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页(1 / 1)
('
这都还不算是什么,最令高璋看中的则是,完颜阿骨打愿意与段氏商社进行贸易。
并且希望能够在明年之前,获得至少十万石粮食,还有就是至少一万斤铁料,以及金创药等中成药,特别又以金创药需求量最大。
铁料很简单,伪装成农具售卖给完颜部落就成,至于粮食倒也不算什么。
而他们愿意与段氏商社交易马匹,并且虽然数量不大,但这也是一个好消息。
至于李邦彦,将会作为作为段氏商社与完颜部的主要合作接洽人士,将会在距离完颜部最近的宁江州担任掌柜。
看罢这些情报,高璋站起了身来,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
随着那郑居中领着使节团来到了长春州,在这里圆满地完成了贺寿的后续事务。
出使辽国的任务,也已经接近了尾声。
这些日子以来,所收集到的情报,还有亲眼所见所闻,着实让高璋等人眼界大开。
至少对于辽国上层的腐朽,有了更加全面而又深刻的认识。
同时也明白了,有耶律延禧这样的昏君在朝,又有像萧奉先这种私心甚重的权臣把握朝政大权。
遇上了如今渐成气候的女直诸部,如果一开始能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接打压掉还成。
可倘若漫不经心,处置不当,辽国的下场,必定会如历史上那般,最终亡于金国之手。
郑居中有些愁眉不展地长吁短叹,似乎遇上了一件十分为难的大难题。
直到看到高璋这位朝气蓬勃的副使快步行来,郑居中这才稍松了口气,起身相迎。
“贤侄快快过来坐下吧,老夫寻你,实在是有件事情,不得不跟你好好商议一二。”
……
高璋听得此言,步入了屋内之后这才坐下,便从郑居中口中知晓了一个震惊的消息。
出身于辽朝燕京汉人大族,官至光禄卿的马植昨日夜间特来拜会,郑居中倍感好奇,便见到了这位马光禄。
结果怎么也没有想到,他来此,乃是特地前来献策,自言有取幽燕之良策。
郑居中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位堂堂的辽国光禄卿,居然想要为大宋谋取幽燕。
昨天夜里,被这个献策给吓得不轻的郑居中敷衍了那马植,言明回头再议。
所以今日就特地遣人来寻高璋这位足智多谋的高翰林前来商议此事。
马植这个名字,落入了高璋耳中的那一刻,亦让高璋眼睛直跳。
毕竟这位在历史上也是鼎鼎大名,辽臣向大宋献策,之后入仕宋朝,多次承担起使女真部落的任务。
可是最终,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马植反倒成为了大宋谋取幽燕十六州,导致大宋连遭重挫的替罪羊。
“老夫与他约好,今夜长春州城内相见,思来想去,觉得贤侄你足智多谋,又擅洞察人心……
所以,想请贤侄你前往与之交道,不知贤侄意下如何?”
郑居中笑眯眯的一边吹捧着高璋,一边讲述了自己的主意。
作为身为郑贵妃的从兄,得以掌枢密院的郑居中,很清楚,马植这厮带来的这个消息,实在是太过震撼人心。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此事稍有不慎,必定会出大纰漏。
自己现如今年过半百,早就已经过了那锐意进取的年纪。
这一趟出使,也是迫不得已,这才硬起头皮过来。
想要让他承担责任,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郑居中第一时间就想到了高璋这位被官家十分看好的小年轻。
第六百四十三章 不知马光禄,想要得到什么?
反正他是副使,亦有决策之权,由着这小子去处置,是好是坏,又能与自己有多大干系?
