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页(1 / 1)
('
“不要说的这么隐晦,摊开来说,”杨铭道。来宇沉吟片刻,咬牙道:“祖父是至忠之人,陛下指令,向来是有十分做十二分,此番南下,是陛下的意思,祖父就算不肯辅佐齐王,但也只能奉旨行事,不过六叔觉得,祖父去了江都,很有可能是,单干。”“什么叫单干?”李建成皱眉道。来宇解释道:“祖父眼下的念头只有一个,六月份之前,扫平江南,供陛下三巡江都,下去之后,他不会辅佐齐王,也不会跟宇文述牵扯,而是在接管襄阳水军之后,独自平叛。”“陛下的旨意里,可不是这么交代的,”杨铭笑道:“你不是说荣公至忠吗?旨意里让他辅佐齐王,他单干?这与你所说的,前后矛盾啊。”来宇道:“但是祖父也是至诚之人,太子于他有救命之恩,要忠君,但也要忠义,南下平叛是忠君,与齐王划清界限,是忠义。”“这只是你和老六的猜想,”杨玄纵皱眉道:“荣公下去到底会怎么做,我们还不知道。”来宇道:“以我和六叔对祖父的了解,多半会是这样。”杨铭笑了笑,没有再说话。来护儿确实是聪明啊,只有跟杨暕划清界限,才有可能调动襄阳水军,自己临行前的承诺,人家这种级别的人,是不会轻易相信的。或者说,人家想的多,筹备的多,应付任何局面的准备,也多。至于什么忠义,这个级别的军方统帅,你相信他会跟你讲义气?就算来护儿真有,杨铭也不会信。他已经养成了怀疑任何人,不信任何人的习惯了。不夸张的说,能站在大兴殿的,就没有几个讲义气的,大家都是为自己利益着想,各取所需罢了。仗义每多屠狗辈,来护儿可不是屠狗的。半晌后,杨铭表态道:“我还是信任荣公的,南下途中畅聊多日,孤从中受益匪浅,你和老六不要多想,我相信荣公在江都,会做好他该做的事情。”“殿下明鉴,”来宇笑道。李建成和玄纵玄挺,花花肠子不多,他们看不出杨铭是在虚与委蛇。换成杨约,一看就明白。毕竟来宇和来整对自己是忠心的,杨铭也不会让他们乱想,这是驭下之术。至于来护儿,确实很有可能会这么做,因为他的根本目的是平叛,平叛就要用襄阳水军,想用襄阳水军,就不能跟杨暕沆瀣一气。人家这是为了达到目的,不惜开罪杨铭和杨暕两拨人,只为讨好杨广。好臣子啊。但不是杨铭的好臣子。等到来宇离开之后,建成好奇道:“如果来护儿下去,真的跟齐王不对付,那么襄阳水军,似乎可以由他调派。”“糊涂!”杨玄纵冷冷道:“如今江南群雄汇聚,补给军需从运河源源不断送往江都,河北平定已经让那些反贼胆寒了,让来护儿用太子的家底,去捡这么大的便宜?你脑子怎么想的?”杨铭双目一眯,沉声道:“江南只有我可以镇抚,谁都不行,他们想抢功,也得有这个本事。”玄挺也点头道:“没有您的命令,沈纶和周仲牟不会动,但如果王世充攻丹阳败了,杨暕肯定会告咱们一状,又该如何应对?”“他肯定会败的,”杨玄纵眉头紧锁道:“来护儿走之前,就料定了王世充必败,我当时还纳闷,明知不是时机,为什么要强行出兵呢,现在想想,是要往襄阳水师身上扣啊,届时陛下大怒,恐怕对沈、周二人不利。”“庞韬和独孤凌云走多久了?”杨铭问道。李建成道:“八天了,快马加鞭,算算日子,应该快到了,他们一到,就会指使慕容三藏他们佯败,然后撤出江夏。”杨铭点了点头:“给卫玄传令,让他带兵攻打丹阳首府江宁,襄阳水军会全力配合他,再给沈纶传信,打下江宁之后,立即往上游走,就说荆州的江夏已经丢了,他是奉我的将令回师荆州。”“妙计!”李建成拍掌笑道:“这样一来,出江都难的问题,就算解决了,齐王肯定想不到,水军会一去不回。”