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页(1 / 1)
('
宇文述双目一眯:“这个人是个白眼狼,也是个无底洞,用他就得给钱,喂不饱的,待我想想吧。”第二天的朝会,杨广终于问起了刑部侍郎这个缺,该由谁补上。既然都提到刑部了,那么李浑空出来的右骁卫大将军,自然更惹人眼红。所以原本议论的重点,从刑部侍郎偏移到了右骁卫大将军,争的最狠的是两个人,一个叫郭荣,一个叫裴仁基。史万岁卸任左屯卫的时候,郭荣就想顶上,但是杨铭没用他,而是给了杨浩,眼下好不容易又出来一个机会,郭荣怎么可能轻易放弃,直接跪在朝堂上倾诉自己对皇帝的忠心。是的,想要爬的高,能力在其次,忠心才是第一位的。杨广当时很感动啊,要知道郭荣年轻时候是跟着宇文护混的,起步就很高,进入大隋之后,因为他和杨坚是哥们,所以也一直受重用。论资格和威望,是完全可以胜任了,就看皇帝会不会点头。裴仁基也是,人家的资格也够了,他在监门府一直是个将军,并不是他不行,那是因为监门府比较特殊,这两个军府的大将军,只能是皇帝的亲戚,其他人都不行。太原郭氏也是大门阀了,但是在朝堂上,与河东裴氏,这就不是一个量级的。所以裴仁基当下的呼声很高,你会表忠心,难道我不会吗?我特么是高祖皇帝的近卫出身,对大隋的忠诚,不是你一个伺候过宇文家的人,能比的。两派势力,就这么在朝会上争执起来。人家郭荣也有支持者,他亲弟弟郭弘道,是内史省通事舍人,堂弟郭履球是太仆寺丞,长子郭福善礼部都事,次子郭敬善,杨广的千牛备身。其中亲弟弟郭弘道,是李渊的铁哥们,历史上入唐之后,任卫尉寺卿,封郜国公,人家是以什么身份封的国公呢?叫龙潜之旧。意思是李渊这条龙,还在水里趴窝的时候,我就跟他是哥们了。另外,堂弟郭履球,本身名气不大,历史上也就留下了一个名字,但是他有一个玄孙,是华夏历史上谈到郭姓,就绕不开的顶级大人物。没错,就是大名鼎鼎的汾阳王,郭子仪。郭、裴之争的优劣在于,郭荣这边的帮手,放在开皇年间,没有资格参加朝会,而裴仁基这边的帮手,裴矩和裴蕴就够用了。但是宇文述站出来了,他全力支持郭荣,导致天平倾斜。他为什么要支持郭荣,原因很简单,不想裴家再坐大了,还能卖个人情给郭荣,毕竟郭荣属于无党派人士。眼下的朝堂,宇文述的面子是非常大的,因为人家灭了高句丽,杨广肯定要优先照顾宇文述的意见,他对宇文述本身也是真爱。结果呢,郭荣如愿以偿,活了大半辈子,终于混到大将军了。但是杨广这个人呢,很会玩权衡之术,裴家都闹到这个份上了,你不给人家一个坡,他们已经下不来了,于是杨广将苏威兼的右武卫,给了裴仁基。郭荣当时就傻眼了,争了半天,白争了,早知道有两个位置,我至于跟裴家闹的这么凶吗?苏威本身肯定是不在乎的,出征高句丽的时候,他兼了右武卫和右御卫,早就想撂挑子了,他对军府是没有兴趣的,因为他的尚书左仆射,可以管军府,那我还兼这个干什么呢?这么一来,算是皆大欢喜了,但是裴仁基也很清楚,他这个右武卫,就是一个名头,但是有个名头,总好过没有。为什么呢?右武卫的两个将军,是李靖和周法尚,你猜猜这里谁说了算?“梁卿的谥号,也定下了,一个靖字,朕以为合适,”杨广面露哀色道:“出殡之日,三品以下官员,皆往吊唁。”这就是梁毗的牛比之处了,一个侯爵,混了一个这么好的谥号,这个人要不是太直太刚,本来是可以爬的更高的。而大隋律,王公以下取谥号,是太常寺博士干的事情,梁毗的谥号就是大隋第二书法家欧阳询给他选的。