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页(1 / 1)

加入书签

('

其实杨铭心里知道答案。

裴矩道:“大兴是高颎,仁寿宫为杨素,今下新都,营作大监大约应是杨素。”

这时候,裴淑英重新将热好的饭菜端了上来,坐在一旁看向杨铭:

“我看着你吃。”

“商议正事,妇人规避,”裴矩不满道。

裴淑英直接给了他个白眼。

“无妨无妨,”杨铭笑着摆了摆手,拿起筷子,边吃边说道:“高颎持重,杨素奢靡,他若总领新都营造,恐滥用民力。”

裴矩好奇道:“难道殿下有意?又或是有合适人选?”

一猜就透。

杨铭点头笑道:“我愿前往,总领其事,就怕父皇不允。”

“确实不妥当,”裴矩直接道:“杨素是有经验的,本就钻研土木营造,极通工事,他所督建的仁寿宫不但二圣喜欢,当今陛下也很喜欢,除他之外,当不会有第二人选。”

说白了,杨铭是个门外汉,人家杨素虽然专业不是土木工程,但是人家有工作经验。

这种工作经验,是非常稀缺的,拢共也就高颎杨素两人才有。

杨铭故作叹息一声:“我观陛下心急,东都营造期限恐会大大缩减,工期一减,用工便多,恐增多余损耗。”

今晚见裴矩,杨铭实际上是想探探口风,毕竟今天在朝会上,很明显就能看出来,老爹在私底下,早就和裴矩商量过了。

杨约在家养伤已经将近一个月,还是没有上朝,实际上,他腿脚早就恢复了,但是他一直记着还欠人家杨丽华一顿毒打。

所以眼下不敢出门,能拖一天,身子便更硬朗一天。

杨约不在,内史省的政务没人主持,杨广又得倚仗裴矩,所以很多秘事,裴矩都有参与的份。

裴矩当然也猜到杨铭的用意所在,自己女婿又不是外人,于是小声道:

“陛下已经和宇文恺商量过,工期将从四年,缩短为一年,而且不是重修洛阳,是于现洛阳以西选址,重建一座洛阳城。”

“什么?”杨铭惊讶道:“一年时间,修一座新城?宇文恺敢答应?”

一旁的裴淑英,也是惊讶的合不拢嘴。

裴矩苦笑道:“他当然不敢,但是山东叛乱未消,陛下较为迫切,再者,当年的大兴也是十个月便建成的,一年工期,不算少,宇文恺不敢接也得接。”

杨铭头都大了,这么说,洛阳十四个月完工,实际上还是超出工期了?

大兴和洛阳,工期是大致相当,但区别大发了。

当年营建大兴,是高颎主持,无论是民力物力耗费,都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虽然也死了好几万人,但杨坚一向节俭,很多工程都是后期逐步完成的,直到现在,大兴城有些地方,还在修。

但是东都洛阳,历史上是杨素督造,工程浩大,穷极民力,尤其是洛阳将来的皇城紫薇城,木头都是从江西运来的,单单运送木料,就耗费民力数十万。

他修仁寿宫,就死了十多万人。

主持的人不同,造成的结果也就不一样。

杨坚节俭,杨广奢靡,又不一样。

其实洛阳完全可以参造大兴那样,先修一个大致轮毂,完善城郭,然后逐年累月修缮,一步一步的来。

杨铭沉思半晌,说道:“我想自荐主持营建东都,岳丈还需助我。”

裴矩略微沉吟一番后,点了点头:“我自当尽力,但陛下恐已内定杨素,难度颇大。”

杨铭皱眉道:“若我可以让杨素想办法推掉呢?”

裴矩一愣:“若如此,事可成,”

杨铭来不及多说,送走裴矩之后,便换了一身便服,只带了二十名随从,从王府后门离开,悄悄前往越公府。

杨素家的后门,他已经知道在哪了,熟门熟路。

大隋没有锦衣卫,所以不要太过担心暴露行踪,没有人时刻盯着你。

书房内,随意披了件衣服的杨素与杨铭会面,皱眉道:

“殿下有大事?”

