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1页(1 / 1)
('
史万寿,是家里的老三,因为冯盎的两面三刀,现在他已经接手了冯盎的左武卫大将军。他为什么能一下子蹦的这么高的,宇文述举荐的。宇文述为啥举荐,讨好史万岁呗,其实是讨好杨铭。只见宇文述给史万寿使了一个眼色,后者道:“太子是兵马大元帅,动含嘉仓,影响太大,必须让太子知道,如果我们动了,导致太子军辎出了问题,这个罪名,在座的谁也担不起。”窦抗双臂抱肩,淡淡道:“南方现在暂时安稳,刘元进与汪华已经被招安,不急在一时,太子在清河郡,速速奏报,一来一回快马加鞭也就半个月的事情。”杨暕顿时有种被孤立的感觉,我特么落魄这几年,杨铭已经混到这个地步了?谁都在帮他说话,连自己老丈人宇文述都不能全力支持他。杨暕微笑点头:“既然如此,速报太子吧,本王就在这等上半个月。”下面一片安静。杨暕皱眉道:“你们没听到我说话?”陈国公窦抗懒散道:“老夫是老了,又没有聋,自然是听到了。”其他人脸上也是一副不屑的表情。“虎落平阳,被犬欺,”杨暕拂袖起身,冷哼离开。等到他走后,窦抗看向宇文述,道:“这个差事你都敢接啊?小心晚年不保。”他是外戚,又是国公,与宇文述年纪相仿,是一辈人。宇文述挪开视线,望向远处柱子,一言不发。独孤纂抚着胡须道:“大家都是身不由己啊,各自干好自己的事情吧。”第684章 南面可汗“突厥南下了,”一名将官急匆匆跑进了涿州的总管府。韦保峦猛的起身,道:“来了多少人?”“看旗号,应在十万以上,”将官道。韦保峦猛一咬牙:“荣公预料的果然不差,格贼与突厥有勾结,要不然他们也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南下。”费青奴道:“太子已经在攻信都,如果格谦南下支援,太子会很难啊,可是如今突厥南下,我们又走不开,这可如何是好?”已经从辽东赶来的杨万石皱眉道:“信都为重中之重,涿郡可以丢,丢了我们再拿回来,但信都必须拿下,让靺鞨契丹陈兵长城顶一顶突厥,我部主力尽快南下牵扯格贼。”来护儿笑道:“靺鞨契丹等东北部族,一直以来都是臣服突厥,你让他们去布防,小心把咱们都卖了。”次子来渊点头道:“我们不能动,应全力布防北境,绝对不能让突厥人进来,如今临近盛夏,河北大半为平原,便于突厥铁骑发挥优势,他们一旦进来,危害最甚。”邓暠皱眉道:“可是这样一来,太子就要面对河北最强的两股叛军,兵力不占优势,又是远征之军,地利也处于被动,一旦败了,后果不堪设想。”杨铭如果在信都败北,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河北救不回来了。因为朝廷已经没有力量再组织大军了,杨铭这一支就已经是最后的主力,别指望动洛阳的兵,哪怕整个河北都丢了,洛阳眼下的十万卫戍军都不能动。众人纷纷议论,有主张南下的,有主张全力守卫边境的。最后,来护儿沉声道:“来楷、来渊、来弘,驻守蓟县,余者立即北上,拱卫长城。”长城就是国境线,涿郡与突厥的边境线,大部分是以长城划分的,只有少部分长城是在大隋境内,毕竟是依山势建造,哪里合适就往哪里修,这是古人的智慧,他们没有卫星导航,却选择了最合适的地方。大隋的长城没有咱们后世见到的那么漂亮,大隋的长城主要是土筑砖墙以及夯土墙,正是因为常年风吹日晒,经常会有腐朽倒塌的地方,所以长城从春秋时期一直到清朝,几乎所有朝代,一直都在不停的修建修缮。涿郡就是北京,这里的长城算是整个长城质量最高的一段,为啥呢,因为北方游牧民族从这里突破最方便。因为南边是河北,河北是平原,你从山西走,太困难,关隘堡垒藏于群山之中,防不胜防,不像河北这样一马平川。