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页(1 / 1)
('
高璋乖巧地点了点头,跟娘亲招呼一声之后便快步而去。
“……夫君,咱们璋儿可真厉害,那吴尚书与陈侍郎,遇上了疑难,都得来找咱们璋儿想办法。”
“那是自然,毕竟咱们家璋儿的本事,天下皆知。”
看到夫君那一脸傲娇的表情,黄氏也不禁嫣然一笑,想了想,小声地朝着夫君相问道。
“夫君,咱们璋儿,真会去西北?”
“官家对璋儿寄望甚厚,如今这个翰林,也只不过是个过渡罢了。”
“唉……别人是担忧孩子没出息,咱们家啊,是孩子太出息了。”
“不过娘子你只管放心便是,为夫在三衙,也不是没有人脉,而且璋儿也颇善笼络人心。”
“那位姚平仲,为夫也是知晓此人之秉性,最是桀骜。”
“可是从那江南归来之后,对咱们璋儿,那可是逢人便夸啊……”
夫妻二人就在那鲸油的灯火之下,小声地窃窃私语着,时不时传来几声低笑。
而高璋的屋内,再一次迎来了那吴执中与那陈侍郎。
坐,茶,糕点,老三样一过,高璋就静待这两位愁眉不展的前辈开口。
……
“贤侄,汝父想必也已经与你言及这些日子的朝堂之动荡了吧?”
“家父的确已经说了,小侄也没有想到,居然会惹出这样的风波。”
吴执中甚是疲倦地一声长叹,端起了案几上的茶水呷了一口道。
“原本觉得困难的第一策,已然顺利的开始实施。反倒是这原本觉得更容易实施的第二策,这才起了头,就遇此重挫。”
吴执中与那陈侍郎你一言我一语的开始,就今日朝堂之争开始叽叽歪歪起来。
既是在痛斥那些朝臣不明事理,一个二个私心甚重,又是在抨击那蔡京,身为执宰,居然屁也不放一个,令场面愈加混乱尴尬。
到最后,惹得官家震怒拂袖而去,一场很严肃的讨论国家大政的朝会,只能潦草收场。
之后虽然多次的局部规模的磋商与约谈仍旧在进行,但是由于尖锐的矛盾,导致事情一直深陷于僵局。
同样,也对于官家对于朝堂的掌握力度不够充分,导致了缺了奸相,就干不成大事而表达了一定程度的嫌弃。
看着这二位嘴炮轰轰作响,高璋当然也是听得神采飞扬,反正也就图个乐,这些话,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谁都能说。
可问题是,真要牵涉到各自的核心利益,呵呵……至少大宋朝堂里边的绝大多数平日里自诩呕心泣血为朝廷的官吏,都会直接翻脸。
就像高璋自己也同样有自己的核心利益,我可以为朝廷,为师尊,乃至为了华夏付出许多。
但这并不代表要我掉脑袋,做事的办法,都是要靠脑子的。
历史上,无数的铮直之臣,已经用他们一条条鲜活的生命证明了一件事情。
改变时代,不仅仅要有勇气和决心,更要有脑子,而不是鼓一时之勇,莽就完事。
吴执中与那陈侍郎在高璋的跟前一阵疯狂吐槽之后,总算是爽了,又恢复了长辈的风仪与气度,开始喝茶润嗓。
“二位长辈,还请都舒缓一二,朝堂之上,风云变幻莫测,小侄更是看不明白,唉……”
“不知二位前来寻小侄,难道也是为了今日朝议?”
