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页(1 / 1)

加入书签

('

屈突通摇了摇头:“不一定,我以前在宫里跟他有过交集,是个谨慎持重的,跟他那个弟弟,压根就不像一个爹妈生的,我们看看他怎么说。”

不一会,鱼俱罗风风火火的就进来了,原本给他留的座位,摆好的酒食,也被他一脚踢翻:

“你们俩想干什么?”

史祥和屈突通下意识对视一眼,诧异道:

“你哪来这么大的火气?”

鱼俱罗怒道:“你们在河北杀人,杀完拍拍屁股就走了,给老子抹一脸的屎,立即撤兵,不然我一纸奏疏,连带宇文化及,把你三个都告了。”

他之所以发这个大的火,是因为在来的路上,见到了史祥的兵马正在将一车一车的尸体运至一处荒郊,挖了个大坑,就地掩埋。

鱼俱罗看在眼中,肺都快气炸了,进来之后便噼里啪啦骂了两人一顿。

屈突通脸色难看道:“你特么别冲我们发火啊,我们也是奉旨办事,谁特么愿意干这种缺德事,你去找宇文化及啊。”

“他不听我的,”鱼俱罗气呼呼的坐下,朝二人道:“可是你们俩,也是久经事故了,你们怎么能干的出来?”

史祥赶忙道:“好了好了,你也别发火了,我们俩刚才已经商量好了,接下来我们会谨慎处理,能不杀就不杀。”

“你还打算杀啊?”鱼俱罗道:“再杀下去,河北要是反了,我掉脑袋,也会拉上你们仨。”

屈突通呵呵道:“说不通宇文化及,就来骂我们,我们特么的还一肚子气呢。”

“那正好!”鱼俱罗道:“咱们三个联名上疏,请求陛下让你们撤出河北。”

史祥沉吟半晌后,道:“行,你领衔,我们俩写个名字。”

“不妥!”屈突通赶忙抬手:“想要洗脱干系,还是联名较好。”

说罢,屈突通给史祥使了一个眼色:现成的甩锅机会,还不把握住?

史祥也是个老狐狸,立时会意:“行,联名就联名。”

……

杨广也不是傻子,这么多人跟着他在山西晃悠,能把山西的树皮都啃光了,所以能回的,杨广已经吩咐他们提前返回各部大营,赏钱和抚恤去找太子。

他这可不是在为难他的儿子,其实于仲文已经带着右翊卫押送着高句丽的斩获上路了,他只要一到,朝廷缺钱的困境瞬间便可迎刃而解。

再说还有吊在车尾的吐万绪,已经开始在卖高句丽的俘虏了,俘虏也是看成色论价,长的壮的有力气的、漂亮的皮肤好的,双眼皮的,肯定能卖个好价格。

高句丽外加新罗百济,那地方的土著,都是单眼皮,这个事情就比较复杂了,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那地方是古亚洲人种,而中原是新亚洲人种,而大概在三万年前左右,新亚洲人种对古亚洲人种有过一场大屠杀,以至于古亚洲人种全都躲到了东北亚偏远地区。

第二种说法,蒙古高原和通古斯地区,存在“蒙古高压”,是全球最大的寒流策源地之一,受南下的冷空气困扰,蒙古人和东北亚人的眼睛变成了单眼皮,为的是保护眼球。

至于哪种说法靠谱,不知道,反正高句丽那边只要看见是双眼皮,那就是中原人的后裔,就能卖个好价钱。

人,成了商品货物,跟骡子马一样,被拉到了集市上售卖,山西地区优先购买。

杨广在晋阳是要过年的,而且过了年还不打算走,毕竟奔波一年,他也累了,还生了一场小疾,所以要在晋阳修养很久。

鱼俱罗他们三个的联名奏疏,杨广也看到了,撤就撤吧,只要河北安稳就行了,至于三人奏疏里对宇文化及的控告,杨广没有当回事,这封奏疏,也只有他和门下省的官员知道。

这个时候,杨广是不可能问罪宇文化及的。

京师,于仲文回来了,因为他是带着钱回来的,所以观王杨雄亲自去长安驿迎接对方。

杨雄拉着对方的手,笑道:“次武(于仲文字)此番劳苦功高,名垂青史已成定局,不要坐马车了,咱们骑马走朱雀大街,满城百姓都在迎接你呢。”

于仲文哈哈笑道:“劳观王远迎,次武愧不敢担啊,只是略尽绵力而已,主要还是陛下运筹帷幄。”

他毕竟是攻打平壤的主将之一,功劳也只在宇文述和来护儿之下,自然也是要洒水净街,彩锦点缀。

百姓夹道欢迎,坐在马上的于仲文内心也是爽的一批。

人活一辈子,图个啥,不就是图个功成名就吗?

