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页(1 / 1)
('
人家死后可是进武庙呢,当年灭陈之战,别看是韩擒虎先攻入的建康,但最猛的先锋军,是人家贺若弼率领的,旧陈的主力,也是贺若弼灭的,要不然为什么调侃萧摩诃的是他,而不是别人呢?
因为别人没这个资格。
“怎么办?要不要再临时调拨一些?”史万岁问道。
杨铭摇了摇头:“其它戍卫都没有提前打招呼,临时调用,恐怕耗时颇久,一旦拖至天明,势必影响京师舆论。”
说着,杨铭朝传令卫士道:“告诉宇文士及,天亮之下必须拿下,否则本王只会问罪他一个人。”
在杨铭看来,五千对两千,肯定是会攻下来的,就是双方主将实力相差太远,以至于颇耗时间。
他真正担心的,是右候卫哗变,那才是大事。
临近天亮,杨铭终于收到了捷报,贺若弼被生擒,三司正在定罪,会于卯时杀人。
等过了卯时,他才会去那里收拾残局。
右候卫在京兆地区,共有七座大营,其中主营的兵马,在八千,其它不一。
长孙晟要比屈突通在军中的威望高,所以他负责接管主营,剩余的,归屈突通。
但是真正的结果是,主营没有拿下来,而且已经关闭营门,与长孙晟的五千兵马展开对峙。
营内主将王岳扬言,见不到秦王和宋国公的面,就不会打开营门。
于是史万岁临危受命,带着自己的部曲,亲自接管去了。
史万岁的面子,加上长孙晟的嘴皮子,事情应该是稳了,其实杨铭不到迫不得已,是不愿意史万岁出面的,他不想给史万岁树敌,但他更不想右候卫出现哗变。
老百姓造反和军府造反,那是两回事,后者的杀伤力非常恐怖。
宋国公府,浴血奋战半夜之久的禁卫,让开一条道路,杨铭带着他的人,终于来了。
后院已经是哭声一片,上千的女眷悲戚哀嚎,贺若弼的子女,更是被按倒在地,被卫士踩在脚底。
一代名将的尸体,就倒在一颗松柏下的草丛中,身下的鲜血染红一片。
宇文士及肩上也中了一刀,被人包扎好之后,似乎是要泄愤,随手拿来一支长矛,朝贺若弼的尸体扎了下去,
“不可!”大理寺杨汪连忙出声阻止,但士及并未理会。
“死者为大,你这是干什么?”杨汪显然是动火了,上前一把夺走长矛,扔在一边。
而史祥也是脸色阴沉的望着宇文士及,对对方的行为感到不齿。
这一幕,刚好被杨铭看到。
众人见到杨铭进来,纷纷让开,
“史万宝,”杨铭道。
史万宝赶忙上前:“卑职在。”
杨铭淡淡道:“士及辱及功臣尸体,鞭刑二十,立即行刑。”
宇文士及瞳孔剧缩……
第303章 骄兵悍将
杨铭鞭打士及,也是为了安定人心,贺若弼虽然死了,但剩下的烂摊子并不好处理。
而且死的这么不体面,会对军方造成很大的影响,一旦有人出头抱不平,会很让人头疼。
只有傻逼,才会侮辱贺若弼的尸体。
杨铭也没想到,宇文士及就是个傻逼,你在唐朝不是混的挺好吗?怎么眼下看来,脑子一点不灵光呢?是因为还年轻,没有经历社会的毒打吗?
既然这样,我就代表社会,给你上一课。
士及的凄惨哀嚎,就在耳边,但是没有一个人替他说话,更没有人会同情他。
谁让他爹宇文述,是个孤臣呢?谁让他的行为引起众怒呢?