吴执中厚起脸色一笑,赶紧摆手。
“这倒不是,不过说起来,倒真是有一事……我们礼部的另外一位侍郎张叔夜。”
这位张叔夜,上次吴执中就曾经提及过,这位颇有能力和才干,做事扎实。
当年因为他的从弟张克公弹劾宰相蔡京,蔡京不但把他从弟给贬谪了,甚至还寻了个由头,连带他一块也被扔出了东京汴梁。
被贬谪到了那长安去当草场监司,嗯,直接变成了一位大宋的农业科技管理人员。
而这之后,好不容易又凭着扎实肯干的本事,再一次回到了朝堂之中。
这一次官家命百官商议重设三司使之事,又跟那蔡京的党羽连战数阵。
结果惹得蔡京大怒,如今已然寻了由头,御史们的弹劾奏折已经开始起飞。
第五百八十章 能改变旁人命运的状元公
听到了这个八卦,高璋也是不得不服,他们老张家就是牛逼。
张家几兄弟都是很有能力之人,不管是张叔夜,还是张克戬、张克公,全都算得上是一时俊杰。
不过现如今,张氏几兄弟,全被蔡京这位老司机给扫荡出朝堂。
这足以证明,蔡京这位奸相,干起对手来,对喜欢的就是赶尽杀绝。
幸好大宋对于大臣们还是比较优容,这样的党争,要是放在明朝。
呵呵……高璋觉得那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总而言之吴执中已然收到了消息,这位张叔夜怕是这一次十有八九,又要被弄出朝堂。
可问题是,张叔夜能力十分出众,做事向来很人条理,官声很好,这样的人材,若是又被扔去管理草坪啥的。
对于大宋而言,绝对是一大损失,结果嘛,那陈侍郎就想到了自己的执交好友宗泽的遭遇。
而自己正是寻到了高璋,结果,真的改变了宗泽的命运。
现如今,宗泽在那登州知州的位置上,干得相当的出色,也很有动力。
既然那宗泽能够被神童状元高璋改变命运,那张叔夜,说不定也可以。
吴执中一听,也觉得这是个办法,毕竟张叔夜的能力和本事他还是很信任的。
只是,这事能不能成,吴执中与陈侍郎都心里边没底。
毕竟现在蔡京正在大杀四方,能不能解这张叔夜之困厄,让他能够离开朝堂避祸。
去为大宋的地方造福,而不是去维护草坪又或者是去被扔到那海南岛上去恰海鲜啃荔枝。
二人也只能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决定厚起脸皮来找高璋。
看着这二位,高璋差点嘴角一歪乐出声来。
“我说二位,你们这也太看得起我了吧?”
“老朽自然不是逼迫贤侄你去与那蔡京打擂台,只是觉得,像张叔夜这等大才,即使贬谪,好歹也能够让他去地方理政,而非是蹉跎岁月。”
“老夫已经纠集了几位同道中人,准备恳请官家尽快将那张叔夜调离朝堂,远离这是非之地。”
“只是,现如今细数下来,我大宋两百四十余州中,如今唯有苏州尚未补缺。”
……
高璋这才恍然,明白这二位的用意,那可是苏州,自己经营了数载的苏州。
如今苏州显得十分的兴旺发达,而自己又被调离之后,那里现如今,业已经成为了一大坨可口的肥肉。
好在师尊赵佶很清楚,那是自己爱徒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江山,呃……反正大概就是那种意思。
自然也不乐意随便扔个不是东西的玩意去,坏了那里的大好前程。
所以,直到现如今,还未拿定主意该对谁委以重任。
重点在于,官家如此看中高璋,想要选择良臣以治苏州,必定会询问他高璋的意见。
只要他点头,这事,就能成大半。
看着跟前侃侃而言,目光迫切的礼部老搭档,高璋也不得不承认,他们还真是找对了路子。
不需要让正需要苟发育的自己站出来跟蔡京这位奸相真人PK。
而只是在师尊跟前递上一句话,就可以改变那张叔夜的命运,当真是一件惠而不费的良策。
但问题是,这位张叔夜,自己只是听说过其名,对于他的什么情况都不了解。
哪怕是吴执中和那陈侍郎把他吹得天花乱坠,高璋也不可能就直接答应下来。
“此事,容小侄好好想想,最多两日,两日之内,必定会给二位长辈一个明确的答复,如何?”
“这自然无妨,老夫也很清楚,急切之间,难以定断。”
“不过既然说好了两日之后,那么两日之后,老夫再登门造访。”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