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页(1 / 1)
('
毕竟来都已经来到了兴庆府隔壁,这个时候,不论是一干将军,还是普通一卒。
都很期待能够早日夺取那西夏王都,毁掉这个胆敢对大宋吡牙一百多年的小垃圾。
对于以前的大宋而言,西夏绝对是一条又臭又讨嫌又还有点危险的独狼。
可现在,对于这些没有伤筋动骨,就已经轻而易举地进驻到了怀州的大宋虎贲。
西夏王都,就是一个最为肥美的猎物与羔羊,不赶紧吃进肚子里,实在是馋人得紧。
“梁中官……”高璋一扭头,目光落在了身后边的监军梁师成身上。
“状元公唤咱家有何吩咐?”
“今日辛苦你,随本官与王功曹他们一起去为今日夺将的有功将士记功。”
“状元公,您乃主帅,记功这等小事,您何必亲往之,咱家随王功曹去便是了。”
梁师成虽然有些不乐意,但还是很恭顺地劝道。
一干将领也都随声附和,认为高璋这位年纪轻轻的主帅军务操劳,此事就不必亲往。
高璋摇了摇头,朝着跟前这些大宋将军们道。
“明日,我们就将前往兴庆府,今日记功,为的是要让将士们明白,他们的一举一动,每一笔功劳。
不论是王功曹还监军,甚至是本官,都会谨慎查验,不使有功者得不到赏赐,不使冒功者得以……”
最好提振士气的是什么,那就是以身作则,大宋虎贲之所以能够千里冒着风雪严寒进袭兴庆府。
正是得益于高璋的以身作则,让将士们感受到了高璋的个人魅力,令士气一直维持。
而今,兴庆府就在眼前,高璋自然要继续跟将士们联络与交流感情。
并且要让将士们明白,他们的功劳,本官都亲自盯着,你们的军功,无人敢贪没。
唯有令那些将士们亲眼看到,才能够让将士用命效死。
看到年纪俊逸的高帅,亲自在场陪同功曹等人记功,一干将士,甚是欢天喜地。
甚至有些对于自己所积累的军功,到底能够得到多少田地而发愁。
高璋干脆亲自替他计算,让他明白,每一项功劳所能够获取的授田是多少。
并且告诉所有将士,等到打下兴庆府,此等灭国之功,所有参与此番讨伐夏国的诸将士,皆可记集体大功一次,每人可授田三十亩。
当然,这还不包括将士们杀敌斩将夺旗之功……
听着高璋在那人潮涌动的记功处大声地宣讲,时不时,就会引来那些将士们的欢呼声。
虽然高璋在这里也就只呆了不到一个时辰,可是高璋的露面,还有那些将士的口耳相传。
足令数万将士精神抖擞,磨刀霍霍,恨不得今天就抄刀子窜往兴庆府杀个痛快,方好建功立业。
……
风雪在当天夜里,终于渐渐地停歇,到得后半夜时,居然还能够看到天上的星晨。
第二天,虽然不是晴天,但是没有了风雪的阻挠,在那怀州城内休整了半个白天,一个夜晚。
已然养得神完气足的大宋虎贲,留下了五千人马在此镇守。
仍旧是步卒为中军,两万铁骑游弋在两翼,向着那六十里外的兴庆府行去。
清晨时分开始在这辽阔的雪原上向着正西方奋力前行。
虽然需要在雪后那足有尺许深的大雪上艰难跋涉,可是这又哪里能够难得倒那些一心建功立业的大宋虎贲,仅仅一个早上,就走了三十五里。
休息了一个时辰之后,再次启程,又走了将近十多里地的光景。
前方的侦骑传来了消息,已然能够看到了兴庆府的城市轮廓。
高璋,这才把目光落在了那位被缚住双手,坐在一匹弩马马背上的景逊。
第七百零五章 发兵兴庆府(中)
大雪之后,天虽然还没有完全放晴,但这并不影响兴庆府大开城门。
让那些生活在兴庆府外围的百姓还有商贩进出兴庆府。
城中的值守将士,懒洋洋地打量着那些进城的穷鬼,在这样的日子里,只有穷困潦倒之人,才会出门采购生活物资或者是想要进城做点活计以糊口。
嵬名胜若有所觉地抬眼朝着东边望去,就看到了东边的地平线,仿佛多了一些不属于这北国雪原的事物。
凝神详端了许久,嵬名胜的表情变得疑惑起来,这样的季节,不可能有大规模的牛羊迁徙才对。
可倘若不是牛羊,难道还是军队不成?
