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页(1 / 1)
('
这三个人,杨勇但凡肯听其中一人的话,都不至于落到如今地步,怪就怪在,他竟然一个都没听。
还有一个重大消息,是杨约故意放出来的,听说现在在大兴传的极广。
云昭训的爹,云定兴,不过是一个出身寒门的手艺商人,擅长打造兵器甲胄,是个好铁匠。
就因为女儿生的倾国倾城,被杨勇看上,私会的时候怀上了长宁王杨俨,因此被带入东宫,成为昭训,就因为出身实在是太差,所以云昭训只能是一个昭训。
借着女儿的关系,云定兴出入东宫,就特么跟去自己家一样,谁让女儿争气呢,给杨勇生了三个儿子。
现如今,大兴都在风传,说是太子妃之死,是云定兴搞的鬼,为了扶植女儿上位,他从宫外带进来一种慢性毒药,买通东宫的奴婢放进了元妃的饮食之中,这才导致太子妃得了肾元衰竭之症。
不得不说,杨约选择造谣的时机真的不错,因为太子杨勇这段时间以来,每天都带着云昭训到永安宫去请安,妄想着能够挽回独孤伽罗对云昭训的态度。
事实上,云昭训这个女人,本性是不错的,又温柔体贴,还信佛,完全符合独孤伽罗对于正妻的期待,但她倒霉就倒霉在,她是个妾。
她就是给杨勇生三十个儿子,也改变不了她是个妾的事实。
本来元妃之死,就一直有谣言在乱传,这下好了,杨约又瞅准时机添了把柴禾。
谣言一旦传的广的了,而其内容听起来如果还挺像模像样,就会很容易成为真相,
真相和谣言,有时候只是一线之隔。
于是云定兴也下狱了,独孤伽罗查都没查,直接便将人抓进了大狱,与贺若弼成为了狱友。
对于云定兴这个人,杨铭还是比较了解的。
这老小子不会这么容易就死,
或许是因为商人出身,造就了云定兴忍辱负重、擅会审时度势、不择手段的个性,以至于历史上的云定兴,在云昭训被废之后,直接改换门头,巴结上了宇文述。
因为得不到杨广器重,云定兴甚至建议杨广杀掉云昭训的三个儿子,也就是他的外孙,而杨广当时顺水推舟,采纳了他的建议,也确实这么做了。
这样一来,云定兴得到了杨广的信任,被封为左屯卫大将军。
拿自己外孙的命换取前途,不得不说,也是一个狠人了。
不过还没完呢,历史上杨广在江都被杀之后,这小子又一次改换门头,投在了王世充门下,逼迫越王杨侗禅位给王世充。
杨侗是杨昭的次子,当然,现在还没生出来。
王世充完蛋之后,他又投靠了李世民,进入唐朝之后,被封为归德郡公,授右武卫大将军,最后寿终正寝。
这是一个小人物的发家史,你可以认为他一生的所作所为卑鄙无耻,令人唾弃鄙夷,但人家活到了最后,而且活的非常荣光,门荫子孙。
不过可惜,这一世,杨铭不会让他活那么久。
他会挑选一个最好的时机,送云定兴上路。
东宫易储,杨铭是插不上手的,就算他是穿越过来的又能如何?
所以他这段日子,只有等,等到太子被废,杨广被封为皇太子之后,那个时候他就是东宫嫡出,杨昭、杨暕之下的第三顺位继承人。
身份地位将会提升一大截。
所以接下来的几个月,会是最关键的。
这天,杨铭来找杨昭,关上门之后,杨铭小声道:
“大哥这几天找个机会在阿爷面前提一提,劝阿爷最好在朝堂上帮着贺若弼说几句话。”
杨昭奇怪道:“为什么要替贺若弼说话?此人如今已是众矢之的,祖父才刚将他下狱,眼下气还没消呢,阿爷去求情,时机也不合适啊?”
