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页(1 / 1)
('
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就是这个道理。但是杨广自诩为大隋第一,属实有点臭美了,李德林、卢思道、江总,这三人虽然死了,但是水平是完全在杨广之上的,你自称当今大隋第一,也不合适,因为还有个薛道衡,甚至虞世南。杨广的文学,是走的谁的路子呢?北周时期被称为“穷南北之盛”的文坛宗师庾信,与一代文宗徐陵并称当世。而杨铭本身在文学方面的造诣,那都是后世学来的,以他在大隋所学,其实就是个半吊子,跟他爹比的话,就是个文盲,当然,这是排除后世所学的情况下。而杨铭呢,又不好意思抄诗装逼,因为不符合他的文学功底,再者,诗词之盛,源于唐宋,他现在把人家的诗词给用了,你还让不让人家活了?李白杜甫可是还没出生呢,但肯定会出生。杨铭希望他们能引领大隋文坛,绽放文学之花。所以进士科最后的殿试,他得让薛道衡在旁协助。杨铭是能听出好坏,但不好评比优劣,文无第一,没那么容易评的。第589章 折辱武举礼部这个部门,由北魏初设,进入大隋后,正式成为中央行政部门之一。掌天下礼仪、祭享、贡举之政令,下设四司:礼部司、祠部司、膳部司、主客司。各司主官原本为侍郎,为了与礼部侍郎区别划分,去掉了侍字,只留下一个郎,郎之下,有员外郎四人,承务郎八人,都事八人。其中主客司一个都事出了缺,于是魏征被安排了进去,成为一名从六品的主客都事。主客司的职能是什么呢?主管外交及处理属国间的事务,看上去与鸿胪寺的职能有些许重叠,实则不一样,礼部是修订策略,定立方向,鸿胪寺是执行者。六部和十一寺的关系,大概就是这样,起草者和执行者关系。历史上到了清朝,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是被直接并入礼部的,更为集权。三省六部从隋朝开始直到清朝,大体框架不变,但是具体职能一直在演变发展,比如大隋的兵部,权力有限,但是明清的兵部,权力可就大了。有一种说法,明英宗之所以杀于谦,就是因为于谦想把原属于勋贵的军权,收归兵部,触犯到了皇帝的切身利益,因为于谦是兵部尚书。当然了,于谦的死,原因实在是太多了。杨铭让魏征进尚书省,就是要让对方熟悉当今国情,真要培养成硬刚杨广的直臣,至少还得好几年,眼下的魏征可没有胆子跟杨广叫板。那么怎么给魏征这个胆子呢?就是杨铭的一味袒护,只有让魏征觉得,我不管怎么干,都有人保我,他才会气壮胆粗。所以杨铭专门吩咐玄感,无论魏征怎么干,你都顺着他点,不要训斥,只有被惯坏的人,才敢做出格的事。历时三个月的科考,终于进入了最后阶段。毕竟这是立国以来,第一次年度超过了六千考生的一场考试,各部门没有经验,所以进展缓慢,等到了明年,就会顺手很多。膂力矫壮这一科,不同于其它科,这一科只要进了殿试,基本就算大功告成,因为那个时候,大家分配的岗位相差不大,已经没有什么压力了,其它科进了殿试,才是真正的决战时刻。尤其是进士科,这一科只有拔得头魁,才能名扬天下,因为大家一般记不住第二名。徐世绩不算能打,但是杨铭在东宫说过一句要照顾对方的话,而杨茵绛在交待玄感魏征安排的时候,把这层意思也传达到了。那么玄感就好安排了,你不能打是吧?那我就给你安排一些更不能打的对手。于是徐世绩顺利以八胜的成绩,进入殿试总决赛。这一科的殿试,简单的一批,不评第一,只是与皇宫禁卫切磋一下武艺就算完事了,主要原因还是,这一科进入殿试的,一共也就三十多个人,军方完全有位置安排他们,不需要再筛选了。