所以来护儿的顾虑是对的,如果突厥从这里进来,危害太大,半个华北平原都会成为战场。但是他也清楚,以他现在的实力,未必能扛得住。没错,他麾下是有四万多人,但却是杂牌兵,真正可称之为精锐的,不到五千人。突厥这次南下的大军,由颉利亲自率领,他刚刚坐上大汗之位,极需一场大胜巩固地位,虽然他年纪也不小了,三十七岁,但是草原十八部势力错综复杂,他威望不足,所以一场大规模战争,也是消除异己的好机会。十三岁的大侄子突利,以及叔父阿史那苏尼失都被他带在身边,毕竟这两人麾下的部落,是突厥精锐。长城,并不只是一道单独的城墙,而是由城墙、敌楼、关城、墩堡、营城、卫所、镇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组成的完整防御体系,相当扛打。按理说,突厥人似乎应该主攻一点,打开突破口,但实际上,这是最差的选择。因为长城背后,有卫所、镇城和关城,我们可以理解为屯兵的地方,这些卫城的选址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且非常密集,可以借助烽火台传信,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大规模集结。所以主攻一点,等于是与边军主力对决,这不划算,还没进去先遭受大量伤亡,突厥人不会选择这么做。那就是多点开花了,分散攻打长城,也等于分散了大隋边军的布防,其实就是攻敌于未知,打一个出其不意。涿郡的长城是沿着燕山布防的,哪里能进人,哪里的防卫就越重,毕竟道路不是千万条,就那几条。那么想要攻进长城,就得不走寻常路,翻山越岭攻其不备。所以颉利这一次的作战方针,就是小部袭扰边境,大部沿着各种不知名的小路,悄悄往长城上摸。这么长的一条长城,你防的了这边,防不了那边,而来护儿的属性,不是防御,真正防守牛比的,是雁门关防的主持者,于仲文。才四天功夫,便有一股突厥大军翻过长城,攻打居庸关。……信都郡的大战彻底拉开。吐万绪六万大军强攻信都郡的首府长乐县,玄挺则是早早拿下了东边的枣强县,为大军东面掩护。高士达也回来,他想绕过玄挺,回援长乐。张须陀、杨元庆、崔世枢三部,正在强攻长芦和景城,这两个地方如果能在最佳时机拿下,高士达就得完蛋。当然了,前提是格谦不会南下。但事实上,格谦来了。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高士达如果完蛋,他就是瓮中之鳖,所以不能让他完,何况两家已经联盟了,他现在被推举为河北义军领袖,等于在河北,官兵太子是老大,反贼他是老大。他还与突厥勾结,被颉利册封为南面可汗,属于卖国贼了。身在清河的杨铭,本来一直在关注着前线战事,随时准备派出自己麾下最精锐的苏烈,但是洛阳来了一封信,差点把他气炸了。是的,他很生气,所有人都知道他一定会很生气,但是从表情上,完全看不出来。“含嘉仓一动,洛阳就会缺粮,别闹出兵变啊,”李建成叹息道。房玄龄摇头道:“那倒也不会,有赵国公在,他倾家荡产,也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说的好听,只调拨五十万石,我看呐,后面还会以各种借口要粮,真要把含嘉仓给吃空了,洛阳不闹兵变几乎是不可能的,”薛收道。李孝恭皱眉道:“这是怎么讲?”薛收道:“齐王现在被封为江南道行军大总管,已经压卫玄一头,等于是与荣公平起平坐了,他下去之后,恐怕会立即出兵,届时会以大军无口粮的理由再向洛阳催要粮食,那个时候,你给不给?你不给,延误平叛,担不起这个罪,你给,洛阳可能兵变,赵国公难也要难死。”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