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页(1 / 1)

加入书签

('

这个人,杨铭是见过的,那晚宴会中,此人就站在薛道衡身后,好像是薛道衡族内的亲戚,现在管着薛府上的一些琐碎事情。

那晚薛道衡也说了,会让此人将女儿给杨铭送去。

对方还没说完,杨铭便出声打断道:“让她上车。”

“是,”那人赶忙返回车队,招呼丫鬟将姑娘扶下车,等到与杨铭交接之后,便带着薛府的人走了。

车厢内,是一名身穿青色长裙,裹着厚袄的少女,她双手冻得通红,却不敢靠近车厢内的火炉。

杨铭见状,将火炉推了过去:“今日天寒,暖暖身子吧。”

小姑娘嗯了一声,这才靠着火炉揉搓双手。

颜值一般,但有一股少见的书香气。

身材也一般,没什么突出的地方,几乎没有什么能让杨铭对她产生兴趣的地方,如果非要说一个,那就是新鲜感。

“你知道我是谁吗?”杨铭问道。

薛池摇了摇头:“叔父只是说,你是阿爷的好友。”

“你阿爷就没有跟你说什么吗?”杨铭愣道。

薛池道:“阿爷只说,叔父会带我去见一个人。”

薛道衡就这么省事吗?感情还得我来解释?杨铭顿时无语:

“刚才那个人,是你的叔父?”

“是的,”薛池突点了点头,随即在杨铭的身上打量一番,然后道:“你是宗室吧?我虽然不懂怎么看朝服品级,但是你身上绣着龙。”

薛道衡曾经的地位,注定了不是所有宗室,人家都会当回事,老杨家也就那几个人,能入人家法眼,毕竟是高祖皇帝的近臣,宗室很多人还得巴结人家呢。

所以薛池并不会因为杨铭的宗室身份,而有多么惊讶,因为当年杨勇的庶出儿子里,还有人给薛道衡当过学生呢。

杨铭笑道:“绣龙的可不少呢。”

“你要是让我数一数,我就能猜到你是谁,”薛池笑道:“你信吗?”

杨铭双臂向外伸展,笑道:“数吧。”

薛池瞪大眼睛,开始盯着杨铭身上的袍服,口中喃喃道:“一章,二章,三章,四章……”

片刻后,薛池目瞪口呆:“您身上足足九章,您是亲王,眼下京师,应该也就是秦王了。”

“也许是郇王呢?”杨铭笑道:“他也是九章。”

薛池顿时掩嘴娇笑:“您都说是‘他’了,那么自然不是郇王了,虽然你们的年纪应该差不多。”

杨铭笑了笑:“别装了,我第一眼见到你的时候,就觉得面熟,咱们肯定是见过的。”

这话一出,薛池更是笑的花枝乱颤,半晌后,才捧腹道:

“您可真是贵人多忘事,小时候我常跟着阿爷去圣后的永安宫,咱们俩至少都在一起玩耍过三个月之久,殿下的记性真不好。”

独孤伽罗但凡有学问上的疑惑,都会找薛道衡解惑,久而久之,对方便拥有了很多特权,比如将闺女领进皇宫。

杨铭终于想起来了……

他今年十九岁,对方十七岁,那么应该就是小时候在祖母那里,有过短暂相处的姽婳(guihua)。

这也是杨铭见过的,最奇葩的小名。

现在再看,对方容貌神态,分明就是幼时的玩伴小姽婳,那时候他还以为对方是宫里的人,哪知道竟然是薛道衡的闺女。

“小时候多好看,现在竟泯然众人矣,”既然是老熟人,杨铭直接开玩笑道。

薛池撇了撇嘴,佯装不满道:“长大以后的第一此见面,你就这么挖苦我吗?不要仗着身份欺负我。”

杨铭随即捧腹:“好了好了,到地方了,跟我去见一个人吧。”

薛池掀开车厢帘子,愣道:“原来你是来见高公?我常常跟着阿爷来这里的,连府上的后门在哪我都知道……”

“别啰嗦了,走吧,”杨铭直接打断她,率先下车。

薛池哼了一声,屁颠屁颠的跟着杨铭去了。

书房内,高颎看看杨铭,又看看薛池,不禁苦笑道:

“你不用说了,老夫大概可以猜到,只是觉得你们俩的关系,似乎有些特别?”

