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页(1 / 1)
('
韦家倒戈,崔家、卢家落井下石,再加上弘农杨、河东裴,神仙难救。
杨暕第一次体会到了墙倒众人推的滋味,眼看着越来越多的官员站出来,希望削他的爵位,他的一颗心已经沉到了谷底。
他知道自己会获罪,但他没有想到,这些人竟然要削他的爵?
这个时候他才醒悟过来,长期的处于劣势,其实已经有很多人在背地里选择踩他一脚了。
殿内三百多人,一半的人奏请惩治齐王。
他们当然不是只凭借裴矩高熲等人的几张嘴,也不是因为阎毗的那几乎话,而是堆在大殿的那些卷宗信件,更多的是选择立场。
失民心至此,齐王已经是日暮途穷了。
杨广看向自己的二儿子,沉声道:
“你是朕的儿子,当知朕爱民之心,朕很早之前就说过,民惟国本,本固邦宁,今所营构,务从节俭,你是一条都没有记住啊。”
是我没记住,还是你虚伪呢?杨暕跪地道:
“儿臣有负君恩,今愿领罪,以消河北罪业。”
这一次杨暕聪明了,他如果咬死不认罪,罪名会更大,不如认了拉到,但父皇你最好也掂量着点。
杨广点头,环顾众臣,道:
“朕唯暕、铭二子,不然者,当肆诸市朝,以明国宪也。”
人家这话的意思是,老子就俩儿子,你们别想往死里整。
大家当然也都听明白了,于是裴矩道:
“齐王尊贵,虽有大过,然亦有运河之功,臣以为免其职位归家赋闲,今后不可再参与国事。”
“还是世矩体谅朕舐犊之情,”杨广点头道:“将齐王送回王府,无朕口谕,不得离京,食邑俸禄依旧,一应属官幕僚,全数遣散。”
等于是把杨暕废了,但是爵位依然保留,但你不能上朝,有爵位也没用处了。
杨暕呵呵一笑,起身就往外走,两队禁卫负责将他送回家里。
时机已至,高熲连忙给苏威、裴矩使眼色。
苏威站出来道:
“国之首重,在于国祚,国祚之稳,在于储位分明,秦王仁德,皇后之子,宜承继大统。”
裴矩也趁热打铁道:
“非至公无以王天下,非博爱无以临四海,秦王克明克哲,允文允武,德行内敏,威惠外宣,臣以为,当册封为皇太子。”
接下来,越来越多的人站出来,直到殿内所有人。
眼下这个时候,你不站出来,就是不支持杨铭,宇文述和来护儿到了这个时候,不支持都不行了,杨暕已经废了,他们再不转舵,等到杨铭上去,肯定会吃不了兜着走。
人家还是亲王的时候,就已经治的他们够呛了,要是成了太子,还不是随便拿捏他们俩。
杨广等的就是这个时候。
今天的朝会从早上举行到了晚上,整整一天,算是比较顺利。
能够安稳立储,对于每一个皇帝来说,都是一个难关,要不然杨广也不会于前一天突然调整防卫,就是怕出事。
好在老三颇得民心,支持者众,那么太子之位,也就顺理成章了。
杨广微笑看向儿子,道:
“有你二兄前车之鉴,今后切莫乱为,当知晓朕意,用心匡扶,不负朕之厚望。”
杨铭赶忙道:“儿臣才疏德薄,恐难当大任。”
他这是进入“三推让”了,是的,太子也有这个无聊的礼仪。
于是接下来,肯定是一帮人劝了,你能行的,不要推了,就剩你一个了,你不上谁上,我们还指望跟着你吃肉呢……
半晌的哄闹过后,杨广令内史省草拟立太子诏,再选良辰吉日,行册封大典。
第406章 太子千牛备身
大隋立皇太子,首要选择四个日子,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此为四立。
立春,为王者岁首,万物起始。
立夏,为盈满、盈余之日,万物生发之机。
立秋,阴气始下,故万物收。
立冬,冬者,万物皆修养也。
