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页(1 / 1)

加入书签

('

杜如晦双目放光,快马加鞭亲自赶往东宫。

如果人是陈淑仪杀的,等于把皇后的嘴给堵上了,老二杀了老三尚未出世的孩子,人家亲妈报仇,这是一报还一报,你能说什么呢?

陈淑仪知道情况之后,赶忙换了一身武士服就往皇城赶,亲自手刃仇人,没有比这更让她激动的事情了。

皇后这边久久等不到消息,也是心中疑惑,让杨铭去催促。

杨铭又派裴爽去催,结果陈奎回来后,直接道:

“齐王已故,是……是陈良娣动的手。”

其实陈淑仪还没有赶到皇城呢,杨暕还活着。

但是萧皇后不知道啊,闻言浑身颤抖,直接昏死过去。

杨铭松了一口气。

负责关押一众杨广心腹的同明殿内,杨丽华来了。

徐世绩和侯君集实在是拦不住啊,也不敢当着那么多人阻拦长公主,这也是违逆大罪。

“说说吧,到底怎么回事?”杨丽华望着于仲文等人。

探望过杨广的十余名大臣,也被关押在这里,这些人都是非常怵杨丽华的。

刚才虞世基已经跟大家说起过,他在皇后那里什么都说了,大家能不能活命,或者子孙能不能活命,就看皇后了。

如今杨丽华问起,他又复述了一遍。

于仲文见杨丽华陷入沉默,主动道:“臣等也是奉旨行事,虽知此事不可为,然君命如山,也只能这么做了。”

“君命如山?呵呵……皇帝杀太子,父亲要杀儿子,你们为什么不劝?”杨丽华暴怒道:

“枉尔等蒙受国恩,食君之禄,竟不能直言于陛下?却干出这等危及我大隋江山社稷之事,你们有何面目自称臣子?”

鱼俱罗叹息道:“事已至此,臣只求一死,以报君恩。”

“来人啊!”杨丽华顿时指着鱼俱罗道:“将这个乱臣贼子给本宫拖出去,乱刀砍死。”

鱼俱罗深吸一口气,起身就往外走。

一代名将,就这样奔赴黄泉。

“你们呢?”杨丽华看向众人,冷冷道:“不是一个个都声称自己是忠君良臣吗?还有谁想死,站出来!”

一个个的低垂下头,都不吭气了。

虞世基可没有他弟弟那份骨气,这与成长经历有关,他是兄长,是他这把伞撑在弟弟虞世南头上,一路走来为其遮风挡雨,所以他早已被风雨打弯了腰,没有虞世南这份傲骨。

所以不要瞧不起性格软弱的人,人家也许背负了更多。

于仲文则是儿女太多,自己不怕死,但是不希望儿孙被牵连。

“你们呐,”杨丽华指着众人道:“身为臣子,只知愚忠,别的事情不劝还则罢了,这种事你们怎么能不劝?虽忠君却毁我国祚,你们不是忠臣,不过是一些谄媚之徒罢了。”

说罢,杨丽华起身离开。

她要去见杨铭,她非常了解自己这个侄子,因为他这个侄子,是她的亲爹亲妈一手调教出来的。

杨丽华非常清楚,自己那个弟弟,是不可能再回来了,你要杀儿子,如今被儿子反手制服,以杨铭的性格,他还能容你吗?

而杨丽华本身,就是以整个杨氏国祚考虑,没有什么事情比杨隋二字在她心上更重要。

五个弟弟,没有一个好下场,她的心里比谁都悲凉,也比任何人,都麻木习惯了。

而这个时候,陈淑仪已经一身大汗的出现在了杨暕面前。

杨暕知道自己死定了,满脸血水的他被绑在一根柱子上,望着陈淑仪手中的匕首,遍体鳞伤的他苦笑道:

“这一切本该都是我的,我只是想拿回属于我的东西,只不过运气不好,输了,我也认了。”

陈淑仪长吸一口气,双目含泪的上前几步,狠狠刺入杨暕的胸口。

杨广嫡次子,齐王杨暕,殒命于此。

第748章 杨老四

大业殿,两个女人一个男人。

侍女掌灯之后便离开了这里,独留下杨铭他们三个。

萧皇后已经从昏迷中醒来,眼神呆滞,整个人仿若丢失了魂魄一样,直勾勾的盯着地面。

而杨丽华,则是脸色阴沉的在杨铭身上打量着。

“咱们家到底是怎么回事?对付起自己的亲人,一个比一个心狠,”杨丽华道:“说说吧,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办?”

