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页(1 / 1)

加入书签

('

麴伯雅看年纪,也有小四十了,但是将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封为和亲公主,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这可是古代,女人没有那么多保养品,一过三十鱼尾纹都出来了,想改年龄装嫩,都装不了,也不好生育了啊。

算算时间,宇文玉波应该是在大隋立国之后,就被扔去静照庵,那时候也就四五岁的样子,既然是尼姑,应该是处的。

但杨铭清楚,老爹绝对不会同意跟高昌和亲,老杨家宗室凋零,如果有适合和亲的人选,为什么不跟西突厥和亲呢?

裴矩都说了,收拾完伊吾,就会收拾高昌,那么还有和亲的必要吗?

于是杨铭思来想去,还是想先看看老爹的意思,写好奏疏之后,他令人加急送往洛阳。

而他自己,则是带着妻子又去了一趟牛耳山的静照庵。

杨茵绛见到宇文玉都,完全没话说,两人虽然是很近的亲戚,但几乎没有见过面,所以也就没有任何感情。

宇文玉都,相貌普普通通,但或许是修行的缘故,一点也不显老。

你说她才二十来岁,肯定有人信,但你说她十八九岁,那就是胡说八道,但一般和亲公主,都是十七八岁左右。

“你来找我干什么?”宇文玉都和杨茵绛说话,一点都不客气,毕竟是长辈。

杨茵绛笑了笑:“看看姨母过的如何?”

“二十多年了,今天才想起来看我?”宇文玉都冷笑道:“你不会是在打我什么主意吧?”

“呵呵……”杨茵绛没话说了,她不喜欢和聪明人说话。

接着,杨铭夫妇与崔姮见面之后,闲聊了几句,便早早下山离开,毕竟天黑前还要赶回京师。

“你的想法真的很古怪,”回去的路上,重新成为正妃的杨茵绛心情大好,笑道:“拿旧周的宗室糊弄高昌王,是不是不太合适?”

杨铭笑道:“什么叫和亲公主?陛下认了女儿的才能叫公主,所以啊,就算是平民百姓家的女儿代表大隋和亲,那也是公主,并不算糊弄。”

“我大隋宗室虽然人少,但也不至于找不出几个适龄之女,何必冒顶呢?”杨茵绛道。

杨铭笑了笑,说道:“因为父皇瞧不起高昌,觉得高昌王连娶宗室女的资格都没有,但裴矩的意思,不打算在对伊吾用兵的时候过多消耗,所以高昌暂时需要安抚,而且将来收拾高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会让西突厥和薛延陀胡思乱想,毕竟高昌是它们两国进入大隋的咽喉要道。”

“眼下的局面,确实不宜再起大战,”杨茵绛点头道:“我那后母是崔家的人,听说父亲正在与崔家交涉,希望他们将来能站出来,指证杨暕为祸河北,希望这一次,不会再有什么意外。”

说罢,杨茵绛握住丈夫的手,柔声道:

“得夫如此,妻复何求,谢谢你为我做的这一切,将来无论你如何待我,我都不会有丝毫怨恨。”

杨铭笑道:“杨约虽然被贬为淅阳太守,但他现在一定很开心,不过你要有心理准备,他想再回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这一点我晓得,父皇忌惮我们家,我是早就知道的,”杨茵绛强颜笑道:“我并没有怨恨父皇的意思,杨家庞然大物,为官者多达四百人,这样的家族,不遭惦记是不可能的。”

“而且我也知道,”杨茵绛突然看向杨铭,直视对方眼睛道:“你将来若是继位,也会针对杨家,但请夫君放心,我只会站在你这一边,帮助你压制自己的娘家。”

杨铭笑了笑,没有直接回答她这句话,而是说道: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呢?”

杨茵绛嘟嘴一笑,将头埋入丈夫怀中。

第385章 差点挂了

身在洛阳的杨广收到三儿子的信后,立即召来裴矩。

对外的事情上,杨广基本都会和裴矩商量,因为他不懂,而裴矩懂。

“这个蛮夷蠢货,竟然想让朕赐给他一个和亲公主?”杨广将儿子的信递给裴矩,随后嗤笑道:“谁给他的胆子,敢跟朕开这个口?”

