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页(1 / 1)

加入书签

('

麦铁杖瞠目结舌:“咱们不能这么干吧?冯盎并无过错,欲加之罪,实在是说不过去啊,人家的闺女,可是太子良媛,若是如此行事,我们将来跟太子怎么交代?”

“你们觉得,太子会在乎一个女人吗?”李世民笑道:

“岭南这个地方,要么不打,既然打,就得往死了打,冯盎跟宁长真是一回事,朝廷的政策也不是只在桂州施行不了,广州不也一样如此吗?陛下此番用兵,就是要彻底剿灭岭南反朝廷的势力,冯盎就是其中一个。”

“不行不行,世民太异想天开了,事情不是这么办的,”麦铁杖连连摆手道:“我们的任务,是剿灭桂州叛乱,对广州用兵,不在计划之内,如果乱来,陛下是会问罪的。”

李世民道:“我位卑言轻,这个计划,需要二位总管向陛下陈述,桂州叛军已有准备,始安郡一丢,贼兵在越城岭、都庞岭必然布防,我们不好打,唯有毫无准备的广州,最容易拿下。”

“不可不可,”辛世雄仿佛听到了天方夜谭一样,摆手笑道:“冯盎名义上是岭南之主,又是左武卫大将军,人家什么都没有做,我们却加以陷害,不是君子所为。”

李世民笑了笑,不再说什么了,他心里也清楚,这个计划两人多半不会接受。

麦铁杖笑道:“世民初入军伍,对行军作战还不了解,你久在太子身边,其实应该懂得,外出征战,并非只靠阴谋阳谋,还有很多方面是要顾及到的。”

李世民摇了摇头:“如果是太子,我今天这番话就不会说出来了。”

“这就对了嘛,太子是不会让你这么做的,”辛世雄笑道。

错了,如果是太子,根本不需要我提醒,就会这么决策,二位总管只看一地之失,并未总揽全局,行军总管和行军元帅,终究是有区别的,李世民微笑默然。

等到李世民离开大帐,前往各部清查兵员布置后,麦铁杖摇头苦笑道:

“现在的年轻人啊,胆子是真大,冯盎都敢动,他敢这么想,我可不敢这么做。”

辛世雄点了点头:“不过世民的见解,确有些远见卓识,冯盎这个人,不得不防啊,丘和来信,怀疑桂地叛军是宁家在背后支持,装备齐全,粮草供应不缺,行军迅速作战分明,这就是岭南正规军,冯盎去桂州路不好走,但是想要绕到咱们背后,可是大路宽广,真要出现世民所担忧的这种情形,咱们就算有兵甲之利,被围于群山之中,也是施展不开。”

麦铁杖叹息一声:“本来我以为这次攻桂州是易如反掌,经世民这么一提醒,形势颇有些错综复杂,变数就是冯盎,这个人要是也反了,咱们就是腹背受敌,但是人家不反,咱们又不能用兵,两难啊。”

次子麦仲才道:“那不如就按照世民的法子,先对付冯盎,免得他在咱们屁股后头放一把火。”

“哪有那么容易?”麦铁杖道:

“陛下对冯盎,还是放心的,只看陛下让冯盎回去,却没有让宁长真回去,就可见一斑,这个人是岭南公推的首领,你对付他,就是与整个岭南为敌,咱们只有三万人,打桂西可以,打整个岭南,是远远不够的。”

“主力在北,无兵可用啊,”辛世雄道:“走一步看一步吧,冯盎是肯定得防着点。”

第602章 花有重开日

“人逢喜事精神爽,建成要多喝几杯啊,”东宫承恩殿,杨铭设宴款待众人。

建成马上就要走了,他一个礼部主客侍郎,有他没他都一样。

按理说,这个官职不小了,但是大隋就是这副摊子,随着杨广同志常年在外旅游,皇城各部衙门人员齐整的时候不多,不是这缺人就是那缺人,以至于很多人平日里都是身兼数职,比较混乱。

建成笑道:“世民能有今日,全赖殿下提携,他将来要是敢忘本,臣第一个收拾他。”

