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页(1 / 1)

加入书签

('

“……就你?”

心情很不好的蔡京虽然控制住了自己,没有抄起戒尺暴起痛殴这个站在反骨上的孽子,可终究控制不住嘴。

就你?两个字,再带上个问号,这是一个很标准的疑问句。

由此,构成了一个简单而又犀利的挑衅。

天生桀骜,目无余子的蔡老六听得此言,气的差点扭头去看亲爹。

最终他控制住了自己,仰天呵呵一声,翘起大拇指,一指自己胸口。

“蔡氏诸子之中,唯我科举入仕。唯我一路靠的是实打实的功劳,短短数载已然五品,此番入主陕西,说不定待我还朝之日,就当披紫……”

“……”这话让蔡京脸色一黑,这个孽畜,明明靠的是老夫厚颜恳求,这才勉强得了一个同进士出身。

结果,居然成了他自己努力的功劳,不过这个孽子倒真说对了一回,除了他之外的其余诸子,皆是恩荫入仕皆没有参加过科举。

听到这个孽子还在叽叽歪歪,蔡京心中一恶,冷声喝道。“出去。”

对于亲爹这样的态度,早就习惯为常的蔡老六呵呵一声。

“也罢,孩儿告辞,爹你好好保养身子,一定要等到孩儿挟功而还。”

蔡京正要开口,突然觉得这话怎么都不对劲,目光陡然变得森然起来。

“……你此言何意?”

“爹,咱们蔡氏除了孩儿,又还能有谁,能承你衣钵?”

“孽!畜!!”

“正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爹你垂垂老矣,儿正值青,罢罢罢,孩儿就知道忠言逆耳,告辞……”

“给老夫站住,老夫今日不扒了你的皮!”

“老爷,不至于,不至于此……”

“六郎还是个孩子,还请老爷息怒……”

“这个孽畜,反骨都已经顶出天灵盖的畜生,老夫怎么就生了这么个东西!”

凭借着敏捷的身手,终于脱出生天的蔡老六听到了身后院内传来的咆哮声,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

这两年行事明显已经有点糊涂了的亲爹这分明就是见我这个蔡氏麒麟子年纪轻轻,已有位极人臣之姿。

偏偏自己又日渐老迈体衰,故而心生妒意。不然,为何连自己说真话他都会如此愤怒。唉……

算了算了,不必太过理会,还是好好的跟随那位心狠手辣,但是好歹愿意分润功劳给自己的师兄往那陕西路走上一遭。

到时候,说不定真能如师兄所言,自己挟不世之功而还,到时候,亲爹就算是已经昏庸糊涂到不能理事。

自己也可以担起蔡氏的重担,接下亲爹的担子……

十日之后,东京汴梁在一场大朝会上,官家授命那郑居中为陕西路经略安抚使,命他统帅禁军五万前往陕西路。

而这个时候,早就已经轻车简从的高璋,已然在刘法所统帅的两千铁骑的簇拥之下,已经赶到了怀德军治所:平夏城。

……

此刻,在平夏城外,已然聚集了几位西北边军重将,此刻,大家都在小声地窃窃私语,而这些披挂盔甲的将领之中。

却有两位穿着棉袍,如寻常富家翁打扮的健硕的男子,亦在小声地嘀咕着什么,不时频频地朝着南方张望不已。

而大家议论的焦点,自然也就是即将要抵达平夏城的那位陕西路经略安抚副使高璋。

对于这位少年成名的神童状元,西北边军诸将亦是闻名久已,未曾得见。

不过,自家那在朝中入仕任职的子侄们,倒是频频在家书之中言及这位文武兼备的高衙内。

因为这位状元公入仕之后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承担起了大宋军备改之事务。

着力改造大宋那种积弊丛生的军事装备生产模式,使得大宋的武器装备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就像现如今被西北边军所钟爱的扁担弓,又被广大西军将士们爱称为状元弓。

