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页(1 / 1)
('
杨广的亲笔信。
信是写给杨暕的,嘱咐他找到门下省的给事黄门侍郎杨达,帮忙给一个人开脱。
帮谁?宇文三狗中的二狗子,宇文智及。
这小子犯了什么事,信中没有言明,但肯定不是小事,要不然也不会走三复奏这个程序。
三复奏第一步是大理寺,这是赵绰的地盘,油盐不进,第二步内史省是裴矩的地盘,跟老爹毛关系没有。
而三复奏最后一步的门下省就更狠了,
门下省的最高长官是那帮纳言,而纳言都是兼任,比如尚书左仆射高颎兼纳言、尚书右仆射杨素兼纳言、邳国公苏威兼纳言、卫王杨爽等等……
既然是兼任,肯定不干实事了,干实事的叫做给事黄门侍郎,有四个人。
而信中提到的这位杨达,不算有名,但是提到他的外孙女,大家一定会“噢……”的一声。
杨达出身大隋宗室,是广平王杨雄的亲弟弟,武则天的亲姥爷。
将信重新封好,打发走江都来的家仆后,杨铭陷入沉思。
宇文三狗是在自己必杀名单上的,眼下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可是老爹如今还没有登基,这个时候弄死二狗子,怕是会引发蝴蝶效应。
毕竟老爹登基所倚仗的第一人是杨素,接下来就是宇文述了。
杨铭打心眼里,是不想为二狗子开脱的,抛除此人日后弑君的罪行,单是从陈淑仪那里听到的,他就恨不得二狗子立即去死。
罢了罢了……就让二狗再多活几天。
派人将杨暕叫回,杨铭将信递给对方:“二哥如果不知道杨府的位置,我让徐景带你去。”
“不用!”
杨暕大手一挥:
“三弟替我跑一趟吧,我和裴小姐约好了一起入山游玩,她还在外面等着我呢,不说了,就这样。”
杨暕撂下这句话之后,心急火燎的离开了。
你这是挂电话呢?杨铭一脸无奈的看向身边的徐景:“长姐还没回来?”
徐景摇了摇头。
杨婵前几天被兰陵萧家的人给请走了,那边有她几个要好的闺友,似乎是想请她给把把关。
自己的事还没个谱呢,倒是热心肠的一直为别人着想。
没办法,看样子自己只能亲自跑一趟了。
这次离开,杨铭本来不想带上楼嬷嬷,但奈何自己的话在对方眼里跟放个屁差不多,索性就不要开口了。
办这种见不得光的事,身边还跟着独孤皇后的心腹,这叫怎么个事啊?
好在杨铭知道,杨坚和独孤伽罗对这种事情向来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宇文智及又不像刘居士那样,敢跑到未央宫大言不惭。
何况宇文述眼下还兼着左武候大将军一职。
他的大将军是靠军功赚来的,刘昶的大将军是靠和杨坚关系好混来的。
总之,关陇贵族只要不是谋反,凡事都好商量。
离开春游驻地,用了一天时间返回大兴。
刚好是傍晚,杨达应该也下班了。
徐景拿了拜帖递给杨府管家,不一会,刚刚换上便服的杨达便出来迎接。
杨铭是郡王,按照大隋礼仪,出身宗室的杨达也是需要行礼的,但这并不能说明人家心里会把你当回事。
但是既然老爹让自己来找对方,说明两人的关系还是不错的。
被领入府中之后,杨铭让徐景他们在门外等候,自己则在会客室向杨达阐明此番来意。
“原来如此,”
已经年近五十的杨达,听完之后捋须笑道:
“宇文智及的案卷,下官还未见到,不过请殿下放心,卷宗一到门下省,下官必定按住不发,拖上几个月,这件事就不会再有人问了。”
嗯……很符合大隋国情……地道的人情社会……既得利益集团的潜在规则。
“那就有劳杨大人了,”杨铭也不拖沓,起身就走。
干这种事情,他不是很喜欢,如果真的是为蒙冤之人洗刷冤屈,他到乐意帮忙,至于二狗子,我呸!
