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2页(1 / 1)

加入书签

('

十二岁的赵王杨杲突然指着远处广场上的一队模糊行人,道:“那个身影好熟悉啊,好像是如嫡。”

萧皇后眯眼望过去,嘴角微翘:“还算本宫没有白疼他,知道过来陪陪我。”

萧瑀赶忙道:“那么魏王的亲事,要不要今晚跟他提一提。”

“你来说,我看看这孩子的反应,他是个直性子,若是不乐意,他会直接说出来,”萧皇后点了点头。

那么萧皇后属意的心中人选,又是谁呢?陈叔宝的四子,也是长城县公爵位的继承人,陈渊的闺女,陈淑仪的侄女。

历史上他叫陈深,因为要避李渊的名讳,不过这一世不用了。

陈渊原本在枹罕郡做太守,如今已经去清河郡顶替谢文,出任清河太守。

谢文是杨广的千牛备身,在杨铭这里,已经不能用了,调任太仆寺出任少卿。

为什么选陈渊呢?因为陈渊的媳妇,是萧皇后另外一个亲弟弟萧璟的闺女。

那么陈渊的闺女,等于是陈家和萧家的共同血脉。

杨茵绛猜对了,萧皇后就是要从南方给杨瑾选媳妇。

杨瑾登楼之后,先是给萧皇后请安,随后便坐在杨杲边上说着悄悄话,他是性格直,但又不是傻,肯定不会一上来就表明来意,不然萧皇后会觉得,你小子不是来陪我啊?是找我有事。

别看杨杲比杨瑾还小两岁,杨瑾得管人家叫叔叔,杨杲做为萧皇后的陪嫁女所生,基本等于嫡出。

聊了几句闲话之后,萧瑀直入正题,道:

“今年秦王就要大婚了,二殿下的婚事,也该提上日程了。”

好家伙,我还没说,你先替我说了啊?杨瑾就着话题,点头道:

“民部崔民焘之女,崔奕,静容婉柔,性行温良,可为王妃。”

萧皇后姐弟俩顿时愣住了,你也有相中的?感情大孙子和二孙子,我都做不了主呗?

“不行!”萧皇后断然道。

如今的形势,杨瑞的地位不可撼动,那么其他孙子的婚嫁一事,不能强过杨瑞,别以为人家崔奕就差了,博陵崔家主的嫡亲孙女,地位高的不得了。

韦珪终究是没了爹的,出身再好,没有亲爹庇护,肯定比不了有亲爹的。

萧皇后心知自己老三就是占了这个优势,得到弘农杨与河东裴的全力支持,才把老二压得十几年抬不起头来,杨瑾要是娶了崔奕,无疑会得到一份来自河北的强大助力,这对杨瑞来说不是好事。

杨广没事的话,这桩婚事是可以的,但是杨广这不是出事了吗?要知道杨铭可是从来没有叫过杨瑾如嫡这个小名的,说明杨铭也是在保杨瑞的地位。

杨瑾愣住了,道:“祖母觉得不妥吗?”

“不妥,”萧皇后道。

杨瑾皱眉道:“为什么不妥?”

“不为什么,”萧皇后不想解释,她觉得也没有必要解释:“你的婚事祖母做主,长城县公陈渊的女儿,我就觉得很合适。”

一旁的沈婺华也道:“魏王不妨先见一见,也许您会喜欢的。”

杨瑾眉头一皱,不说话了。

裴淑英是猜对了,娶崔奕,就是裴矩的主意,裴矩这个人太厉害了,早就看出崔民焘将来一定会被委以重任。

为啥呢?以后不打仗了,国家将来十几年,都需要休养恢复,那么民部就是重中之重,他猜到杨铭有动裴蕴的心思,那么后继人选,八成就是崔民焘。

如果杨瑾娶了崔民焘的女儿,裴矩在民部的事情上,就会很好办,而杨瑾师从王通,走的路线与将来的国策是一个方向,与崔民焘的政治路线是重合的。

未来谁能掌控民部,谁就是朝堂魁首。

这就是裴矩牛逼的地方,他在很多年前,就判断出大隋应该往哪个方向走,所以给杨瑾找了王通做老师。

王通现在已经被太子提拔为国子监祭酒,他的治国主张,将逐渐传授给国子监的学子们,奠定国家未来走向。

而王通的妈,出身河东裴氏,是裴矩的族妹。

第755章 高玥求子

杨瑾这下有点懵逼了,外祖父让我娶崔氏,祖母让我娶陈氏,我到底该听哪个的?