“把尸体交给宋国公的儿子,厚葬吧,”杨铭叹息一声,抬手招呼杨汪过来,附耳道:
“圣旨怎么交代的,就怎么办,至于女眷,都遣散吧。”
杨汪点了点头:“殿下放心,臣会妥善处理。”
事实上,几乎所有人,都以为杨铭会留下来主持分钱,但令他们意外的是,杨铭只是简单的交代了几句善后工作,就离开了。
在大隋,每遇查抄罪员府邸,都是分钱的好机会,而且是大家都心照不宣的潜规则,皇帝也是知道的。
所以很多时候,皇帝派出去抄家的人,一般都是自己的心腹,就是给他一个机会中饱私囊,赚点外快。
当年抄刘昶的家,负责人是杨约,这老小子不就私吞了一份,还给杨铭分了一份吗?
但是今天,参与的人实在是太多,左骁卫史祥、宇文士及,还有大理寺、刑部、御史台,这么多人怎么分?
那就大家都不分。
杨汪是不在乎分不分钱的,但是他知道史祥在乎,于是将对方拉到一边,小声道:
“你昨晚损失太大,待会清点库房的时候,你自己看着拿点,我这边就不记录了。”
史祥一脸感激道:“我不拿点,阵亡的将士我没办法抚恤啊,上面拨的钱不多,你是知道的。”
“自然知道,秦王公允,就算知道,也不会说你什么,”杨汪道:“至于剩下的,都如数记录,上缴国库封存,你晚上再让人拿,白天不要乱动。”
史祥点了点头:“这点我明白。”
在军方任职,第一要学会的,是逢迎上面,第二就是安抚下面,只要这两点做好,就不会有任何问题。
军府中的卫士,都是大老粗,识字的都挑不出几个,不要跟他们讲什么规矩,要谈钱。
人家给你卖命,得不到好处的话,下一次就不会这么卖力了。
兵,是靠钱养着,没有钱养不了兵,别以为十六卫都是吃国库的,其实只有两卫四府的卫士有俸禄,其它的除了有编制的少数人之外,都是普通老百姓,国家不给你发钱,但是国家给了你田。
大隋是府兵制,特点是兵农合一,战时为兵,闲时为农,农隙训练。
整个关中地区,几十万兵,都吃国库的话,能把国家吃垮,所以只有左右备身府,也就是从前的左右羽林卫,加上负责值守皇城的左右御卫和看大门的左右监门府,能吃俸禄,因为这些人,是保卫皇帝。
剩下的,叫做自收自支,因为每座军府都有自己的公廨田,但是这些田养不了这么多兵,那么你自己想办法搞点钱,皇帝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史祥拿钱,不是为了自己,也或者可以说,是为了自己,因为他不从贺若弼的家产中拿钱,就得自己掏钱抚恤将士。
关中的兵,都是骄兵,按大隋的抚恤标准,人家不买账,你得超标抚恤才行。
打个比方,别的地方阵亡抚恤十贯就能交代了,但是关中不行,至少都得翻倍,这是不成文的规矩。
五千兵,除了军械损耗之外,死了两百多,伤了七八百,这些都是钱。
好在这些钱在贺若弼的家产中,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宋国公府上,十八个地窖,十三个是藏钱的,数量惊人,把杨汪都给吓到了。
秦王府这边,裴熙载留了下来,找到杨铭钦点的抄家负责人杨汪,小声道:
“女眷当中,有秦王嫔的一位亲眷,杨少卿手下留情啊。”
杨汪愣道:“我知道你在说谁,但是此女可是有儿子的,按照陛下旨意,得流放。”
裴熙载道:“流放也有好去处,就流江南吧。”
江南,是陈淑仪的老家,这都不能算流放了,大隋流放,一般是往岭南流,但是开皇年间,有个先例,那就是难兄难弟杜淹韦福嗣,就是被杨坚流放江南。
裴熙载并没有说,这是秦王的意思,但是杨汪心里清楚,于是爽快的点头道:
“放心,我会安排妥当。”
贺若弼这个级别的人,亲眷当中自然牵扯极大,他的妾室里,还有京兆韦的呢,所以韦家也会闻讯赶来保人。
他儿子的妻室,还是博陵崔、洛阳元、河东柳,这些都是要保的人。
至于他的那两个兄弟,已经被罢官免职,削爵为民,赶出京师。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