因为此物乃是状元公高璋怜悯大宋将士手中的武器质量低劣,不能杀敌甚至伤敌,而专门发明出来的宝贝。

经过了这数年来的使用,状元弓已然成为了大宋西北边军最爱的个人远程武器。

不但保养维护十分简单,重要的是其杀伤力十分的优秀,便是西夏的瘊子甲,在三十步内,亦无法挡住这状元弓的劲射。

第六百七十六章 粉粉嫩嫩的状元公来了

状元弓、新式手刀、锻压铁笠盔,还有这两年来,输送到边军所使用的许多装备。

都足以让大宋的西北边军将士们对于这位状元公的印象极佳。

而之前,江南发生朱氏之乱,天下震动,朝廷立刻召西军精锐南下平叛。

当时那些踊跃的西军将士们都还没赶路赶到东京汴梁,就已经收到了东京汴梁传来的圣谕。

江南朱氏之乱已经被神童状元高璋平定,朱氏父子皆尽授首。

要知道,当时奉命南下的可是姚古、折可存、折彦质这几位西军名将。

当时收到了朝廷传来的圣谕,一干西军名将都还以为是江南官吏为了粉饰太平而谎报军情。

可是之后陆陆续续传来的各种消息,终于让他们明白,并没有人吹牛。

而是那位神童状元,真的就凭着当地那些杂兵,还有刘法所统帅的那三千禁军骑兵,运筹帷幄,轻描淡写。

短短不过月余,就将一场会被大宋财赋重地江南造成重创的动乱,消弭于无形之中。

可以说,高璋在江南平定朱氏之乱的操作,至今犹令这些心高气傲的西军名将也不得不服气。

这位年纪轻轻的神童状元,说不定真是文武兼备的传奇。

而就在前几日,一干西军名将就已经收到了消息,让他们前往这怀德军治所平夏城等候上官以及传达圣谕的天使。

就连之前因为得罪童贯与那蔡京,不是被贬谪,就是直接被弃用的西军将领,也都收到了消息,怀着忐忑的心情赶到了这。

就像原州通判、提举秦凤常平的西军名将种师道,他因为议论役法忤了蔡京旨意,改任庄宅使、知德顺军。

随即蔡京指使爪牙诬他“诋毁先烈”,将他罢官并列入“元祐党籍”。

一直被弃用至今,除了种师道外,就是那被弃用了三载的姚。

“听闻你那个侄儿时常来信,对那位高枢密,似乎十分认可。”

而此刻种师道琚在小声的跟那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姚雄小声地嘀咕。

听得此言,姚雄忍不住瞄了一眼站在不远处,正在跟苗履吹牛打屁的二弟姚古,小声地吐了句槽。

“那小子,简直把那位状元公吹到天上去了,就好像这天地下,没有那位状元公做不成的事情一般。”

“就连姚某还有老哥你能够得以复官,那小子非说是那位状元公向官家力陈的功劳,呵呵……”

听得姚雄此言,足智多谋的种师道不禁眉头微皱,扭头看了一眼北边,若有所思地抚着长须压低了嗓音道。

“莫不是朝廷那边,觉得西北边陲承平已久,准备来上一场大的……”

听了种师道此言,姚雄亦是心中一凛。

“某也估摸着该当如此,不然,那位状元公再怎么受宠,难道官家还能为了他,而惹恼自己的宰相?”

说到了这,姚雄一扭头,朝着旁边不远伸手招呼了一声道。叫来了那边的折彦质,向他打听关于那位状元公的消息。

毕竟折氏与那杨氏关系极佳,而现如今朝廷的参谋院副使杨宗闵与其子杨震皆来,所以向他打听自然没错。

折彦质却只能双手那么一摊,满脸甚是无奈的正要说话。

此刻就听到了有人喝呼出声,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抬头朝南望去。

此刻,就看到了一支规模庞大的队伍,正径直朝着平夏城而来。

那一身鲜红的战袄,正是大宋军方的制式装备。

“这里怕是至少有过万铁骑吧?”种师道两眼一眯,忍不住羡慕地小声感慨道。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