像他这样累代勋爵的鲜卑族出身,吃穿用度是不愁的,不图利的时候,就图名了。

于仲文不免有些感慨,上次离京的时候,太子还严厉警告他,让他颇为担忧,如今载誉而归,也算是一身轻松了。

“太子在宫中?”于仲文问道。

杨雄笑道:“在朱雀门下等着你呢。”

于仲文一愣,赶忙道:“哎呀,怎当得太子亲迎,咱们快快去吧。”

第546章 一天的保鲜期

门下省在开皇年间,编制为一百三十七人,临时工有四百二十一人。

这个部门是三省六部之一,权柄极大,五百多人处理日常工作,其实不算多,毕竟这是一个国家的最高办公机构,相当于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后来杨广改制之后,分权了,新设的殿内省和司隶台分走了一部分职能,但最重要的职能还是在门下省。

所以编制也减了,九十七人,临时工数量不变。

这个部门的临时工,可都不是一般人,所以宇文述第一时间便得知儿子被人给告了,人家在门下省,有人。

他没有痛恨鱼俱罗三人,只恨自己英雄一世,三个儿子一个比一个不成器。

你们仨里面,有一个玄感这样的也行啊,可是你们连玄感都比不过。

当然比不过,弘农杨跟破野头,这能比较吗?底蕴就差了四五百年。

宇文述的心情很不好,虽然皇帝将这件事给压下来了,但是他清楚,这是儿子的把柄,什么时候被清算,主动权在皇帝和太子手里。

晋阳城的一座官邸,宇文述将剩下的两个儿子叫来。

“你们兄长奉旨平叛河北,在当地滥杀无辜,被人家给告了。”

老二宇文智及诧异道:“谁那么大胆子,敢告大哥?”

眼瞅着二儿子如此不上台面,宇文述冷哼道:“鱼俱罗、史祥、屈突通三人联名,一个是河北使持节,另外两个是辅佐你们兄长平叛的,两边都把他给告了,你们倒是说说,这事怎么解决?”

一听到这三个人的名字,宇文智及顿时哑巴了,这仨人的分量还是很足的,一个是高祖皇帝的人,一个是皇帝的人,一个是圣后的人,都不好惹。

“他们抽什么风了?大哥是奉旨平叛,他们却在背后放冷箭,他们想干什么?如此立场一致,不会是背后有人指使吧?”宇文智及道。

宇文述皱眉道:“最怕的就是有人指使啊,能同时指使这三个人的,可不一般。”

“不会是太子,”老三士及道:“太子应该不知道河北的事情,所以不可能是他,鱼俱罗是高祖皇帝的禁卫统领出身,史祥是陛下伐陈的老部下,屈突通是永安宫亲卫大都督起来的,眼下能同时指使这三个人,恐怕没几个啊,太子也未必有这个本事。”

鱼俱罗是高唐县公,史祥是阳城郡公,屈突通是邑川县公,三个公爵联名告状,任谁,都够他喝一壶的。

但是宇文述在听完三子士及的分析之后,认同的点了点头:

“只要不是太子指使,事情就好办,我看呐,还是你大哥在下面搞得天怒人怨,让人家三个察觉不妙,杀人太多怕担责,所以统一口径,将事情都推到你们兄长脑袋上,你大哥太嫩了,斗不过这三个老狐狸。”

宇文智及皱眉道:“这可如何是好?事情就怕上纲上线,这件事要是被捅出来,就怕有人借题发挥啊,杨约那个没卵货,可是盯的咱家很紧啊,这个王八蛋要是玩阴的,防不胜防。”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