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页(1 / 1)

加入书签

('

就被天下臣工疯狂攻讦,逼迫得仕宗皇帝也只能无奈地退让。

从那以后,再没有哪位武将有机会进入过那里。

而且就跟小高所言,枢密院之重要性,已然让它成为文官之禁脔。

所以那就绕开来,新设一座参谋院,而参谋院所作的工作,又与那枢密院有着很大的区别。

第一,参谋院所针对的是,过去大宋发生过的诸多战事,以及准备开展的战役,加以反复推演,以查缺补漏。

第二,从那武举中先拔人材,以及从那些将门子弟里边择其优者,让他们进入到参谋院里边,跟随在这些大宋的名将们身边。

好好的汲取这些大宋名将们的丰富经验,为他们未来走上战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样的做法,不但可以为大宋培养大批的军事人材,同时,也可以让那些大宋名将们老了也有发挥余热的场所。

再者,让那参谋院的主官为正二品,以总参谋长为主官,副总参谋长为其副,其他的官职和职能部门,等构建起来后,再增补不迟。

如此一来,即便朝中那些文官就算是叽歪几句,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毕竟这参谋院并未侵夺那枢密院的权柄,并且又能够让那些大宋的名将们,有个感受天子恩荣,还能够让他们发挥余热的官署。

“好啊,好啊,不愧是朕之爱徒,哈哈哈……为师就知道,你一定不会让为师失望。”

“好一个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庙堂之算,以增我大宋对外之胜率,又可让那些名将们明白,朕记得他们,定然不会忘记他们为朝廷建功立业。”

看着跟前的师尊红光满面,疾步在御书房内行走,一边侃侃而言。

高璋也是暗松了口气,只要设三司使,转移掉那些斗鸡似的文臣们的大部份注意力,想要设立这参谋院,可以说是正当其时。

“不过,这参谋院使之重担,朕得好好斟酌一二……”

师尊赵佶背负起双手,开始慢慢溜达,对此,高璋自然也会随意插嘴。

很识趣地安静坐在御书房中,而哮天乖巧地凑到了跟前趴下。

高璋就一边呷着茶汤,一边撸狗,由着师尊继续在御书房中溜达。

好半晌,这才听到了师尊赵佶开口道。

“不论是资历,还是军功,各个方面考量下来,为师都觉得童贯更适合担此重任,只是,他终究是一位宦官。”

“为师有些担心,到时候,委任他为参谋院使之时,阻力甚大。”

这话一出口,高璋差点就乐了,你都提名他了,然后你告诉我他是宦官?

拜托,在另外一个历史时空,你还让这位宦官去当了枢密院使,甚至你还给他封王好不好?

当然吐槽归吐槽,高璋也很清楚,童贯当什么不重要,重点是,这位老太监若是成为了参谋院使,至少接下来数载之内,就很难脱身。

高璋毫不犹豫地慷慨陈词道。

“师尊,弟子倒觉得,像童观察这等征战数十载,身经百战的功勋之臣,又是师尊之心腹近宦。他来担当这参谋院使,再合适不过了……”

再说了,英雄不问出处,太监不问岁数……呃,反正大概就这么个意思,总之你老高兴就好。

毕竟你在历史上干的昏庸之事多到了极点,才这点事,真心算不得什么。

这么一想,让高璋不禁开始反思起来,莫非是因为历史上,师尊的底线实在是太低,导致自己对他的各种骚操作比较宽容?

