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页(1 / 1)
('
“这还用得着求情吗?两个最大的亲王,都被他贬低嘲讽,秦王不杀他,已经是仁义了。”
王通苦笑道;“魏征性直敢谏,并非是有意冒犯,只因近来家书告急,族内亲眷频频离世,情绪积压之下,才有今日僭越之举,王妃您身份尊贵,帮帮这个忙吧。”
“你好像很看重这个弟子?”裴淑英道。
王通点了点头:“此人乃大才,若遇明主,可一展抱负。”
裴淑英皱眉沉吟片刻,点了点头:“我试试看。”
回家的路上,杨铭其实是很开心的,他把魏征扔进大狱,只是让对方吃点苦头罢了,好让魏征知道,祸从口出这四个字该怎么写。
人老了,牙齿先掉,舌头却没事,因为舌头是软的。
此人是把利刃,杨铭就是要用这把利刃,狠狠的捅上杨暕一刀。
既然要用魏征对付杨暕,那么就必须让魏征知道更多的事情,但显然,以魏征眼下的身份,他没有资格知道河北更多的内幕。
那么什么地方,才是魏征的舞台呢?
御史台。
想要进御史台,两个办法,要么你是举人进士,要么有人举荐,杨铭是不方便出面举荐的,虽然他一荐一个准。
御史台的正式编制,二十五人,也就是官,非正式编制,一百七十二人,也就是吏,安排个小吏其实非常容易。
当晚,裴淑英就来找丈夫求情来了。
“你打算怎么处置这个人呢?我看你的样子,似乎并不是真的要处置他,”裴淑英站在丈夫身后,为他揉捏着太阳穴。
杨铭笑道:“非但不会处置,还打算重用,眼下朝野敢说话的人,不多,这个人还是值得一用的,只不过我该找谁帮忙,将此人塞进御史台呢?”
“你是要用他对付杨暕?”裴淑英瞬间反应过来。
杨铭哈哈一笑,反手一掌拍在妻子丰腴的屁股上,道:
“知我者,阿云也。”
裴淑英甜甜一笑,想了想道:“举荐魏征的人,必然不能跟你有任何关系,这样的人确实不太好找,我以为,最合适的人选,其实是太子妃那边。”
“嗯?”杨铭瞬间一愣,沉思半晌后,忍不住摇头笑道:“我都没有想到这一点,可问题是,韦盈凭什么去举荐一个名不见经传,而且对她毫无用处的人呢?”
韦盈是内命妇,肯定不能举荐官员,但人家家族里,多的是有这个权力的人。
“当然是让魏征成为对她有用的人,”裴淑英笑道:“这个人在王通那里,可是众目睽睽之下将你和老二都骂了,这样的人,难道不是韦盈需要的人吗?”
杨铭眉角一动,陷入沉思。
“刑部有没有咱们的人?”杨铭问道。
裴淑英摇了摇头:“有几个姓裴的,不过是刀笔小吏,派不上用场,不过杜如晦的叔父杜淹,曾经是刑部员外郎,但是眼下在明德门看城门呢。”
大隋的刑部,职权不大,只限于对平民及七品以下官员有行刑权,处罚权在大理寺,中高级官员归门下省处理。
杨铭将魏征扔进刑部大狱,其实就等于不会处罚,因为刑部不获授权,不能杀人。
杨铭点了点头:“让徐景将杜淹叫来,他不是跟老二有仇吗?用他正好合适。”
首先,刑部得有人放出风去,大意是眼下的刑部大狱里,关着一个辱骂秦王和齐王的人,这样一来,就会被有心人盯上。
但是想要让魏征被人顺利举荐,得有人吹捧,那么这个差事,交给房彦谦。
房彦谦在吏部,吏部有察举天下人才的职能,也就是说,天下各地有本事的人,吏部这边都有档案。
如果没有魏征的档案,就给他临时加一个,反正怎么吹捧怎么来。
吏部又是杨恭仁的地盘,房玄龄想要做成这件事,一点不难。
下班后一直保持光鲜亮丽的杜淹,潇潇洒洒的来了,他猜到秦王找他必有好事。