这封家信的末尾,有杨铭的建议,大概是说,只要杨广愿意,可以随便找个女人做为和亲公主。

裴矩笑道:“秦王果然知大势也,臣以为,秦王建议完全可行。”

“老三是在胡闹,高昌小国,不过河西一隅之地,有什么资格与大隋和亲?”杨广沉声道。

裴矩现在级别太高,座位距离杨广非常近,也就两三米,朝中只有少数的几位大臣,才有资格以如此亲近的状态与皇帝论事。

这是杨广故意安排的,为的就是营造自己对某些臣子的看重,让他们自以为皇帝对他们额外青睐。

裴矩笑道:“西域诸国,曾经只有吐谷浑与我大隋和亲,如今吐谷浑已灭,光化公主已经失去其作用,她不愿归国,于是被长孙晟安顿在伏俟城,那么我们,就需要再派出一位和亲公主,用来搅和西域这方水潭,那么陛下以为,西域诸国,谁最有资格呢?”

光化公主,是大隋宗室女,开皇十六年被杨坚封为和亲公主,嫁给了吐谷浑的慕容世伏,慕容世伏死后,按照吐谷浑的收继制,又嫁给了世伏的弟弟慕容伏允。

现在慕容伏允被杨铭斩杀,她成了寡妇,而且她那几个儿子,也被隋军杀了,遭遇这样的人生变故,人家肯定是不想回来了。

杨广沉吟片刻后,道:“若论和亲,眼下自然是西突厥最为合适,但朕不能主动赐给他们公主,否则会让他们以为,朕讨好他们。”

“正是此理,”裴矩笑道:“我们不能主动,但怎么做,才能让西突厥主动呢?”

“朕明白了,”杨广是个顶级聪明的人,裴矩这么一暗示,他立即便想通透了。

这就是裴矩的厉害之处,他不会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而是诱导皇帝猜到,这样一来,皇帝就会觉得自己很聪明,反之,他直接说明自己的计划,皇帝就会觉得裴矩太聪明。

有些皇帝能够接受臣子比自己聪明,但这些皇帝里面,绝对没有杨广。

现在的西域,吐谷浑已被大隋吞并,版图向西扩张两千里,已经让西域诸国神经紧绷了,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挑拨离间,不能让他们联合在一起。

而西突厥是西域地盘最大,兵员最壮的国家,如果它一步步蚕食西域诸国,对大隋是不利的。

所以裴矩的意思,是先和亲高昌国,这个头一开,其它国家就会以为,自己也可以和大隋和亲,从而放弃臣服西突厥,频繁巴结大隋。

而西突厥就会觉得,我特么还没和大隋和亲,你高昌凭什么?这样一来,大隋将来对高昌用兵,西突厥就不会插手。

而西突厥为了证明自己在西域的老大哥姿态,势必也会恳求大隋赐给他们一个公主。

不得不说,合纵连横这一套,算是被裴矩给玩明白了。

杨广笑道:“你是不是提前跟老三打过招呼,要不然他不会在信里提出这样的建议。”

招呼是真打了,但是冒顶公主这种事情,我可没有教他,但是裴矩心知,自己必须帮杨铭顶一下,否则就显得杨铭比杨广还聪明。

“臣确实有些许暗示,”裴矩笑道。

杨广哈哈一笑:“朕就说嘛,老三肚子里没有这么多阴谋诡计,世矩觉得,接下来应该怎么做呢?”

裴矩笑道:“趁着高昌王眼下在京,正是我们出兵伊吾的最好时机,至于和亲公主的人选,陛下可以全权交给秦王安排。”

“攻灭伊吾的事情,也让老三去做,这孩子用兵还是有一套的,”说罢,杨广将内史侍郎萧瑀叫来,让他草拟敕封和亲公主的圣旨。

公主的名号,就叫华容,取关羽败走华容之意,暗示将来会收拾高昌王,至于谁来做这个华容公主,由杨铭来定。

圣旨拟好之后,会加急送往京师,最多五天,杨铭就能收到。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