没有正当理由,水军离开驻地,需要杨暕批准,就算杨铭的元帅令让走,杨暕也敢不遵,强行扣下水军。但是主动离开码头攻打丹阳,杨暕肯定会同意,等到舰队进入大江,想去哪,那就谁也拦不住了。这就叫金蝉脱壳。杨铭不是不希望早日平定江南,但绝对不能是杨暕,这小子要是起了势,以后想要压下去,可就难了。虽然杨铭也很清楚,这背后的始作俑者,是他爹。“跟独孤纂打个招呼,”杨铭道:“所有从江都经过洛阳,送往京师的军情文书,包括奏疏,全都给我扣下。”杨玄纵皱眉道:“就怕独孤纂没这个胆子。”“他有胆子分钱,怎会连这个胆子都没有?”杨铭淡淡道:“杨暕想要越过我奏报朝廷这条路,必须给他掐断。”李建成长长吁出一口气,他看出来了,自己被卷进了一场大斗争当中。扣押奏疏,等于是欺君了,太子干这种事情,只有我和玄纵玄挺知道,可见没把我当外人啊。你待我以诚,我回赠以真,建成小声道:“那么运河各个驿站的备档,也要派人销毁,免得露出痕迹。”“这得靠兵部啊,驿站是归兵部下设的驾部司管,眼下的驾部侍郎是裴亨,”玄纵皱眉道。“不用,”杨铭笑道:“有一个人就可以办到,通济渠的大财主,独孤薪,这条运河两岸,就没有他办不成的事。”第702章 自命不凡“你刚才说什么?再说一遍?”杨暕面露狰狞。来护儿抵达江都,本来是好事,杨暕一开始是非常兴奋的,心想着麾下有宇文述跟来护儿两名大将,平叛江南将是易如反掌。结果与来护儿的第一次见面,人家就要分权。怎么个分权法呢?杜伏威归我,由我总领大军剿灭,灭了杜伏威就等于收回了丹阳、历阳、庐江、同安、宣城、余杭六个郡。这六个郡都在江都南边,拿回来之后,就不影响皇帝巡幸江都。杜伏威眼下,是整个南方,势力最大的一股叛军,麾下有辅公祏、苗海潮、李子通、赵破阵、王雄诞、阚陵、闻人遂安、戴义等十余名大将。灭了他,剩下的贼寇就不足为惧了,等于是来护儿打算把江南平叛一肩挑。面对杨暕的厉声询问,来护儿面无表情道:“怎么打,老夫心里已经有数,避免被干预行军,最好还是以老夫为主将,从江都出兵,六月份之前,一定剿灭杜贼。”宇文述嘴角微翘,没有说话。来护儿啊来护儿,你就这么想压我一头啊?在涿郡太子让你统领大军,尝到甜头了,就想在江都也这么干?杨暕不是太子,你想从他手里总领军事,痴人说梦而已。杨暕顿时狂笑,半晌后,指着来护儿道:“要不我这个江南道行军大总管,让给你好了?”来护儿眼帘低垂,沉声道:“齐王何必置气,我们的目的是平叛,以太子之能,在涿郡尚且全权交付老夫,何况齐王?”他这句话,非常瞧不起人,等于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嘲讽杨暕不懂领军。主要是级别到位了。眼下在大隋军方,抛开杨铭不算,宇文述老大,来护儿老二,于仲文老三,这是绝对的前三甲。敢挖苦杨暕的,中枢也就那几个人,来护儿是杨广的铁杆,骂杨暕几句,啥事没有。开皇年间,高熲还骂过杨勇呢,能有啥事?杨坚夫妇只会认为高熲是为了杨勇好,但是杨勇呢,比较小心眼,心里对高熲有怨言,他如果什么都听高熲的,就没有杨广什么事了。杨暕怒不可遏,一脚踢翻长几,指着来护儿道:“行,不愧是贺若弼带出来的,果然是自命不凡,目中无人,你想总领大军,下辈子吧。”自命不凡这个成语,出处不在贺若弼身上,而是在清朝,但是历史上对贺若弼的评价,就是这四个字,因为大隋武庙四个人,贺若弼瞧不起另外三个。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