在听完杨铭的叙述后,杜淹拍胸脯保证,这件事交给他来办,保证不需几天,京师的官员们都会知道,刑部大狱里有这么一号人物。
但前提是,杨铭得让杜淹官复原职。
杜淹还有点舍不得,守门小卒这个差事,油水丰厚,而且同僚之间也没有多少勾心斗角,一下子离开,还真有点不适应。
但是他对杨暕的恨意盖过了一切,虽然杨铭没有明说,但杜淹这个人是很聪明的,他猜到杨铭这是要对付杨暕。
毕竟河北之乱,秦王基本没什么干系,而齐王则是想甩干系都甩不了。
“适当给他动点刑,就说是我安排的,但不要打坏筋骨,做做样子即可,”杨铭吩咐道。
杜淹瞬间领会意思,杨铭这是想摆脱嫌隙呢,于是他点头道:
“殿下放心,最多一点皮外伤,绝不会伤到筋骨。”
接下来,杨铭又叫来杜如晦。
韦家现在探听他这里的消息,基本都是通过杜如晦的妻子韦尚蔚,这是杨茵绛故意安排的,杜如晦也知情。
虽然有点利用妻子,但杜如晦清楚,这一切都是为妻子的娘家好,有他在,秦王不会将妻子的娘家怎么样。
杨茵绛很会笼络人心,她经常会召见李靖、元文都、房玄龄、杜如晦、裴熙载等人的妻子,来秦王府闲聊,看似打发时间,其实会在不经意间故意吐露一些秘事。
她知道韦尚蔚年纪小,涉世不深,容易被族内的人给套出话来,但杨茵绛对韦纤惠则是看管甚严,因为韦纤惠在王府,知道的更多。
韦纤惠如果往外面泄露消息,那可是要命的。
“明白怎么做了吗?”杨铭笑道。
杜如晦微笑点头:“有一个犬吠之徒,辱骂秦王齐王,言语恶毒,被秦王关进了刑部大狱,秦王非常生气,甚至想处死这个人。”
杨铭笑道:“就这么办,难为尚蔚被蒙在鼓里,将来有机会我会弥补她的。”
杜如晦叹息道:“尚蔚天真,心里藏不住事情,常被族内有心之徒利用,殿下能不怪罪,臣已经很感激了。”
“这个不怪尚蔚,”杨铭笑道:
“成大事者不受拘束,有时候做事情,难免要用到一些肮脏龌龊的手段,尚蔚为我利用,我心里还是有一份愧疚的,待到大事既定,再作补偿,不过你以后也需多加管教引导,毕竟是正妻,不能太天真。”
“臣明白了,”杜如晦点了点头。
杨铭笑道:“好了,早点回去休息吧,尚蔚若是询问,你就说我们在商讨河北战事。”
“殿下放心,我那傻妻,其实是非常好骗的,”杜如晦无奈苦笑。
第371章 裴看穿
房彦谦那边,杨铭也打了招呼,吏部确实没有魏征这一号人物的备档,可知眼下的魏征,吏部根本看不上。
历史上的魏征,发迹于瓦岗寨,是被李密挖掘出来的,算得上是魏征的伯乐了。
一提起瓦岗寨,大家就会想到农民起义,觉着这里面的人都是农民。
李密不是,魏征也不是。
魏征的爷爷做过北魏刺史,他的爹做过北齐县令,人家这也是官宦世家,但终究不是大隋的官,所以可以称之为寒门士族。
房彦谦那边,把魏家的祖上扒了个干干净净,大致了解之后,开始给魏征备档,也适当的吹捧了一番,大意就是这个人是有才华的,性耿直,适谏臣。
御史台,这个部门非常有意思,里面世家出身的非常少,就算有,也都是在家族里非常不得志的那号人。
因为这个部门的职责,就是忠于皇帝一人,检举百官情事,如果出身太好,就无法保证其立场坚定。
杨广非常聪明,所以御史台的都是些寒门士族出身,而且敢于告状的。
又过了几天,杨铭收到奏报,来护儿已经带着右翊卫先一步前往晋阳。
那么裴淑英这边,也该准备一下,带上荥阳王离京了。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