这孩子本来是很有主见的,但是在这种事情上面,也犯糊涂了,毕竟其中牵扯的那些政治因素,他不太懂。

首先,两个女孩,他其实都没有见过。

按照沈婺华的话来说,不妨先见见人,自己要是真的相中其中一个,到时候再请父王帮帮忙吧。

总不能老大看上哪个就是哪个,我看上哪个,就不行。

于是他半夜回到东宫的时候,去找杨瑞商议。

“这事包在我身上,我来安排,”杨瑞拍着胸口保证道:“我从旁帮着你参谋一下,咱看上哪个就是哪个,到时候祖母要是不同意,我去给你说。”

然后杨瑞派人叫来李密,让李密明天去京师一趟,将崔民焘的女儿带来洛阳,然后派崔世枢去一趟清河郡,带回陈渊的闺女。

崔世枢和崔枢,这是两个人,前者是个年轻人,平叛河北的时候,是老崔家子弟兵的头领,跟着杨铭打高士达有功,如今在东宫任职。

崔枢那已经是大佬了,司农寺卿,种棉花呢。

长孙无忌皱眉道:“这两个确实不好选,看家世的话,无疑崔氏占优,但是陈渊的妻子,是皇后的外甥女,若是选了崔氏,皇后那关不好过啊,这不是世子几句话就能改变的。”

“当年父王娶亲,圣后是让父王自己选的,”杨瑾嘀咕道:“我也想自己选。”

长孙无忌赶忙小声道:“太子当初恐怕不是自己选的,哪有那么巧,正好选了独孤家的?”

杨瑾一愣,拍着额头苦笑道:“我忘记这事了,独孤姨妃才是原先的正妃来着,听说当年她犯过病,你们知道这件事吗?”

“别议论这个,你小子欠揍啊,”杨瑞赶忙道:“这事东宫谁敢提?”

杨瑾咧了咧嘴,不敢接着往下说了,毕竟裴淑英也提醒过他,这事跟谁都不能说。

“世民马上就到洛阳了,等他来了,可以帮着出出主意,”长孙无忌道。

杨瑾一愣:“哪有这么快?”

“也差不多,”杨瑞道:“他是从广州坐海船北上,到了江都再坐船,不过怎么也是一个月后的事情了。”

“没见唐国公来洛阳啊?”杨瑾道。

杨瑞笑道:“本来也没让人家来啊?大冬天的走陆路,多受罪啊,人家从晋阳去的河北,坐船走运河直接去江都。”

“运河转道,也是要经过荥阳的,荥阳距离洛阳又不远?为什么不能来一趟呢?”杨瑾诧异道。

杨瑞嘿嘿笑道:“听说唐公不乐意去岭南,父王怕见了面听他抱怨,所以最好是不见。”

“原来如此,”杨瑾哈哈一笑:“先不说我的事了,咱们不是约好了,明日一起出宫,去见见来莹吗?先给无忌把把关。”

长孙无忌的婚事,也说成了,婚约也定下了,但是还没见过真人,只是听说来护儿这个闺女,长相一般。

虽然来整和来宇极力狡辩,但是与来家的人一起去京师将来莹接回来的乔淳已说,样貌有点差强人意。

其实无所谓,人家爹是来护儿就足够了,你有什么资格跟人家挑?

样貌不能满足你,你可以纳妾啊,对不对?但是正妻的地位,别想撼动。

“不过话说回来,无忌娶了荣公闺女,今后日子不好过啊,”杨瑞调笑道:“大舅子也太多了,听说都是勇猛之人,你敢欺负人家来莹,谁也保不了你。”

杨瑾捧哏道:“人家长孙家也不是吃素的啊?无忌今后在族内的地位不会低,用不着看来家脸色。”

确实如此,长孙无忌的亲四叔长孙敞,已经被宇文化及给杀了,如今朝廷对长孙家是有意见的。

长孙晟这一支在家族内的地位不行了,族内对长孙安民这个家主,意见很大,如今好像正在商议更换话事人。

毕竟大家都能看得出,长孙安民不但太子不喜欢,秦王也不喜欢,你继续当家主,对家族不利啊。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