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页(1 / 1)
('
一旁的幕僚孙开道:“将军,不能再往南了,此地距离王城不过六百里,中途必有敌军主力,一旦遭遇,恐会出事。”
杨玄挺点了点头:“立即派人通知高寅和徐昶,让他们北返,于两日前的河道交叉处汇合。”
说罢,队内分出十人,各奔往东西两个方向,传递军令。
玄挺这一次出来,带了四千人,左右侧翼是骠骑将军高寅和徐昶,各领一千六,除了玄挺的五百骑以外,周便还散布着三百游骑斥候。
南跨祁连山之后,旷野与山谷交错,像这样的地方,斥候必须多派一些出去,否则一旦遭遇警情,来不及准备。
玄挺他们开始慢悠悠的北返,直到后面有游骑来报,后有追兵,清一色骑军,人数大概在两千左右。
玄挺这才下令,加快行军,并时刻注意后方敌军动向。
奔出十余里之后,几骑从前方河谷绕下,奔至玄挺面前:
“报!前方有大量敌军,人数在两千之间,正朝这里扑来。”
他有斥候,人家也有,他的行踪也被人家掌握了,杨玄挺顿时觉得不妙,北返的路上有敌军,屁股后面还有,我这是被夹了?
“我左右两翼都有大军,他们怎么绕过去呢?”杨玄挺坐在马上,一点都不慌张,这是跟着他爹杨素练出来的。
一旁的孙开打开一幅羊皮纸地图,说道:
“应该是车我真山一带的部落名王,我们一路劫掠,想必是那边收到消息赶来,与身后追敌恐怕不是一路。”
杨玄挺笑了笑:“那他们真是撞大运了,竟然把我给夹了,往东走与徐昶汇合,直扑车我真山。”
说罢,杨玄挺一夹马腹,向东而去。
骑兵对战,就四个字:东拉西扯,不是占据兵力的绝对上风,一般都不会直接决战。
玄挺往东一扯,南北夹击的土谷浑骑兵也跟着往东扯。
原本呆在西边的高寅发觉之后,猜到形势有变,也跟着往东走,双方近万骑兵,全都往车我真山去了。
车我真山地处浩亹(wei)川上游,位于西平郡的西北边境,与大隋直接接壤,这里有一座城,叫祁连城,周边大大小小的部落,加起来也有好几万人。
北有祁连山,东有车我真山,南有浩亹川,山水皆备,自然是宜居的好地方。
玄挺沿着覆袁川南下的时候,专门绕开了这个地方,因为名义上他是来找马的,不是来找茬的。
临行前,裴矩交代的很清楚,不可交战。
他可没胆子不听裴矩的话,但这一次,不打的话,他恐怕是回不去了。
往东才行了一百里,他便和西翼的徐昶撞上了,因为东边也有追兵,眼下他的处境,是三面被围。
“情形不妙,敌人知我势必北返,就算往北突围,恐怕覆袁川方向也有伏兵在等着我们,眼下需立即派人绕道,往张掖找裴公求援,”幕僚孙开道。
杨玄挺摇了摇头:“张掖并没有多少兵,而且以步卒居多,远水难解近渴,”
说罢,玄挺将马槊抗在肩上,朝北望道:
“本将不能败,丢秦王的人,还丢家族的脸,列阵吧,往北突围。”
接着,汇合之后的共两千一百骑兵,开始拉开阵型,分为三股,每股以十骑为一行,开始往北行军。
前方旷野,敌军已经出现在地平线上。
土谷浑的衣饰风格,和大隋非常相似,但也非常简陋,甲胄也很像,而且更适用于马战。
主将拔木射,慕容姓,是祁连城王的大儿子,奉父命将深入河谷的这支隋军赶出去。
是的,他们起初的目标,就是赶出去,因为拔木射眼下还不知道,玄挺的屁股后面,东面,都有追兵。
他要是知道了,必定全歼玄挺。
居于上风位置的他,派出一队使者,前往与玄挺交涉,结果对面的隋军突然开始加速了。
“列阵!”拔木射大喝一声,身后大军纷纷举起长矛。
“杀!”拔木射一马当先,率军冲杀下去。
双方刚一接触,就是人仰马翻的超级混乱场面,杨玄挺是名战将,以前打突厥的时候,就做过先锋将,他知道自己不是长子,只有玩命才能获得父亲的青睐。
一杆马槊接连刺死三人之后,玄挺继续指挥大军突围。
而他们的意向,也被拔木射发觉。
他们要往北走?我得到的命令就是把他赶出北边,既然如此,何必玩命呢?