心中生疑的嵬名胜当即命身边的弟兄立刻打马驰前去看个究竟。
而他,仍旧站在城头之上,继续观望。
景询骑着一匹劣马,努力地让身下的劣马驰行得再快一点,此刻的他距离前方的兴庆府已经不足两里。
而在他身后,距离他也就两三里地的位置,宋国的骑兵已经不再是长蛇一般的阵型。
已经开始形成了散兵线一般,朝着那兴庆府的方向围拢过去。
就在这个时候,前行驰来了十数骑大夏骑兵。
景询当即兴奋地挥舞着手臂一边催促着身下的座骑跑得再快一些。
朝着那越来越近的大夏骑兵奋力高呼不已。
“快快救我,我乃怀州知州景询,怀州已经被宋军占领了……”
“怀州知州……宋军把怀州给占了?”
虽然赶过来的大夏骑兵很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
可当他们看清楚那些如海潮一般向着兴庆府奔涌而来的血红色战袄,还有那一杆杆迎风而舞的宋国战旗。
瞬间让他们的脸上失去了血色,甚至脑子都处于缺氧状态。
好在,作为战士的本能,让他们毫不犹豫地拔转马头,拉扯上景逊,朝着西夏王都兴庆府狂奔。
侦骑头目甚至还抄起了腰间的号角,大力地鼓吹起来……
……
李乾顺觉得自己这辈子自打亲娘过世之后,整个世界都变得那么的与众不同。
脑袋上没有了那种沉重的压力,而自己也终于可以开始利用自己的头脑和能力来行使身为大夏天子的权利。
只是令李乾顺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连续想要干成的几件大事情,都踏马的遇上了大问题。
首先就是近几年来,宋国对大夏用兵甚急,使得大夏失陷了不少的城池。
这让他甚是蛋疼,不得不求助于那位毒杀自己亲娘的辽国国主。
让他出面帮助摆平宋国,让宋国归还占领的土地,还有被俘的将士。
结果一开始辽国答应得好好的,可结果,等使节到了宋朝之后,直接就被大夏翻脸不认人。
甚至还对自己派去追问的使节也给撵了回来。
而大夏也因为与宋国的交战,导致了国家许多物资匮乏。
幸好,宋国的奸商,为了赚钱,连许多宋国都不与大夏贸易的商品也敢偷运入大夏。
借着与宋国商贾的棉花生意,倒也让大夏也赚取了颇丰的财富。
而且,这两年来,宋国境内出现了叛乱,使得宋国没有兴兵北来,这让李乾顺终于有了喘息之机埋头搞发展。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今年冬天,一场百年难遇的暴风雪,令大夏几个军司都出现了严重灾情。
而后宋国边军趁火打劫,开始在边境搞事情,甚至还进犯西寿保泰军司。
自己不得不在为了救灾焦头烂额之际,还得调兵遣将南下支援。
现如今,却收到了援军主帅李良辅传回来的噩耗,那就是西寿保泰军司已然落入宋国之手。
所以,现在需要朝廷这边尽快运送攻城武器过去。
而此刻,一干文武,也都在为了运送攻城武器此事颇为头大。
就在为了这件事情在朝廷深入讨论之际,隐隐传来的号角声,让殿内的交谈声渐渐地停顿了下来。
那些急促的号角声,让那些大夏武将的脸色都变得惊疑不定,频频朝着殿外看去。
就有一名侍卫一脸气急败坏地冲进了殿中。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