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页(1 / 1)

加入书签

('

“殿下不是还有世子吗?”杨素说完,自己都忍不住笑了,他也觉得这个办法不靠谱。

杨铭也笑了:“世子尚在襁褓,眼下就谈及婚事,只怕不妥吧?再说了,我这儿子的婚事,我未必能做的了主。”

突然间,杨铭反应过来,狡黠笑道:“玄纵和崔家,不是姻亲关系吗?让玄纵去借吧?我来兜底,越公觉得如何?”

杨素一愣,哭笑不得道:“殿下只想着借,有没有想过怎么还?”

杨铭顿时一脸沮丧,他还真就没有能力去还,总不能拿豫州的粮食的去还吧?再说了,他说了也不算。

“唉……”杨铭叹息一声:“这样吧,越公对崔氏比较熟悉,你给举荐几个人,我这边斟酌一下,保举他们入仕,当是换粮食的筹码。”

既然借不到,那就卖官吧,能换多少粮食算多少。

杨素一震,连忙点头道:“此举可行。”

第226章 进士

东京洛阳一旦建成,势必会分化关陇集团的影响力,吸引山东、河北、江南一带士族陆续入仕。

他们等这个机会,已经很久了,眼睛都望出了血。

杨铭的提议,其实不符合杨素的立场,但是杨素没有想那么远,只想着怎么能筹到粮食。

而且杨广是乐见于此的,因为杨广的初衷,就是要抛弃关中本位,扶植其它地区来压制关中集团。

事实上,直接给官,终究还是不妥,在大隋,你想一下子就能当官,得有名望,也就是说,你怎么的也得是个名人。

无名之辈想要一举入仕,那是痴人说梦,关中集团不答应。

好在清河崔氏有一大优点,族内子弟都读书,其中有不少拔尖者,文化底蕴不次于关中集团任何一家。

事实上,关中集团子弟,很多读书都不咋地,能靠着祖上入仕,为啥还要埋头苦读呢?

这就是为什么,杨坚在全国范围开设官学,想着培养人才,结果培养了个空气。

杨铭从杨素手里拿到一份名单后,找来杜如晦商议,

“没有足够的好处,别想从人家手里借到粮食,所以本王在想,今年的科考名额,多推荐一些崔氏子弟,克明(杜如晦字)以为如何?”杨铭问道。

杜如晦在知道前因后果后,点头表示赞同:“但是今年的举人已经入京的,时间上来不及。”

来得及,举人算个屁,大多选上之后也是候补官员,房玄龄那种有关系有门路的,都只能去隰城当个县尉,这已经是大隋建立科考以来,混的最不错的一个了。

科考这种玩意,关中集团是看不上的,基本是拿来赚钱的项目,你给钱,我就举荐你。

你考上了?那不好意思,没空位置。

杨铭笑了笑,说道:“越公给的这份名单上的人,你帮我私下查一查,他们学识德行如何。”

名单上许多人,杜如晦都有耳闻,毕竟他也是读书人,而清河崔氏主产读书人。

等到杜如晦走后,杨铭开始凭借脑海中的记忆,取来纸笔,写下了一些关于古代科举的内容。

不要太先进了,不能把明朝科举直接搬到现在,一来杨广都不敢这么干,二来关中集团也不答应。

大隋现在不是只有举人吗?那就增设一个进士。

举人举人,举荐之人,以什么条件举荐呢?

