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页(1 / 1)

加入书签

('

“戎马半生只为建功立业,年老了,也就想着半辈子攒下的家底,不要给败了,犬子寸功未建,有负国家,值此国之用材之际,正当报效,殿下能够准允,老夫深为感动。”

还得是武将家庭出身,一门心思想着去打仗,值得点赞,杨铭笑道:

“客气了,您老兄弟三人,都于我大隋有安邦之功,也就是孝基根基浅,不宜立即重用,将来前程,我会照看着点。”

这还是杨铭第一次见到韩僧寿,这个人的爵位比他大哥韩擒虎还高,但是杨铭在朝会上就没有见过对方。

当然了,韩擒虎的爵位,在北周时期,就是郡公,但是在大隋,是寿光县公,本来能升上去的,但是跟贺若弼斗的太狠,被人家告发他攻进建康之后放纵士兵,淫污陈宫,结果只封了上柱国,赏绢八千段,爵位至此停在了县公。

这就是为什么,每次韩僧寿来东宫,陈淑仪都会发脾气,因为就是他大哥韩擒虎,把陈叔宝活捉的,而且当时旧陈皇宫的女眷,很多都被韩擒虎麾下的士卒侮辱了。

人家贺若弼告他,告的一点都不冤。

得到杨铭的许诺,韩僧寿乐呵呵的走了,杨铭派千牛备身独孤凌云,一直将对方送出宫,算是礼遇很高了。

毕竟现在用得着人家嘛,打仗的经验,那可不是书本上能学到的,韩僧寿打了半辈子仗,经验极其丰富,只要人家肯卖力帮忙,史万寿他们接手右骁卫会非常顺利。

晚上,光化殿,杨铭抱着妻子杨茵绛就寝,儿子杨璨则是交给了乳母照看。

她的三个儿子都是这样,三岁之前跟乳母亲,三岁之后才跟妈亲。

“你对右骁卫插手太深了,恐怕李浑会不高兴,”杨茵绛道。

杨铭点了点头:“确实需要跟他打个招呼,这个人现在无心军府事宜,有意往中枢走,目下也正在打点,我可以以此安抚,免得他添乱。”

“李浑之才,不足以进入中枢,你不能随便答应他吧?”杨茵绛皱眉道。

杨铭笑道:“正因为他进不去,我才能答应他,他真要有那个本事,我反而不能允诺。”

“我听说过一个传闻,不知是否为真,”杨茵绛道:

“李浑本为太师李穆第十子,申国公的爵位怎么也轮不到他,据说是宇文述从中帮忙,才让他得以承继李穆后嗣,而他答应宇文述,事成之后,以国公赋之半每岁奉上,是真的吗?”

杨铭点头笑道:“能传到你耳朵里的,当然就是真的,我听母后提起过,确实如此,不过李浑袭了国公之后的第二年,就没给过宇文述钱了。”

“这么说,这个人倒也值得笼络,”杨茵绛笑道。

太师李穆于隋有大功,跟高熲一样,都是开国功臣,总共有十二个儿子,长子李惇比他死的还早,所以李穆死后,申国公的爵位被长子长孙李筠给袭了。

但是李筠被自己人杀了,历史记载是李浑派族侄李善衡下的手,但是栽赃在了另一个与李筠有嫌隙的族侄李瞿昙身上,于是李瞿昙被杨坚处死。

李筠没儿子,他一死,给人家李穆绝了嗣,所以当时杨坚与朝臣商量,该由谁来继承李穆后嗣,宇文述是李浑的大舅哥,又得了对方允诺的好处,自然就把李浑给推上去了。

第二年,李浑从申国公改为邺国公,他以这个借口,不认账了,答应给宇文述的钱,也不给了。

两人就这么翻脸了。

杨铭笑道:“你安排一下,准备三份礼物,一大两小,分别给李浑、辛世雄、赵孝才送去,让他们管好自己的嘴,也管好自己的手。”

“这叫先礼后兵?”杨茵绛笑道。

杨铭道:“敬酒不吃,才有罚酒。”

第481章 君君臣臣

右骁卫的大变动传到了洛阳,辛世雄火冒三丈,好家伙,这是要把我废了?换的都是我的人?

