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页(1 / 1)
('
李世民嘿嘿笑道:“姐夫我来了。”
这就是人家的聪明之处,不称职务,只论辈分,明摆着跟你套近乎呢。
杨铭叫来自己的儿子杨瑞,让他们俩见见面,一个五岁,一个十一岁,今后就要在一起读书了。
上午去国子监,由祭酒韦澄亲自教导,下午在东宫,由薛道衡补课。
寻常出身,是不会有李世民这样的待遇,人家的出身确实太吊了。
祖父陇西李,祖母独孤氏,外祖扶风窦氏,外祖母关陇集团领袖宇文泰的亲闺女。
跟北周、大隋皇室,都是直接的姻亲关系,当今皇帝杨广的表侄子。
历史上唐代隋,不是没有原因的,不过是关陇集团内部的权利更替而已。
李世民非常聪明,在杨瑞面前表现的很得体,将尊卑关系表达的清清楚楚。
论辈分,李世民和杨铭是同辈,杨瑞比他低一辈,算是他的侄子,不过他现在有亲侄子,那就是李秀宁的儿子杨琮。
与李世民一起进宫的,还有李玄道。
他们俩都是由徐景接引进宫的。
打发走两个小的之后,杨铭单独与李玄道说话。
“玄道在齐王府任职,有多久了?”杨铭笑问道。
李玄道恭敬道:“回太子,六年了。”
他在齐王府担任王府祭酒,和李百药的位置一样,属于长史之下权利最大的。
杨铭又道:“那么你觉得,齐王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回太子,齐王性直爽,不作伪,敬老尊贤,并非无德之人,只是有时候不太能听得进劝告,虽有小缺,然人并无大失,”李玄道说道。
这就是聪明人,不要说主子的坏话,哪怕是你的前任主子。
他今天敢在杨铭这里骂杨暕,杨铭直接就会杀了他。
但由此可见,这个人还是很狡猾的。
杨铭笑问道:“那你为什么要从齐王府跑出来呢?”
“不敢隐瞒太子,之所以出逃,皆因惜命,”李玄道说道:“齐王的性子,臣还是了解的,当时若是跑的慢点,今天就没有机会得见太子殿下。”
这一句话,多多少少有贬低杨暕的意思,不过并不要紧,最多就是说杨暕对待下属有点冷血无情。
杨铭点头道:“那你觉得,我会不会用你呢?”
“会,”李玄道说道。
杨铭笑道:“什么理由?”
李玄道站直身体,道:“太子贤名远播天下,有容纳万物之胸襟,有体恤百姓之仁德,臣虽才疏学浅,然亦愿肝脑涂地,以求太子之贤,昭于煌煌史册,传达于千秋之后。”
“你没有这个本事,”杨铭直接给他泼冷水道:
“这个理由也站不住脚,不过你没有猜错,我确实打算用你,但你今天如果猜不到我用你的理由,你就继续去李渊府上躲着去吧。”
李玄道顿时冒冷汗,看样子太子不吃马屁,但真正的理由,实在是说不出口啊。
因为真相就是,他是李渊举荐的,太子或许会给李渊一个面子。
脑子里拼命思索,李玄道越来越紧张,果然是比齐王厉害啊,言语如刀,其人如剑,藏锋纳锐怪不得高熲苏威都对他服服帖帖。
半晌后,李玄道灰心丧气道:
“也许是因为唐国公的面子吧,太子才肯用我。”
“不错,是这个理由,”杨铭笑道:
“我这里不想听到任何一句不实之话,就算难以启齿亦或是有难言之隐,我都只想听到真话,言真者无罪,明白了吗?”