刑部侍郎这个位置,可不是谁都能干的,你得有这个本事,你看看另外一个刑部侍郎是谁,你就知道什么人才能坐这个位置。跟卫玄共事,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宇文述举荐了一个人,名叫王仁恭,现任马邑太守,今年五十五岁,是杨坚的心腹爱将,早年被安排在蜀王杨秀身边。这个人,是宇文述的老部下,关系非常铁,刑部侍郎这个位置,王仁恭是符合条件的。但是很多人都不赞成,你让他去刑部,是瞧不起人家卫玄。这就是人情世故了,你资格能力都可以胜任一个位置,但是和你同位置的人,威望比你高出太多,就不好给你安排了。反对的人,也是照顾人家卫玄的面子,别看人家是侍郎,尚书长孙炽也得跟人家好好说话。本来王仁恭基本已经没有希望了,但是命运的齿轮,在这个时候转动了。长孙炽请辞。“臣久患重疾,已经无力处理公务,请陛下准臣卸任,”长孙炽在玄感的搀扶下,颤颤巍巍的给杨广跪下了。他是真不行了,最近一个月上朝,都是被人搀扶着进来了,右腿已经有点瘸了,但不是腿的问题,应该是身体其它地方影响到了腿部。“爱卿快快请起,”杨广一脸关切道。宇文述赶忙上去搀扶长孙炽,但是人家没有搭他的手,而是抓着玄感的手臂,慢慢的站起。长孙炽的女儿,就是宇文智及的正妻,准确来说是前妻,因为人家后来把宇文智及告了,然后被杨坚准许离婚。宇文述也是一手好牌,被儿子给打的稀烂。“朕不舍卿卸职,然卿之身体,朕更不忍强加劳务,唉……”杨广叹息一声:“朕准卿回家养病,着太子代朕探望。”长孙炽是长孙晟的二哥,弟弟都挂了,他也快了,主要是岁月不饶人。那么刑部尚书谁来接班,几乎都不用再议了,卫玄当仁不让,李渊不敢抢。本来这个位置,应该是李渊上的,但是人家卫玄去高句丽了,还差点死在那,李渊有心争一争,但终究是没能张的开嘴。那么宇文述举荐的王仁恭,就顺利成为了刑部侍郎,而卫玄升职之后的空缺,由元弘嗣调任。眼下的涿郡太守,是滑国公韦保峦。朝会散去,宇文述厚着脸皮去搀扶长孙炽,即使人家没有一点好脸色,宇文述还是陪着笑脸,一步一步的将人家搀扶出宫,扶上马车。“望公好自为之,”这是长孙炽这辈子,对宇文述说的最后一句话。宇文述揖手道:“兄之教诲,述当铭记。”本来两家是亲家,因为宇文智及乱搞,成仇家了,宇文述望着远离的马车,不胜悲凉。第574章 平反每个人心里都有个谱,什么人可靠,什么人不可靠,自己的心里都清楚。宇文述返京之后,刻意屈尊交好李浑,就是想培植自己的势力,或者说是寻求自保,培养党羽。但是很显然,李浑这个人,靠不住。他们本来就有仇,经过这件事之后,宇文述对李浑已经是彻底失望,尤其是对方威胁他,三个月之内如果不能让李浑免罪,对方就会告发他。到了这种时候,宇文述已经起了杀心了。历史上,宇文述弄死李浑的方式,是比较凑巧的,一个叫安伽陀的西域方士在杨广面前进言:当有李氏应为天子,应尽诛海内凡姓李者。宇文述知道之后,直接给杨广来了一句:安伽陀之言,信有徵矣,臣与李金才夙亲,闻其情趣大异,常日数共李敏、善衡等,日夜屏语,或终夕不寐,李浑,大臣也,家代隆盛,身捉禁兵,不宜如此,愿陛下察之。这句话里面,提到了三个姓李的,李浑,李敏,李善衡。李敏就是杨丽华的女婿,宇文娥英的丈夫,李善衡是李浑的族侄,这三个是一家人。李敏的祖父叫李远,李远的亲大哥是李穆,李穆是李浑的爹。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