当天晚上,杨铭在晋王府住下,本想着赶了一天路早点睡吧。
谁知道李靖竟然找上门来了。
做为长安县功漕,李靖消息灵通,自然知道杨铭傍晚返回了大兴,于是骑了一匹快马就过来了。
“右仆射大人的意思,是让我外放地方,到马邑做个郡丞,我已点头,正想着如何去南山与殿下道别,没想到你却回来了。”
书房内,只有杨铭和李靖,一个十二岁的小子,一个二十七八的小伙儿,似乎本不该有如此正经的谈话。
杨铭皱眉道:“吏部已经定下了?”
“这倒没有,只是右仆射大人口头跟我说起过,”李靖呷了口茶水道:“不过我已经答应,应该也就这几天的事了。”
马邑郡(山西朔州)处在边境,基本与突厥接壤,不是什么好地方。
杨铭倒是认同李靖的选择,虽然从长安县调到边境,如同从西安未央区调到了山西朔州市,绝对属于是下调了。
但是李靖继续留在大兴,也是不好往上升的,大兴的官那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多少子弟排队等着呢。
而李靖的父亲已经去世,两个舅舅虽然厉害,终究是属于军方,能在军中给他谋个实差,行政上他们就说不上话了。
“你是杨素的门生,地方官员是由吏部任命,高颎那关好过吗?”杨铭问道。
李靖摇头:“还不知道,不过吏部尚书牛弘牛大人,倒是对我印象不错。”
杨铭微微点头,他知道杨素和高颎是死对头,而他们两人的管辖各有不同。
尚书左仆射高颎,管着礼部、兵部和吏部。
尚书右仆射杨素,管着工部、民部和刑部。
按大隋律,州刺史以上,由杨坚直接任命。
郡太守、郡丞、郡尉由吏部直接任命,
而主簿、功曹等佐官,均由郡太守自行任命。
高颎不点头,李靖哪也去不了。
既然外放,还不如去自己的地盘,杨铭是不会轻易放走李靖的,
“靖兄可否考虑,去我的河东郡呢?”
李靖楞道:“河东郡已有郡丞,我如何去得?”
“这是小事,”杨铭笑道:“我立即修书送往吏部,请将河东郡丞调任它地,这不就给你空出来了吗?”
李靖笑道:“殿下既有此意,靖岂有不从?”
“就这么说定了,”杨铭大喜:“靖兄等我消息。”
第24章 五个皇后
在大隋,一郡的最高长官叫太守,相当于地级市市高官,
二把手郡丞,相当于市长,
三把手郡尉,相当于公安局长加法院院长加检察院院长。
河东郡是藩郡,也就是有封王,那么太守就不是老大了,老大是郡王。
杨铭不想要现在这个郡丞,那么吏部那边只能给他换。
而李靖有杨素举荐,又有吏部尚书牛弘帮着说话,高颎看在已故大将军韩擒虎的面子上也没反对,所以很顺利的便调任河东郡丞。
至于河东郡太守,杨铭可动不了,因为太守窦庆,是杨坚的亲外甥,同时也是李渊媳妇的堂哥。
帮二狗子开脱,杨铭心情大坏,
将李靖调至河东,杨铭心情大好。
再次返回南山的时候,他却懵逼了……
因为杨暕丢了,
同时走失的还有裴淑英……
“别哭了阿姐,二哥会没事的,这么多人入山搜寻,早晚会找到的。”
杨铭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安慰杨婵,反正怎么安慰对方都听不进去,除了哭就是哭。
此刻距离他和杨暕最后一次见面,已经四天了。
再过几天如果还是找不到人,就要出大问题了。
不应该啊,杨暕身边带着几十个亲随,又没有带干粮饮水,按理说不会跑的太远,怎么连着四天都找不到人?
这时,徐景从帐外进来,脸色凝重道:
“主子,都问清楚了,跟着三爷的侍从有三十二人,裴小姐那边十七人,除了昏迷中的徐明被发现之外,其他全都没了音讯,最后看到他们的,是藏身在山中警戒的兵士。”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