“臣明白了,今后但有一字虚言,愿自绝于太子面前,”李玄道只觉自己的后背已经湿透了。
这样的人,齐王怎么能斗得过啊?虽然是一母同胞,但人家打小是在二圣膝下长大,果真非常人所能揣测。
杨铭点了点头道:“去门下坊找李纲,就说孤让你做内舍人。”
李玄道瞬间大喜,赶忙跪地谢恩:
“臣肝脑涂地,不足以报太子大恩。”
你以后敢骗我,就让你肝脑涂地,杨铭淡淡道:“去吧。”
第417章 今生无缘
接手东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杨勇做太子的时候,整套班底,都是杨坚和独孤伽罗精心打造的,阵容绝对豪华,很多都是中枢大佬兼任,甚至是尚书之才,却被调给杨勇做属官。
杨坚夫妇对杨勇的寄望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到了杨广就任太子的时候,基本就是他自己那套班底,而杨昭直到过世,属官当中仍有空缺。
说到底,太子的属官,得太子用着顺手,杨昭时期,东宫职务调动频繁,就是因为杨昭用着不顺手。
杨铭不像杨昭,不喜欢的就不用,他的观念里,东宫属官就是一个缩小版的中枢,他们会是将来的从龙之臣,不是凭自己的喜好就可以随时弃用的,他要顾及很多因素。
如今他的属官,关中、江南、山东的都有,说直白点,他要在自己的东宫当中,早早的建立起一种三方平衡,以免关中派一家独大。
也就是所谓的没有矛盾,创造矛盾。
李靖每次轮值的时候,都会去和杨铭报备一声,杨铭不在,就找杨茵绛,他和封德彝一样,在杨铭和杨茵绛这里,都属于心腹,但是李靖和封德彝不会勾结成一伙,他和杨铭最早的属官元文都、李百药、房玄龄、杜如晦、裴熙载,这是一派,算是杨铭早年的河东王府派,简称河东派。
而封德彝再加上杨玄挺、杨万石,以及今晚就会进京的杨元庆,可以定性为杨素派,又或是太子妃派。
剩下那帮新人,就是李纲领衔的少壮派。
这只是暂时因先来后到分出的三大派系,随着东宫属官的不断补全,慢慢就会发展成地域性,这就是杨铭的目的。
他们之间斗,我才能睡得着。
十一个千牛备身,杨铭将来宇、裴爽、独孤凌云、韦怀敬,安排在了自己身边,剩下的负责寝宫戍卫。
这四个人,三个靠得住,另外一个来宇,是杨铭有意安排,因为他要拉拢来护儿。
杨铭,可以说是大隋立国之后,最闲不住的太子,他总是喜欢往宫外面跑。
这段日子,先去了杨雄家里,跟他们父子喝了一顿酒,也去过裴矩和高熲府上,后来卢楚还邀请他赴宴,因为卢楚不知道从哪也搞了一个吴声舞团。
今晚,是去来护儿家里,不是杨铭主动要去的,是来护儿通过孙子来宇,希望杨铭能够赏光。
当然要赏光。
你的孙子是我爹钦点的千牛备身,用意就是让我和你多多接触,修复关系,我怎么能违背老爹的意思呢。
什么叫倒履相迎?来护儿眼下就差不多。
太子车队刚刚抵达兴宁坊,来护儿就带着儿子们小跑着朝车队方向过来了。
街道两旁的武侯卫立即清理街道,严禁任何人接近车队。
“都给我低头,不准看,”武侯卫朝着百姓们喊道。
低头,是防范刺杀的一种方式,就算你有弩箭,你总得瞄准吧?你不抬头怎么瞄准?
来护儿国公之尊,眼下主动请缨,要给杨铭当车夫,这是人家道歉的一种方式,杨铭不答应的话,等于是不接受道歉。
“荣公半生戎马,想来旧伤颇多吧?”车厢里的杨铭,朝着车厢外驾车的来护儿道。
来护儿笑道:“这是无法避免的,臣有一处肩伤,十多年了,日日疼痛从未间断,此中滋味,外人难以体会。”
杨铭道:“听说荣公早年,是跟着贺若弼的,后来你俩闹掰了?”
“不瞒殿下,即使有私仇,但是我对宋国公只有敬重,”来护儿叹息道:“往事俱往已,可惜斯人不再。”
杨铭笑道:“后来,荣公在楚公麾下效力,曾一度被人误以为是楚公一派,如今天下人才知道,你其实是大隋最大的忠臣。”
“不敢不敢,最大忠臣轮不到我,”来护儿道:“我从楚国公那里学到了很多,平生最敬服之人,也是楚公,常引以为师,太子妃的事情,还希望殿下能帮臣转述一句话。”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