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页(1 / 1)

加入书签

('

这让徐和常不禁心中大奇,迈开大步,来到了宫门口。

一干道长赶紧朝着这位左道录见礼。

“这里发生了何事?”徐和常朝着这些道士还礼之后询问道。

“左道录,那位道士,居然懂得雷法……”

“是啊左道录,他还说他昨日来过,却被左道录您拒之于门外。”

“今日他特地前来,就是想要让您知晓他的本事。”

“……”徐和常看到这帮年轻道士在跟前信誓旦旦的讲述方才那林道长立站在宫门外,在那里叽叽歪歪一通之后。

就开始在宫门外施法,一开始一干道长就只当是个胡言乱语的疯道士,又或者是骗子。

可谁曾想,就在他跌坐在宫门之外施法之后没过多久,真的响起了一声晴空霹雳。

而且大伙都能确定,那道雷电,就是在宫门附近。

……

听得此言,徐和常不禁眼皮一跳,出了宫门,来到了那一脸倨傲的林道长跟前。

“这位道友,你真能施雷法?”

“见过左道录,贫道若是没这本事,焉敢到这玉清昭应宫外献丑?”

“贫道得家师真传,习得《五雷玉书》后,豁然神悟,察见鬼神,只需诵咒书符,当可策役雷电,追摄邪魔……”

看此情景,徐和常亦不禁有些怦然心动。

“既然林道长有这等本事,可否让贫道也长长见识?”

看到徐和常一脸眼巴巴地看着自己,林道长认真地考虑了半天才勉强答应道。

“既然是左道录相求,自无不可,不过还请尔等退回宫门之内。

贫道亦需要借助这些山木的草木仙灵之气,以引雷霆。”

打量着跟前这位表情十分严肃的林道长,怎么都不像是作伪。

再加上之前那一声雷霆声,徐和常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那就请林道长专心施为,贫道这就退回到玉清昭应宫内。”

说罢,徐和常向着林道长一记,快步回到宫门前,转身看了一眼开始在宫门空地上已然起身的林道长。

赶紧又后退数步,这才退到了玉清昭应宫中,站在这大宋的道教圣地之中,年那林道长再次作法施为。

看到那徐和常也一脸惊疑不退地定回到了那宫门内,林道长心中呵呵,然后开始手指掐诀,手中杂毛拂尘连摆。

然后向着一旁的那掩映道旁的山林中行去……

第五百四十七章 师徒终相见的名场面

随着那林道长整个人行进到了那片灌木与高大的乔木掩映的林地里边。

林道长一边高声诵诀,一面开始飞快地从那方才自己藏着陶罐的大树疾步行去。

果然很快,就看到了自己之前藏在树下的陶罐,大声地吟诵道诀,飞快地抽出线香,用火折子引燃……

此刻,不论是徐和常,还是那些道长,此刻尽聚于宫门处,全都伸长了脖子,眼巴巴地瞅向那宫门外。

不大会的功夫,就看到了那踩着有节奏的步伐,手指掐诀,拂尘摇摆的林道长再一次出现在人前。

此刻,徐和常就听到了身边的道长在窃窃私语。

“看来那天雷将至了,方才也是如此。”

“大伙小心点,莫要再被吓住了。”

就在窃窃私语之声在耳边频频响起之时,徐和常陡然就听到了一声巨大轰鸣陡然爆发。

远比方才自己在宫内深处听到更加震撼人心的雷霆之声,将他们这一干玉清昭应宫见多识广的道长们齐齐吓得一个哆嗦。

“果然他没有撒谎,没有胡说八道。”

“他真的懂得五雷法,居然世间还有这等神异的手段。”

“三清在上,贫道终于亲眼得见有人于晴空之下,施展雷法。”

“……他居然真的懂得雷法?”