面对着这位老官油子的叽叽歪歪,高璋哪里不明白这个老乌龟的心思,即便如此,高璋也是很懂得尊老爱幼地进言道。
“既然老大人对下官如此信任,那下官焉有不从命的道理。”
“只是,老大人您这里可有什么章程,回头下官也才好斟酌行事。”
“老夫着实不知那马植所言之真伪,所以,对于此事,也拿不定主意,所以,还请贤侄你见机行事。”
“到时候,老夫定然与贤侄共同进退。”
看到郑居中一副依老迈老耍死狗,立志要当咸鱼的架势。
高璋还能说啥?说个蛋啊。
……
不多时,赵押班、姚平仲,甚至还有齐齐赶来。
不过那对卧龙凤雏跟那个老骚人周邦彦,昨天就跟那萧嗣先一起入了城,至今未归。
三人径直朝着那长春州城内行去,一如往常一般,在这长春州城之内东游西荡。
由于这些日子以来,高璋这位大宋副使进进出出这长春州早就已经成为了常态。
长春州州城的守军,也早就知晓这位大宋副使,与本国的权臣兰陵郡王乃是挚友,自然不敢招惹。
就这么晃晃悠悠地进了长春州城之后,四下闲逛一番,直到天色黄昏,这才找到了那间与马植约好的酒楼,径直登楼而去。
到了二楼,就看到了一间雅间外面,站着一位年约四旬的中年男子,面色焦灼地朝着下方张望。
直到看到是高璋这位早已经被辽国权贵所熟知的副使之后,中年男子不禁一愣。
高璋快步上前,朝着此人一礼。
“敢问可是马光禄当面?”
雅间之中,高璋与马植对案而坐,而赵押班与姚平仲而坐在一旁。
时不时眼角的余光朝着这二人瞄去,打量着正在沉声低语的二人。
“高副使,本官记得,你与吾国兰陵郡王可是异姓兄弟。”
面对着马植这句意味深长的疑问,高璋轻笑了声,直视马植言道。
“马光禄莫要忘记了,我大宋与辽国,还是兄弟之邦……”
这句话,让马植暗松了一口气,他倒也光棍,径直单刀直入地问道。
“既然如此,想必高副使也该知晓了马某与郑使节所议之事?”
高璋理所当然地点了点头。
“这是自然,要不,高某今日也就不会出现在这里,来与马光禄交道。”
“只是高某担心郑枢密所言有所疏漏,还请马光禄直言相告,您到底有何良策,可助我大宋,光复幽燕十六州之地?”
“高副使想必也该知晓,马某乃是汉人,出身燕京……”
面对着高璋,马植也不再隐瞒,径直托盘而出,燕京马氏也算是大族。
而他马植也算得上燕京马氏的杰出才俊,很有才干与能力。
但是,作为汉人而言,原本在辽国政坛,就不是很有优势。
特别是现如今辽国政坛腐朽,大权完全被契丹人掌握,像他这样有志于社稷的才俊,更是被朝堂奸佞打压的重点对象。
而光禄卿,虽然也是高官,专司皇室膳食,辖太官、肴藏、良酝、掌醢四署。
也就相当于是那辽国皇家大酒店CEO,这自然让马植十分的憋屈。
特别这些年来,看多了耶律延禧的昏庸无能,还有朝堂之上奸佞满朝,群魔乱舞。
让他业已经对于辽国完全地丧失了希望,并且他还是汉人,不禁开始打起了其他的念头,与其就这么浑浑噩噩的渡过一生,还不如搞点正经事。
比如说,这幽燕十六州,原本就是中原之国汉人治下的地域。
只不过后来,为那辽人乘着中原大乱而占据。
于是,马植又重新振起了精神,开始站到了大宋的角度去考虑,怎么做,才能够让汉人主政的大宋,将这幽燕十六州纳回治下。
面对着高璋,马植直接将那辽国与女直诸部的矛盾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告诉高璋,由于近年以来,辽国吏治腐败,高层奢靡浪费。
不停地向那些臣服于辽国的部落索求贡品,凡有敢于反抗者,立刻调兵马镇压,手段之酷烈。
早就已经惹得女直诸部对辽人有刻骨铭心的恨意,现如今,辽皇荒淫失道,昏庸无能。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