于是拔木射开始率领他的中军往侧翼偏离,想着让一条路给他们过去。
他这一动,其它防线瞬间就乱了,玄挺觑准机会撕开防线,往北已经是一片坦途,可惜徐昶被乱军给围了,无法脱身,他又不能抛弃徐昶。
于是玄挺一咬牙,绕了个弯,直接率队朝着拔木射冲杀过去。
西翼的高寅部,已经无限接近战场,但是他发觉了玄挺后方的追军人数不少,于是直接插进中间,在一处河谷地,与土谷浑另外一支骑军接触了。
一场混乱至极的大战,就此展开。
双方骑军甚至混乱到了不分你我的情况,尸体漫山遍野……
晚间十分,大战暂时告一段落。
玄挺只带着一五百多人杀出重围,而高寅已经被敌军分割,无奈之下率军往西逃窜。
一处避风的山脚下,玄挺浑身浴血,
“往西是托来河,那里也有部落名王,高寅危矣,”孙开脸色阴郁道。
杨玄挺朝地上吐了口唾沫,脸色凝重道:“咱们也往西,去救高寅。”
“将军不可冒险,”孙开劝说道。
杨玄挺翻身上马,肩扛马槊,抬头望了一眼天上星辰确认方向,道:
“少特娘废话!”
第319章 祁连山城
玄挺散落在外的斥候,有人顺利沿着覆袁川返回了张掖,张掖郡的治所张掖县,刚好处在弱水和覆袁川上游交汇处。
裴矩得到消息后,立即召来骠骑将军王朔等人。
王朔出身右候卫,是当年自戕在杨铭面前那位王岳的堂弟,此番是跟着玄挺出来的,负责统帅步军。
玄挺南下劫掠,只带走四千骑,剩下九千四百人,分别由王朔、杨文克、吴景龙、王廉统领,其中骑兵原本只有两千,但是这段时间玄挺劫掠来两千多马,择选之后,有一千暂时拨为战马。
也就说,玄挺留在张掖的余部,有三千骑,六千步军。
裴矩吩咐道:“尔等必须尽早拿下祁连城,以牵制玄挺背后追兵,记住了,拿下此城之后,不得我令,不准弃城,明白了吗?”
王朔在得知玄挺冒险去救高寅之后,内心还比较感动,因为高寅和他一样,都是宋国公贺若弼旧部,闻言肃然道:
“裴公放心,末将必死守祁连,等您的将令。”
在裴矩看来,杨玄挺这支部队不容有失,既然双方已经干起来了,那就开干吧,而祁连城位于覆袁川下游,与张掖之间,横亘着祁连山脉,也是张掖南下的最好通道,这个地方无论如何,都必须拿下。
当日,王朔协调各部,大军开拔,携带部分粮草辎重,外加一些攻城器械,沿着覆袁川南下,直扑祁连城。
过了祁连山之后,覆袁川会分为东西分流,西长六百里,东长三百里,而祁连城就在东支流的南岸。
所以攻城之前,他们还得先渡河,覆袁川不是什么大河,河道浅滩颇多,有的地方还没有膝盖深,但往往方便渡河的地方,都有部落居住。
所以王朔的动向很快被祁连城那边掌握,派出一千骑军沿岸骚扰。
行军打仗没有事情是顺利的,适合渡河的浅滩不是什么地方都有,于是王朔一狠心,强渡。
步兵顶着盾牌,踏进及膝深的河流,后边弓手朝着对岸抛射。
对面的土谷浑以逸待劳,就守在岸边,与仓促登岸的步军展开厮杀。
大隋的兵制,最低编制为十人一火,设火长,也就是说,是以十人的最小阵型搭配作战。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