徐和常眼神直勾勾地看着那施放雷法之后,缓缓收势,继续一脸倨傲从容地站在宫门外,朝着这边似笑非笑望过来的林道长。

这一刻,徐和常按捺住了内心的激动,快步朝着宫门外行去。

来到了这位林道长跟前,恭敬地深施一礼道。

“贫道有眼无珠,昨日实在太过失礼,还请林道长入宫一述。”

……

坐在玉清昭应宫中,面对着这位左道录的虚心求教,林道长倒也很大方开始解释起来。

自己所修习的雷法,并不复杂,可重要的是讲天赋,讲悟性。

不是每一位能够诵咒书符者,都可以成功地役使雷电。

此言亦由不得徐和常不信,毕竟对方已经亲自示范过了。

虽然徐和常想要亲眼一睹那《五雷玉书》,奈何那林道长只是拿出一块斑驳的古玉,朝着自己一晃。

还告诉自己,有缘者方可习之,无缘者必受雷霆之灾厄。

让徐和常放弃了自己也想练上几招装逼耍帅的想法。

接下来,徐和常便恳请林道长暂居于这玉清昭应宫中,自己还有宫中诸位道长,想必都有许多的问题,想要跟林道长进行讨论。

面对着这个结果,看着跟前这位语气殷切,目光里边全是期盼的左道录。

林道长终于露出了一个不加掩饰的畅快笑容,欣然点头同意,暂居玉清昭应宫内。

看到对方乐意暂居于此,徐和常也是稍松了一口大气。

自己这几日,再好好试探一番,确定对方各个方向都没有问题的话。

就将向官家上奏,请官家过来见一见这位玩雷的林道长。

而此刻,在那前往东京汴梁的一支船队,距离东京汴梁尚有十数里之地。

就被一行十余骑给拦了下来,对方可是用的是皇城司的招牌。

听闻了是皇城司的人把船拦下,正在那舱内烤火的高璋快步走出了舱门,来到了甲板上。

就看到了运河大堤处皇城司首官杨都知已然翻身下马,登上了一艘轻舟朝着这边划来。

“咱家见过状元公,咱家奉了我干爹之命,特来此恭迎状元公,还请上岸一述。”

“这里距离码头已是不远,只是我干爹实在不适合在那里抛头露面。”

看到杨都知挤眉弄眼,高璋焉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当下与身边人知会几句之后,就径直随着那杨都知登上了轻舟,径直前往岸边而去。

而在远处,一辆低调而又奢华的马车上,官家赵佶,撩起了前襟,打量着那船只上走下来的翩翩少年,登上了轻舟。

不禁有些唏嘘地发出了一声长叹。

“这孩子,好像长高了不少啊……”

恭敬站在马车旁边的杨戬点了点脑袋,看到了高璋步上了岸后,与那干儿子杨雄嘀咕两句之后。

就抛下了杨雄,撩起前襟,朝着这边飞奔而来。

看到了这一幕,杨戬就听到了马车中的动静,果然,一身富家翁打扮的官家走下了马车,看着那高璋朝着这边狂奔的身影,露出了一个欣慰的笑容。

就在这个时候,高璋似乎脚下被袢了下,直接滚倒在地上。

这让官家忍不住哎呀一声,情不自禁地朝前疾行数步。

就看到了高璋爬起了身来,继续朝着这边飞奔。

看到了浑身枯草,却笑容满面,朝着这边疾奔而来的高璋。

官家赵佶,亦不禁鼻子一酸,再次迈开大步,朝前迎去。

距离官家赵佶尚有十数步,高璋犹如体力不支一般地双膝重重跪于那犹有残雪的堤岸上。

然后就这么双膝朝前而行,看着那越来越近的官家赵佶,声音已然哽咽。

“师尊,弟子回来了……”

……

在这布满残雪的堤岸边上,杨戬呆愣愣地站在原地,杨雄呆愣愣的落在后方。

此刻,和风吹拂着那些堤岸上的柳枝婆娑摇摆,而那对师徒,一人泣拜,一人抹泪搀扶向对方。

这一幕,看得那些在场的知情人,无不红了眼眶,为他们的师徒情深而感动不已。

特别是方才这位状元公,他奔跑在那泥泞难行,还有残雪覆盖的堤岸上。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