地摇了摇头。

“此时迁都,那岂不就是在告诉天下臣民,朕,怕了那藤原忠井?”

“朕不能离开,更要让天下人知晓,朕要一雪前耻,击败藤原氏反贼,让大和再复安宁祥和。”

源有仁只能点了点头,也是,真要刚刚宣布迁都难波京,然后屁股一扭又蹿其他地方去。

让天下人怎么看?让那反贼藤原忠井怎么想?那样一来,怕是白河法皇这么些年来的权威,也将会受到严重的动摇。

就在源有仁正在深思的当口,便听到了白河法皇再次开口。

“过些日子,由你上书,请天皇回平安京,主持修缮平安京。”

“另外,让宫内省尽快打造战船,保护难波湾,不被藤原水师侵扰。”

源有仁心头一跳,赶紧恭敬地大声应诺。

吩咐了一番之后,白河法皇揉了揉眉心,一脸失落地道。

“还有,朕要你再拟一份国书,让辅仁,转呈给那位大宋天子……”

……

辅仁亲王呆愣愣地看着自己手中的那封书信,这是来自于左大臣源有仁的亲笔信。

书信之中,详细地记录了这段时间以来倭国所遭受的重挫,平安京被毁,北家藤原氏被诛灭,四国岛为藤原所取。

平正盛率残兵退回京畿地区,那源义亲率军扎在了备后国与出云国,就此停下了前进的脚步。

而在后方,藤原忠井宣布,废除令制国,开始推行起了藤原国的废藩置县国策。

开始提拔一批忠诚于他的官吏,委任为县令、州刺史等一大批的官吏。

总而言之,源有仁告诉辅仁亲王,藤原忠井,已经不仅仅只是一伙反贼那么简单。

而他能够拥有这一切,正是因为得到了大宋的帮助。

所以现如今,希望辅仁亲王尽快与大宋朝廷沟通,态度卑微一些,语气诚恳一些也没什么。

哪怕是花钱贿赂那位鸿胪寺少卿都没有问题。

只有一个要求,无论如何,让宋国撤回对那藤原国的支持。

没有了宋人的支持,就藤原忠井那只小菜鸡加上那源义亲那只小虫子,又岂会是拥有天下的白河法皇的对手。

……

“高宣抚,这是第四批货款,两万两黄金,还有八万两白银。”

“至于硫磺,因为时间实在太紧,所以这一次,只有五万斤。”

高璋打量着跟前的这些帐册,心里边满满的全是成就感。

这就是战争财,不论是哪个时代的战争,打的就是钱,难怪有名俗话,叫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即使冷兵器时代,照样黄金白银响叮当。

至今为止,从那藤原忠井那里,所获得的黄金已经有近十万两,而白银也有六七十万两的样子。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