高颎是什么人,只看陪在杨铭身边的是薛道衡的闺女,就猜到杨铭又在谋划什么了。

自打他听说薛道衡返京之后,心里就暗自替对方捏了一把汗,皇帝早些时候,经常在群臣面前嘲讽薛道衡负才恃旧,有无君之心。

是个人,就知道皇帝看薛道衡不爽。

而事实证明,被皇帝盯上的人,下场都不好,比如贺若弼。

杨铭此番作为,明摆着是接近薛道衡,借此庇护对方,这小子真是明君之象啊。

薛池打量着书房内的光景,笑道:“与上次来时,好像又多了不少藏书,那么高公借我阿爷的书,是不是可以还了?”

高颎顿时托额,苦笑道:“你让玄卿(薛道衡字)来跟我要。”

“哼,没想到高公竟也赖皮,”说着,薛池的目光正好看向杨铭,于是又道:“与秦王一样。”

薛道衡和高颎的私交非常好,高颎当年以行军元帅长史的身份,跟着杨广南下灭陈,还请教过薛道衡伐陈攻略。

“你们俩到底是什么关系?”高颎真的非常好奇。

杨铭笑道:“幼时永安宫下一玩伴。”

“原来如此……”高颎恍然大悟,狡黠道:“那你们俩可要好好叙叙旧,要不要老夫在府上,给你们俩腾个地方?”

薛池起初还纳闷,想通之后瞬间大窘:“高公真是老不正经。”

高颎顿时大笑,

“你们俩聊吧,”说着,薛池突然起身,仓惶逃走了。

高颎笑呵呵的看向杨铭,道:“老夫并不是在说笑,到底需要不需要给你腾个地方?”

“当我知道她是我童年玩伴的时候,就不需要了,”杨铭无奈笑道。

真的下不去手啊……

第314章 元帅长史

“攻土谷浑,最需要注意的是什么,殿下明白吗?”高颎问道。

杨铭心知高颎目光高远,与杨素一样,都是总揽全局的统帅级人物,于是虚心求教道:

“请高公解惑。”

高颎笑了笑,从书架上拿出一本书,书里面有一幅图,大概绘制了大隋河西方向的一些粗浅的地理情况,没有裴矩的西域图记那么详细,但也算很少见的了。

“铁勒能被裴矩说服,与我大隋夹击土谷浑,究其原因,是因为铁勒现在的地位很尴尬。”

说着,高颎指着图上道:

“铁勒夹在西突厥和土谷浑之间,左支右绌,所以必须向大隋称臣,以获得生存空间,咱们算计人家,人家也在算计咱们。”

“既然大隋有意对土谷浑用兵,铁勒自然是乐见其成,因为没有土谷浑,铁勒南边最大的威胁就没有了,只需提防北面的西突厥就可以,殿下看出什么问题没有?”

杨铭听到这里,点了点头:“高公的意思,咱们灭了土谷浑之后,铁勒也会下场抢地盘?”

“殿下果然聪慧过人,”高颎笑道:“对于铁勒来说,南边之患是土谷浑还是大隋,区别很大,灭了土谷浑,结果大隋派兵进驻,对他们来说是得不偿失,所以介时必然翻脸争夺地盘,那么殿下认为,此题何解?”

杨铭沉吟片刻后,说道:“以西突厥牵制铁勒。”

高颎一愣,随即摇头苦笑:

“怪不得裴矩曾言,殿下乃天纵谋略,不错,经略西域,其实就是经略西突厥、铁勒、土谷浑三家,西域诸小国皆依附在此三国之下,攻灭土谷浑的首要之重,就是要牵制住另外两家。”

“西突厥处罗可汗的母亲向氏,是我们中原人,眼下就在大兴,裴矩老谋深算,已经令崔君肃拿着向氏的家书,去了西突厥汗帐慰谕,此举就是为了说服处罗,从旁挟制铁勒,西突厥和铁勒是世仇,处罗当年就差点死在铁勒大汗契苾歌楞手里。”

杨铭笑道:“裴矩好像把什么都算计到了。”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