反正你得了第一,千牛备身也轮不到你。杨铭也是故意营造这种重文轻武的局面,因为国家在进入平稳阶段之后,偃武修文几乎是必须的,国家太过尚武,势必导致民间尚武盛行,维稳压力也大啊。大家如果都去读书,而不是过于重视舞刀弄剑,国家也能更安稳了。当然了,也不能过于轻武,要掌握一个度,眼下轻武是有必要的,因为军方势力抬头了,你得压一压。大兴殿,今天的座次还是比较分明的,左边是三省六部十一寺的六十多名官员,右边则是五十多名军方人物,文武分的很清楚。最能打的宇文化及、杨玄挺、裴行俨、史万宝、苏烈、杨元庆也都在。而一把年纪的史万岁,算是特邀嘉宾,毕竟人家几十年雄踞天下第一高手的宝座,对于这一科,有着绝对的话语权。第一个进殿的举人,让人很意外,就是朱粲了。这个人为什么是杨玄奖举荐的呢?因为玄奖是谯郡太守,而朱粲是谯郡人,而且还是谯县县衙里的一名佐吏,这一看就是得了好处了呗。地方衙门的佐吏,基本上来自于地方世家豪族,因为只有地头蛇,才能管好当地。杨铭真正感到意外的是,历史上的这位吃人魔王,模样非常俊俏,简直就像是一个白面书生,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实在无法和对方在历史上的形象连到一块。反差感真大啊。就是这么一副看似瘦弱的体魄,人家是十场全胜进的殿试,可见瘦子也有瘦子的好处。“壮士擅使何种兵器?”杨铭问道。朱粲答:“回禀太子殿下,小人擅使马槊。”不出意外,三十多个进入殿试的举人,基本都是马槊,这玩意毕竟是骑军主战兵器,而骑军又是军队中的贵族,所以喜欢马槊的人,非常多。杨铭笑了笑,看向右边的众武将:“你们谁愿意出来,跟这位小壮士练一练,点到为止,不得伤人。”杨玄挺双手握拳,顶在一起,指间关节咔咔作响:“卑职愿一试此人。”你特么上场算怎么回事?人是你弟弟举荐上来的,你是不是打算放水?杨铭没有吭声,而是将目光看向裴行俨。这就不需要明说了吧?裴行俨直接起身:“就让卑职来试一试他。”裴行俨和朱粲在历史上的名气哪个大?应该是裴行俨稍高一筹,但是在眼下,门阀培养出来的武将,就是大隋最顶尖的那拨人。人家什么条件,你什么条件?你能顿顿吃牛肉吗?裴行俨参加过高句丽之战,也是打出名声来的,一听到人家自报家门,朱粲就已经开始紧张了。马槊有长槊和短槊之分,殿内比试,自然是要用短槊,人家裴行俨的马槊,质量本就是优中选优,比卫尉寺提供给考生的兵器,强了太多。于是玄挺赶忙在底下道:“守敬本就是猛将,又有兵器之利,这不是以大欺小吗?”他这句话,是笑呵呵的说出来的,有捧裴行俨的意思,但是也在暗示裴行俨,你占了兵器优势。这样的场合,大家都是可以随意发言的,杨铭不会怪罪,但心里也是有点不爽,他给了玄奖多少钱,让你这么替他说话?裴行俨哈哈一笑,将自己的马槊扔掉,接过侍卫递上来的卫尉寺精炼马槊,笑道:“我卸枪头,壮士大可不必。”这句豪言壮语,让他爹裴仁基顿时慌了,千金之子不坐垂堂,你特么敢这么玩?“胡闹,殿前比试,非斗狠厮杀,所有人都应卸掉枪头,”裴仁基看向杨铭道:“殿下认为呢?”杨铭微笑道:“自该如此。”于是场内两人,都把枪头给卸掉了。随着一声铜锣敲响,裴行俨率先出手,马步一扎,腰力往前一挺,槊杆横敲而出,朱粲赶忙抵挡。当当的几下闷声,也就七八次眨眼的功夫,朱粲身上便挨了三下,最后一下打在胳膊肘,以至于手腕一麻,双手握槊变成了单手握槊,接着又在裴行俨几次强力击打之下,马槊脱手。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