你还是看的浅啊,越是这种时候,才越需要贺若弼这种敢跟所有人对着干的猛人,
杨铭道:“贺若弼并没有定罪,祖父罚的这么轻,早晚都会放他出来,与其如此,还不如让他欠阿爷一个人情。”
杨昭素知自家老三智谋过人,看事情也比他看的通透,既然他这么说一定有其道理。
想想也是,祖父所列那三个大不是,听起来真是不痛不痒的,似乎并没有真的怪罪贺若弼。
于是他点了点头:“我试试看,至于阿爷肯不肯,就不知道了。”
杨铭笑道:“阿爷一定乐意。”
第103章 庶子杨煜
当天晚上,杨昭故意留在母妃那里很久,就是想等到阿爷杨广回来。
萧妃也奇怪,自己这俩儿子等闲不愿意往她这跑,今天这是怎么了?竟然呆着不走了?
而且她能看得出长子是有心事,搭话的时候有一句没一句的,明显心不在焉。
不过她也不点破,难得昭儿肯在自己这里呆这么久,就算坐着不说话,她也是愿意的。
幼女杨齐,正被乳母抱在一旁喂奶,喂着喂着便睡着了,小家伙很安静,眉眼与三子杨铭很像。
其实萧妃的母乳本来是很好的,长子杨昭,次子杨暕,长女杨婵,都是吃她的母乳长大。
但自从三子杨铭满月后不久便被带到了大兴,突然的断乳,导致她生下次女杨奇之后,竟没了母乳。
杨广回来的时候一身酒气,但并没有醉,依然龙骧虎步,目光如炬。
这段时间,是他事业的上升期,基本每天都是一大早出门,很晚才会回来,有时候甚至是不回来。
见到长子这么晚竟然还在,杨广也有些诧异:
“昭儿有事?”
杨昭点了点头:“确实有事想与阿爷讲讲。”
杨广就算再忙,对待自己长子却是分外的有耐心,他未来兴许不是一个好皇帝,但他绝对是一个好父亲。
于是杨广接过萧妃递来的醒酒汤,干脆在杨昭身前席地而坐,笑道:
“说来听听,我看吾儿有何事不解。”
杨昭徐徐道:“下晌时分,铭弟找我,想让我与阿爷说一件事,但不准提是他说的,但我觉得这样不好,因为铭弟总是在替家人着想,却又不想让家人知道,我觉得他这样的做,很大程度是因为幼时便离开了阿爷阿娘,以至于他在你们面前时,似乎有些胆小。”
他这么一说,萧妃立时也来了兴致,走过来坐在一旁道:
“我也时常有这种感觉,铭儿离开我太久,如今虽然在我膝下,但比起你和暕儿,终究与我疏远了许多。”
杨广顿时不满道:“我不是常嘱咐你,要与铭儿多多亲近吗?怎地还是生分?”
萧妃也埋怨道:“你好意思说我?你有几次与铭儿私下交心的?他可是你的亲儿子。”
杨广愣了愣,点了点头:
“也是委屈这孩子了,不过我倒也欣慰,铭儿被他祖父祖父抚养长大,心智远胜常人,这一点昭儿尚且不如,更何况东宫那帮狗崽子,两相比较,父皇母后自然晓得谁家的孩子才是好孩子,铭儿聪慧机敏,又识大体,将来……咳咳……将来不失为昭儿一大助力。”
接着,杨广好奇道:“铭儿到底想让你跟我说什么?”
于是杨昭将杨铭吩咐他的话,当着父母的面讲了出来。
杨广听完,顿时愣住了……
只见他突然起身,在屋内来回踱步,许久后,杨广猛然站定:
“贺若弼此人,自视甚高,向来不将诸臣放在眼中,此番下狱,父皇确有敲打之意,以打消他觊觎左仆射的念头,若我捞他,他必感激于我。”
杨广在朝堂的绝对拥趸,是以杨素为首的晋王党,真正能打的其实没几个,大多都属中立态势。
如果能将贺若弼这种人拉拢过来,正好能与苏威、牛弘抗衡,减轻杨素压力。
此招绝妙也。
虽然贺若弼反复无常,但用得一时算一时,将来不听话了,再找个由头把他打下去。
杨昭压根就不清楚贺若弼眼下对杨广的重要性,不过他看到自己阿爷此刻神情激动,心知老三的主意又说到阿爷心坎上了。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