分十科:

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

其中,学业优敏、文才秀美,为进士科,考的是策问,也就是就政事、经义设问,令应试者作答。

这两科之所以叫进士科,就是一旦过关,便可以直接入仕,给实职,而不是候补。

剩下那些,如果考过,基本也都是些芝麻小官,下放县一级能吃口皇粮,尤其是那个膂力骄壮,以这科入举人,你还想进皇城?顶破大天也就是去军府混个校尉旅帅当当。

这些内容,也是历史上杨广在杨坚的基础上,增设了进士科,略微改革了一下。

实质上,还是靠地方官举荐,而地方官大多都是关中人,所以还是被关中集团所操纵。

杨铭整理好之后,又写了一封奏疏,奏疏上的内容,也都是实话实说,想跟人家清河老崔家借粮,所以想了这么一个办法,给人家点好处。

现在派人将奏疏送到京师,时间上还是来得及的,长平郡那边,还可以坚持一个月,

那么接下来,杨铭就要和崔家的人接洽了。

于是他又写了一封信,言辞恳切,诚心诚意的邀请崔复礼来一趟洛阳,名义上,当然是让对方帮着出出主意,毕竟老崔家对工程这一块,也是拿捏的。

杨铭也怕人家不来,所以这封信要交给崔世济来送,这个人眼下就在洛阳,是杨玄纵的大舅哥,也是靠着杨素的关系,混了个兵部员外郎。

崔世济是崔复礼的族侄。

“务必将崔老请来,就说本王在洛阳翘首以盼,”杨铭嘱咐道。

崔世济当然乐意,肃然点头道:“殿下放下,臣必不负所托。”

……

京师,越公府。

杨约趴在床上,不能长久见客,所以李珉只呆了不到半个时辰,便告退离开。

反正杨暕交代给他的事情,他都办了,杨约是出了名的贪,礼物也都笑纳,还称赞了齐王一番。

所以他这次跑腿,是有收获的。

杨玄感将李珉送走之后,回到房间,纳闷道:

“齐王这是什么意思,平日也不打交道,这次怎么送这么多礼物?他想干什么?”

杨约背上的伤,已经结痂,只要不乱动,也不算多疼,只见他皱眉看向玄感,质问道:

“你是不是应该好奇,为什么送礼的人,是李子雄的儿子?”

杨玄感愣道:“并不奇怪啊,子雄是我至交好友,又是父亲的老部下,他儿子以前也经常来咱们府上,况且李珉这小子很懂事,我有很多事情也是交给他来做,而他与齐王幼时便是好友,齐王托付给他,并不奇怪。”

“笨蛋!”杨素低骂一声,道:“你是不是跟李珉说过什么事情,让他把握到一些什么,齐王才会通过他,想要跟老夫结交,要不然咱们跟齐王府素来不打交道,为何这个时候来讨好呢?”

“说过什么话?”杨玄感冥思苦想半晌,拍额道:“我只跟他讲过,叔父受伤的事情,其它的一概没有讲过。”

“究竟说了些什么,详细道来,”杨约道。

杨约听完之后,皱眉思索片刻,旋即冷笑一声。

多半是自己每天大骂杨铭,以至于让李珉这小子以为自己和杨铭生出矛盾,关系破裂,觉得机会来了,所以唆使齐王拉拢我?

年轻人涉世未深,果然什么都不懂。

我和杨铭那是什么关系?能是你一点礼物就能收买的?你当我们茵绛真是泼出去的水,不值钱?

“你个蠢材,以后无论什么事情,都不要和李子雄那个傻儿子讲,跟傻子整天混在一起,你也会越来越傻,”杨约看向玄感,斥责道。

杨玄感一脸莫名其妙:“侄儿没听懂啊,还请叔父说清楚一些。”

“唉……”杨约叹息一声,说道:“你闺女是谁的妻子?”

杨玄感道:“当然是秦王啊,茵绛是秦王正妃,她现在可不得了,总是数落我……”

“别说废话!”杨约打断道:“我就问你,秦王和齐王之间,只选一个,咱们应该站在谁的立场?”

“那还用说嘛,肯定是秦王啊,噢……”杨玄感一拍额头,反应过来了:“齐王此番讨好,有问题啊。”

你脑子终于转弯了,杨约一脸期盼道:“什么问题?”

杨玄感道:“正常来说,咱们和秦王是姻亲,他不应该跨过秦王,私下与我们打交道,但是此番送礼,说明齐王和秦王之间,已经出了问题。”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