就在高璋胡思乱想的当口,师尊赵佶此刻却露出了一个满意的笑容。

当真不愧是朕的衣钵弟子,句句话,都让自己那么的顺心顺意。

看着他现如今那半大小子,正在那里撸狗的模样,嗯……快了,兴许用不了太久,大宋就能够变得不太一样。

不管是三省九部,又或者是科举取士制度的变化,还是那军备改革的良性深入。

倘若他能够将西夏解决,到了那个时候,朕,兴许也就可以重复西汉之初的无为而治之理念。

世间再无凡俗之事,想清修就清修,想搞艺术创作就搞艺术创作,那样,当可达逍遥之境矣……

第五百七十五章 兄妹的东京相会

“这便是东京汴梁,我怎么觉得也不比那苏州大多少……”

“不过这汴梁城外,感觉繁华程度,甚至不亚于苏州城内。”

方腊听到了身后边邵敏之言,回头瞪了一眼这小舅子,示意对方少叽歪。

这才缓缓策马,穿过那东京汴梁城外散落的庄院街市,这才进入到了东京汴梁城内。

单单是在距离东京汴梁十五里处的码头下了船,到他们进入城中,就足足花了一个多时辰。

特别是过那城门,生生就堵了小半个时辰,要知道他们来的时间还不是早晚高峰。

但也没办法,谁让这东京汴梁以及周围,就有足足百余万百姓。

而且东京汴梁城中,早就已经是寸土寸金,不少的官吏,都在那东京城内根本就买不起房,干脆租住。

而有不少不用上职的闲散官吏,有钱的那种,就直接在东京汴梁城外置办宅院。

最有钱的,自然就直接在东京城内买,穷的,那就干脆也租住在城外。

方腊打量着这繁华程度,犹在那苏杭之上的东京汴梁,亦是大受震撼。

特别是城中的主干道都十分宽阔,可容马车并行。至于城内那密集的商铺,遮云蔽日的幌子,耳边全是天南地北各种乡音的叫卖之声此起彼伏,实在是让人目不暇接。

身后边的马车里边,妻子邵氏也是探出了头来,满脸新奇地东张西望不已。

“原来这便是东京啊,当真是太繁华了……夫君,妾身听闻,这东京城什么都好,可就是这里寸土寸金。”

“咱们一家子人,此次随夫君赴任,来到这东京,也不知道能不能在城外置办下一间院子。”

听到了邵氏之言,方腊也有点心里边犯虚,自己在那青溪虽然也算得上是当地的土豪,可到了东京城,顶多也就只能算是只土鳖。

距离东京汴梁越近,听到的那些传闻就越夸张,什么官吏多如狗,达官贵人遍地走。

指不定你看到的小破屋里边能够钻出一位学士,甚至你租住的客栈里边,说不定邻居就是一位郎中。

甚至你去一家酒楼里边想要喝点,跟你来拼桌子的指不定就是一位主事。

在这样的地方,一定要谨慎,再谨慎啊。

方腊颇有些惴惴不安,毕竟自己只是一位武职,到了东京汴梁这种大地方,还是苟一点较为安全。

“娘子先别管其他的,莫要忘记了我小妹说的,咱们到了东京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赶紧去寻她。”

“等到跟小妹见了面,再寻落脚之处不迟。”

听到了这,邵氏忍不住压低了嗓音悄声问道。

“夫君,那位对妹子另眼相看的神童状元,真的是相中了小妹?”

“那位神童状元可是高太尉的爱子,又是神童状元,而且咱们在来的路上,就听闻他如今已是堂堂的三品翰林学士……”

“妹子看人还是比较准的,你想,她在青溪,什么样的男子都不加辞色。”

“唯有这位小状元公,唉,小妹见了他,就跟被勾了魂似的,我这个做兄长的,根本就劝不了。”

夫妻二人一边小声地嘀咕,一边沿着街市而行,好在没有多久,就赶到了位于城北处的高太尉府邸。

……

听闻他们是来自于青溪的方氏,那位守在门口的高府家丁赶紧满脸堆笑地朝着方腊一礼,让他们稍待。

“大哥,大哥……”兴奋的叫声,伴随着亲妹子方百花的身影出现在了方腊的跟前。

看着这位分别了数月的亲妹子,方腊不禁红了眼眶,上上下下打量着方百花,忍不住脱口而出。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