眼下立春已经过了,所以杨铭会在立夏当天继位皇太子。
大隋的立夏不是固定日子,这得看北斗星,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今年大概在四月初的那几天。
眼下才二月,早球着呢,不过立太子诏已经颁下来了,他现在就是太子,只是差个册封大典而已,毕竟大典得看日子,由不得人。
不过杨铭已经可以准备搬家的事情了,皇宫里面,原先的太子妃韦盈,得带着他那三个儿子腾地方。
而萧皇后也会置办一些赏赐之物,充实东宫,毕竟里面都是别人用过的东西,新太子肯定要有新气象。
最高兴的就是杨玄感了,他亲自来秦王府,邀请自己的闺女回娘家挑选家居装饰之物,看上哪个拿哪个。
杨素的府上,那可是京师第一宝库,不夸张的说,皇宫里面没有的,他这里都有。
闺女马上就是太子妃了,杨玄感腰杆直了,以后除了皇帝皇后,见了谁都可以仰面说话,他对自己闺女肯定是舍得的,虽然府中一半的财物都是杨约这么多年搜刮来的,但是杨约比他还舍得。
一车一车的贵重之物,被送入东宫,开始装饰新居。
阎毗这一次大难不死,被裴矩硬给保了下来,连官位都没有丢,原因是宇文恺干不动了,想要辞职,那么宇文恺一走,整个朝堂工程方面的专家,就属阎毗了。
他这一次也算是靠着自身技能过硬,属于稀缺人才,暂时逃过一劫,说不定还有机会顶上工部尚书,简直赚大发了。
杨广饶了他,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不过罚俸五年,食邑减了五百户,算是惩戒了。
世子杨瑞,袭了秦王,也就是说,眼下的秦王府,以后是杨瑞的了,不过杨瑞一直住在宫里,也用不上。
这天的秦王府,一众大佬在宴会厅内畅饮。
阎毗先提了杯酒,朝裴矩笑道:“裴公那日真把我给吓惨了,你不知道我当时心里在怎么骂你。”
这话一出,众人哄堂大笑。
裴矩也举杯笑道:“阎公迟迟没有讲出你的肺腑之言,我若不迫一迫你,怎会是今日皆大欢喜之局?”
高熲也笑道:“好了好了,老夫也以这杯酒,算是给阎公赔个不是,惊吓到你了。”
“不敢不敢,”阎毗赶忙先把手里的酒干了,高熲辈分高,眼下虽无爵位,但也绝不是他能轻视的:
“独孤公折煞我了,好在今后不会再出现那日的局面,否则我剩下的这些胆,不知还能不能经受一回。”
众人纷纷开始拿他打趣。
阎毗也是一个活泛人,北周时期挺横的,因为人家跟北周皇室是姻亲,大权臣宇文护是他爹的表弟,他的老婆是周武帝宇文邕的闺女。
但是进入大隋之后,横不起来了,人也变得规矩圆滑了很多。
今天来了这么多人,肯定是有所图的,杨铭现在是太子,那么太子需要什么呢?
没错,需要属官,以及千牛备身,这两样都是从龙之臣,如果杨铭将来登基做皇帝,这些人基本上就是大隋未来朝堂的中枢构成。
三师,杨广已经给定下了,太子太师第一等,是观王杨雄,接下来太子太傅,是尚书右仆射裴矩,太子太保,是蔡王杨智积。
这三个就是挂个名,人家都有自己的正事要干。
至于太子属官,杨铭有意自己选择,所以杨广没有干预,但是十五名千牛备身,杨广给他选了三个。
御史台大夫张衡的长子,张希玄,来护儿的长子长孙,来宇,虞世基的二儿子,虞熙。
这是老爹明明白白的告诉他,哪些人不能动。
不得不说,杨广对来护儿和虞世基,是真爱啊。
那么剩下的十二个名额,就是眼下宴会厅这些人来这里的首要目的了。
大隋的千牛备身,只要从宫里出去,最次县令,一般是太守,这是传统。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