他第一时间,没有去找皇帝告状,因为你在人家爹面前告儿子,十有八九是行不通的。

于是他便找上了顶头上司李浑。

“这么一换,下面的将领没人听我的,这仗我还怎么打?您老得给我解决这个问题,”辛世雄气急败坏的在大将军房来回踱步,口中不停的唠叨着。

李浑挑眉瞥了对方几眼,继续保持沉默。

他的立场,是希望李靖能打好这场仗的,为什么?同族呗,人家都是陇西李。

他爹李穆,是大隋立国之后,陇西李的第一任家主,接下来是李安,现在是李渊。

但是他们家,因为当年同室操戈,骨肉相杀,差点被杨坚一锅端了,至此开始走下坡路。

李浑那时候兵行险着,唆使族侄李善衡杀了亲侄李筠,又嫁祸给了李瞿昙,说到底,就是自相残杀。

李筠刚死那会,案子还没有告破,但是基本锁定就是他们李家自己人干的,杨坚在苏威的建议下,把他们一家全部抓了,一个一个的审问。

独孤伽罗放了狠话,审不出来,尽数贬为平民,于是宇文述帮忙,将锅扣在了李瞿昙脑袋上,其他人这才被放了出来,但也不受重用了。

同室操戈这玩意,是非常受人唾弃的,在皇帝看来,这股风气必须以高压手段遏制住,以警示其他家族。

如今的陇西李,李渊正在起势,李靖又攀附上了太子,说不得就是将来的从龙之臣,如果这次高句丽打的漂亮,是有希望接手李渊之后的家主之位。

所以李浑希望李靖赢,而他也知道辛世雄是个什么德行,人家太子这么做,不就是担心你搞事情?

“您老到是说句话啊?右骁卫是您的,难道您就这么眼睁睁看着太子乱来?”辛世雄着急道。

李浑捋须笑道:“世雄慎言,右骁卫从来都不是我的,虎符在陛下那里,十二卫四府,都是陛下的,而太子是陛下之子,眼下又有监国之权,人家怎么安排,我能说什么呢?”

辛世雄目瞪口呆,感情换的不是你的人,你不着急。

“我被陛下任命为先锋总管,身负要任,如今麾下将领被撤换,我怎么打?底下人不服我,跟我对着干,这种情况下,我怎么领军?”

李浑道:“你不是归李靖节制吗?你听他的就行了。”

我入你娘,姓李的没特么一个好东西,辛世雄咬牙切齿,冷哼一声后,摔门而去。

身为将领,最忌讳的就是手下不服从调配,李靖如此,辛世雄也是如此。

眼下他在右骁卫的人,被撤换的干干净净,很明显太子这是针对他来的,他不能忍,于是离开军府衙门之后,直接就去求见皇帝去了。

徽猷殿,杨广正在与几名大臣聊天,是那种很随意的聊天,君臣之间气氛非常融洽。

至于谈论的事情,涉及也比较广泛,什么都有,包括右骁卫的变动问题。

宇文述刚才已经表达了一丝不瞒,但是皇帝故意回避这个话题,他也就不再说了。

眼下听到内侍通报,辛世雄求见,宇文述心里乐了,你来的正好,刚好我在,能给你帮帮忙。

一进大殿,辛世雄扑通一声就跪下了,朝着正在书架边上踱步的杨广,老泪纵横的哭诉道:

“陛下要给臣做主啊。”

坐在殿内的杨约直接来了一句:“风风火火的,吓了我一跳,这里是陛下静养之所,你这是什么形态?”

关你鸟事,你个龟儿子,辛世雄继续哭诉道:

“臣的老部下,都被太子给撤换了,眼下情况,臣已无力领军,如此军国大事,太子任性而为,臣不敢埋怨,只求陛下给臣做主。”

“嘴上说不敢埋怨,但字字都在埋怨,”杨玄感冷笑道:“你这个人,口不对心啊。”

眼下坐在徽猷殿的,都是大佬,辛世雄一个军府将军,在这里没有牌面,怎么?你是陛下心腹?能坐在这里的,哪个不是陛下心腹?

杨约还有扶龙之功呢。

杨广将目光从书架上收回,瞥了一眼跪在地上的辛世雄,嘴角一勾,摇了摇头,随后继续沿着书架晃悠,好像在找什么书。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