杨铭点了点头:“营建东都,越公乃领事的不二人选,但本王希望,您能将其推掉。”

“陛下恐属意于我,怎么推?”杨素皱眉道:“难道殿下心中另有合适人选?”

杨铭摇了摇头:“没有比越公更合适的,但是这一次,本王想自荐。”

“你去?”杨素愣住了:“有何缘故?”

原因?是怕你害死太多的人……你这个人向来不把人命当回事。

杨铭道:“我想捞点,越公信吗?”

杨素忍不住笑道:“看样子殿下不方便告诉老夫?”

杨铭微笑点头:“正如越公不认识高揽德一样。”

“哈哈……”杨素捋须笑道:“殿下既肯明说,至于缘由,老夫便不追问了,只是想要推掉如此大事,没有合适理由,只怕过不了陛下那关。”

关于这一点,杨铭也犯难,让杨素装病?显然不现实,宫里的御医也不是吃素的。

找个办法罢了杨素的官?那更不合适,人家杨素肯定不乐意牺牲这么大。

那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这时候,杨素突然起身,取来纸笔,写下了四个字,

“这是老夫四柱八字中的年柱和月柱,殿下可以从这方面想想办法。”

四柱八字,就是生辰八字,分别对应出生的年柱、月柱、日柱、时柱。

杨素肯定不敢把八字都告诉杨铭,他还怕泄露出去,被人以巫术相咒。

杨铭瞬间就明白了对方的意思,大喜点头道:

“章仇太翼、张胄玄、赵昭,谁合适?”

这三人中,章仇太翼得宠于杨坚夫妇及杨勇,张胄玄是秘书省的太史令,主修历法,副业阴阳卦术,赵昭则是颇得杨广信任。

杨素笑道:“逢遇大事,可问章仇。”

“明白了,多谢越公指点,”杨铭告辞离开。

他心里清楚,能够说通杨素,主要还是有杨茵绛这层关系在,人家才没把他当外人,而且杨素一把年纪,也懒得奔波在外搞工程。

这个人情可不小,将来是要还的。

第207章 四柱八字

杨铭小时候在永安宫,见过几次章仇太翼,此人早先是杨坚夫妇御用的学者,后来被推荐给了杨勇。

杨勇被废的时候,他一点事没有,又回到了杨坚身边。

这个人博览群书,学识渊博,既信佛,又信道,尤善占侯卦算之术。

曾经不自量力跟裴矩斗学问,被啪啪打脸,于是改换专业,转攻卜算卦象。

杨坚驾崩之前,打算住进仁寿宫,遭到章仇太翼的阻拦,说什么我观星象,至尊这次不能去,去了恐怕就回不来了。

杨坚大怒,直接将他扔进大狱,说什么你等着,我从仁寿宫平安回来,就砍了你。

事实证明,杨坚确实没有回来。

杨坚去了仁寿宫之后,便重病缠身,病情日趋加重,那时候杨坚就意识到,自己快不行了。

于是他告诉儿子杨广:章仇这个人,不是一般人,他卜算的事情没有一件是不准的,你将来回去,从大狱将他释放出来。

本来杨广是不待见章仇的,但是经此一事,对章仇的能力非常佩服,眼下都已经给人家改了姓,赐姓卢,所以章仇太翼,也叫卢太翼。

章仇这个姓氏,起源于秦末的一位大人物,章邯。

章邯败给刘邦后,自杀,子孙避居仇山,因号章仇氏。

章这个姓氏,起源于姜,卢姓,也起源于姜,所以杨广才会说:卿姓章仇,四岳之胄,与卢同源,赐姓卢氏。

这个人眼下,在太常寺挂了个名,整天躲在家里研究学问,皇帝征召的时候,才会进宫。

杨素给了自己四柱八字中的两柱,用意很明显,就是要让杨铭找个像章仇这样的人,在皇帝杨广那里说话,

说什么呢?

当然是给洛阳看风水,生辰八字中带着杨素这两柱的,不能总领其事,否则会破坏王气。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