你能收拾的了人家吗?瞧你那副仁厚样,杨铭笑道:

“世民已近成年,你啊,今后未必能管的了人家了。”

“不可能,”建成已经喝得上头了,闻言笑道:“我是兄长,又长世民十岁,他对我还是畏惧的。”

但愿吧,杨铭心里,其实与建成更亲近,对方的性格就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没有多少心机,跟自己呢又是少年相识,关系是非常不错的。

至于世民,天生不是居于人下之辈,杨铭甚至考虑过,自己死之前,一定要弄死世民,免得对方对杨瑞不利。

整个天下,没有人比自己更了解李世民的能耐了。

苏烈他们也已经准备好了,今年上来的武举,十七个人要跟着苏烈走,除了那些历史上耳熟能详的人物之外,还有一些也要去,他们因为各种原因,在历史上不显声名,但未必比那些人差。

其中一个出身琅琊王氏旁支的年轻人王敬,就很不一般,不但能打而且极富智谋,原先被分到了右武卫,被李靖一眼相中,私下曾在杨铭面前多次提过此人。

“以科考入仕,这只是开始,如今国家用兵,正是你们建功立业的好机会,”杨铭举杯朝众人道: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你们都是孤遴选上来的,去了麦铁杖麾下,不要给孤丢人,免得人家说,太子今年选的举人,不堪大用。”

程咬金举杯站起来道:“太子放心,臣等只有死战,绝无后退。”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他们这些人下去,不会给多大军职,杨铭已经提前给麦铁杖写信了,随他安排,这是给国家历练人才,不是杨铭要培养心腹,所以麦铁杖视情况任用,真有不堪大用者,扔到一边就行了。

毕竟是膂力矫壮,考的是武功,不是兵法,这些人里面读过兵书的,可谓凤毛麟角。

不过只要他们能够立功,将来是有机会读兵书的,因为大隋军方,也有将领进修的场所,兵部。

就在兵部职方司,此司,掌地图、城隍、镇戍、堡寨、烽堠及征防路途远近诸事,有潜力的将领,会被选上来培养。

这个潜力指什么呢?自身技术过硬,后台也过硬。

没后台你想去进修,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呢,职方司的培训部门自打设立之后,从这里培养出来的名将,一个没有。

真正的作战经验,是靠一场场大战总结出来的,而那些拥有经验的人,又不会轻易传授。

李靖如果不是杨素的门生,韩擒虎的外甥,他也不会知兵,跟这两人学习,比去兵部培训强的太多了。

而眼下坐在杨铭面前的这些历史名将,也都是一场一场打出的经验,初出茅庐的时候,也是个小趴菜。

宴会上,尉迟敬德心里有点不服气,虽然他现在的官职比较高,但是科考的时候,没闯出名头来,远不如那位资评最高的单雄信。

他们这帮人,谁名气最大,将来的路就会更好走,这是肯定的,毕竟大家的背景都差不多。

他有个亲戚是杨义臣,人家单雄信还有个恩公是张须陀呢。

武人嘛,粗鄙,他直接在宴会上请求杨铭,准许他和单雄心来一场。

这不巧了嘛,杨铭也想知道,这两人到底谁厉害。

于是一场宴会比试,就这么开始了。

单雄信扛了很久,但还是败了,反倒是接下来手痒下场的程咬金,跟尉迟敬德打了个不分胜负。

站在杨铭身后的杨元庆,也是心痒难耐,请求杨铭让他下场。

“你们三个一起上,”元庆就是这么霸气。

尉迟敬德哪受的了这个侮辱,直接挺槊就刺。

武人嘛,最喜欢争个第一,要不是杨茵绛拦着,杨元庆现在都想把他亲叔叔玄挺挑下马来,好证明自己才是京师最能打的。

结果肯定不是三个一起上,毕竟大家要脸,所以他们是一个一个的败给杨元庆的。

韩世谔跟李密一直在给元庆呐喊助威,胜了之后更是把元庆夸上了天,弄的其他几人颇为尴尬。

这小子手头真特么硬,吃什么长大的?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