杨铭叹息一声道:“侄儿也是被逼无奈,您现在也都清楚了,要不是我反应及时,您现在见到的就是我的尸体了。”

杨丽华瞥了一眼萧皇后,接着道:“父子俩斗出这么大的动静,史书煌煌,你们也不嫌丢人,如今局面算是暂时稳住了,你是打算大开杀戒,还是得饶人处且饶人?”

“正要垂听姑母的意见,”杨铭谦卑道。

杨丽华点了点头:“暂时不能大兴牢狱,慢慢来吧,有些人你现在杀不得,也不能杀,以大局为重,还是要大事化小。”

杨铭道:“侄儿也是这个意思。”

这一次洛阳的乱子,闹的有点太大了。

杨铭的本来的初心,逼宫也还是依赖自己东宫那帮人,以雷霆之势控制杨广,但人算不如天算,正好和杨广对付他的时机撞在了一起,以至于牵引出连锁反应,整个洛阳地区的大军,都动了。

不过损失并不算大,杨玄纵、独孤武都、裴仁基三部,基本没有受损,李靖和阴世师也没打的太过火。

郭荣、史详与杨元庆的激烈巷战,死了两千多,伤者五六千,也还说的过去。

打的最狠的就是北边的鱼俱罗,好在宇文化及逆转局势,窦抗选择站队,迫使鱼俱罗部投降,即使如此,各部人马加起来也死了七八千。

至于东边姗姗来迟的尧君素和屈突通,现在还一脸懵逼,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千难万险,终究还是成功了,毕竟是逼宫,没有流血是不可能的。

杨丽华见杨铭认可自己的想法,于是开始劝慰萧皇后:

“这种事情你见的少,一时难以接受,也属正常,不过这类事情在皇家并不新鲜,旧周宇文家如此,阿摩那几个兄弟亦如此,当下的结局算好的了,要是输的是杨铭,才是遗患无穷。”

这就是大胸怀,杨丽华做为唯一一个能跟独孤伽罗对线的人,绝对不简单,主要也是经历的多了。

杨坚杀了她的继子,她熬过来了,五个弟弟死了三个,四个妹妹死了俩,她也挺过来了,从皇后皇太后变成长公主,她也接受了。

所以杨广父子内斗这种事,她算是比较能看的开。

萧皇后长长叹息一声,呆滞道:“你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吧,我不想管,我也管不了。”

杨丽华点了点头,看向杨铭:“让你四叔出来,帮你主持大局,他对你没有威胁。”

杨广五兄弟当中,老三杨俊喜欢钱,老四杨秀迷信鬼神,都挺奇葩的,但你说他们俩对皇位没有心思,那是不可能的。

他们服杨勇,但绝对不服杨广,因为古代就是这样,长子高高在上。

杨铭自然也明白杨丽华的意思,人家并不是建议杨铭给权,又或是恢复蜀王爵位,就是让杨秀出来压镇朝堂,权力是一点都不会给的,但是会让你张嘴说话。

有些人张张嘴,分量就已经足够了。

大隋宗室,眼下没有谁能比的了杨秀的威望,因为人家是高祖血脉,皇室直系。

而杨铭呢,对杨智积父子的表现,很不满意,李密私底下已经分析过,这两个人绝对不算可靠,他们在杨铭身上,是押注,没有出全力。

“姑母的话有道理,四叔如果能回来帮忙,无疑是最好的,”杨铭点头道。

杨秀和他老婆,就在宫里,杨广走哪都带上,要不是杨谅的死,杨丽华一直在怀疑他,杨广早就弄死杨秀了。

不杀,也是不想和自己的姐姐翻脸。

杨秀的长子杨孝,娶的是归化侯萧球的闺女,这桩婚事从头到尾都是杨铭亲自安排的,杨孝如今虽然袭了蜀王,却只是大兴城安化门的一个监门将军,过的非常不如意。

这几天的朝会,杨铭是没有参加的,裴矩负责主持,而杨铭对外宣称,在照顾皇帝,以及安抚皇后,忠孝两个字都全了,自然没有人会说他不顾国事。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