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页(1 / 1)

加入书签

('

虽然营地的主干道都已经被清干净,路上无人乱蹿,但那些听到鼓声和传令兵呼喊的士卒站在营帐前,竟还有人相互交头接耳,远处的营帐更是还有喧哗声响起。

甚至还有人传承着散漫懒惰的黔首秉性,自己这个将军都已经进营了,他们竟然才慢悠悠的从营帐里钻出来。

好大的架子!

最让李信无法容忍的是,这些所谓的士卒一个个站的东倒西歪,左一个右一个,一个什十个人,竟然能站成一个三角形。

而且他们有的人身上穿着甲衣,有的人却连鞋履都在仓皇中丢了一只,打着赤脚站在地上直摩擦,发放的武器更是有人拿,有人没拿,乱糟糟的一片。

要不是李信打了个突袭,根本看不到这种狼狈样。

如韩非子所言:知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炽焚。

一个突然巡营就让他们措手不及,可见这营新卒的军规军纪是多么的差。如果换成敌人突袭,纵火烧营,短兵厮杀,这些新卒,怕不是一群被轻易屠宰的羔羊。

想到这里,李信的脸更黑了。

周围两位校尉也见到这场景,面容铁青,一人对身边的军候说道:“愣着干什么,还不去整肃。”

“慢。”

李信转头,狠狠瞪了那校尉一眼。

那校尉连忙闭上嘴,神色惶恐不安。

“走吧,让本将先看个清楚,看看这是支什么样的军队。”

说着,他迈开大步,顺着营中道路巡视起来。

兵者,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李信作为沙场战将,自是清楚作为主将必须要了解麾下军队素质的重要性,如果连自己率领的军队是什么货色都不清楚,就和人对垒沙场,那就不叫战斗了,而是送死。

随着李信在各个百人队的营区间行进,脸上的寒霜越来越重。

都是些什么东西。

怪不得王翦对这批支援的新军不以为然,让自己来好好训练。

就这些货色能在战斗中起到什么作用?

如此散漫的军纪,上了战场那还得了。

李信出身陇西大族,父、祖皆是郡守级别的高官,一成年便蒙受祖荫进入咸阳成为秦王的郎卫。

之后外放出来直接就是军将,随着几位大将南征北战,手下率领的都是百战精锐,或是上过沙场的老卒,何曾领过这种新兵蛋子,这混乱的场面,气得他心头火起。

就在李信胸中燃烧的火焰越来越炽烈的时候,突然,他眼前一亮。

前方的一个百人队营垒竟然和之前看到的不一样。

一个营帐前站十人,按着顺序一字排开。

虽然这支百人队依旧很散漫,一百人站姿各异,但至少无人说话,比之前的混乱场景好上太多。

特别是,李信注意到,其中一个营帐前的什伍竟按照高矮顺序排列,每个人皆身穿皮甲,手持戈矛,昂首挺胸的站在原地,在眼下的环境中显得十分有军纪。

这年头,就看谁比谁更烂。

在前面那些同袍的衬托下,这个什伍的出现让李信心头的火气散了一些。

第四十一章 :什长

这时,李信的目光注视到那十人中的一个少年。

只见那少年身高七尺以上,手持短兵,昂首站立,双脚并拢,整个人站的笔直,一动不动,看上去就像是一柄出鞘的宝剑,寒光照人。

李信剑眉微挑。

此子,他似乎见过。

但那少年头上的椎髻和身上的秦军装扮,又和记忆中不太符合。

特别是他的头上还带着象征公士爵位的褐色包巾。

李信摇摇头,不是很确定。

一旁跟着的两位校尉却看的心惊胆战,这位突然巡营的李将军先是点头让他们松了口气,但马上又跟着摇头,一下让他们从高山坠落低谷,心中忐忑不安。

要知道秦军上下等级森严。

战诛之法曰:什长得诛十人,屯长得诛什长,千人之将得诛百人之长,万人之将得诛千人之将、上将军无不得诛。

作为上将军派来管理此营军卒的李信,他就是这处营寨最大的权威,若想惩治这两个校尉,也只是一句话的事情。

“除此百人外,全军飧食减半,此百人额外赐酒食。”

“明日,全军整肃,本将要亲自操练。”

李信扔下这句话,大步离去。

两位校尉相视一眼,这才松了口气。

寒冬腊月里伙食减半算是比较惨的,估摸着很多人半夜都会被饿醒。

但相比其他惩罚,已经够轻了,估摸着还是李信看在整个军营都烂的情况下,人数众多,不好严惩。

……

眼见李信离开。

赵佗也松了口气。

他之前想着让队伍严整些,免得被巡营的将军处罚。

但没想到来人竟是李信!

赵佗之前为荆轲驾车的时候,曾进入过秦军大营,并和李信打过照面,只是当时李信的目标是马车上的樊於期脑袋,并且说话的人是秦舞阳。

赵佗估摸着李信可能会记不得自己,但没想到这位将军的记性竟如此之好,居然一眼就盯住了自己。

那种眼神,锐利如刀,似乎是已经看穿了自己的身份。

赵佗硬着头皮,身体僵硬的不敢动。

直到李信离去后,他才松了口气,发现在这冬日里,自己的后背竟出了一身汗。

这时,他们辛屯的屯长梁广,引领着一个右髻苍帻,身穿甲胄的中年军吏大步走来。

百将吕武!

“这就是庚什的什长柱,和伍长赵佗。”

梁广伸手指了一下还有些呆愣的柱,又指向赵佗,为吕百将介绍起来。

吕武面容粗犷,有着第三级簪袅爵位,他也是个大嗓门的直汉子。走过来,指着柱说道:“就是你向梁广提的建议?”

柱有些紧张,“上……上吏。是佗告诉我的。”

梁广也在一旁说道:“这个叫赵佗的公士很机灵。”

吕武看向赵佗,见他虽然年轻,但神色不卑不亢,对自己一揖行礼,举止间颇有风范,不由心生喜爱。

要知道将军突然巡营,将所有人都吓了一跳,在没有准备和演练过的情况下,军营里从上到下都是乱糟糟一片。

如果是提前告知将军巡营,情况绝不会这样。

在这突袭中,百将呼喊屯长,屯长怒斥什长,什长也忙的焦头烂额,一会让那个士卒别乱跑,一会儿让这个战士把身上裹着的被衾放下,到处一片混乱。

而这时梁广突然跑来,告诉自己把士卒们赶到帐外,站成一排不准交谈就够了。

吕武试着弄了一下,果然原本的一团乱麻一下就理顺了。

站成一排,不准说话。

多么简单清晰的命令,效果却十分明显,让他们这一个百人营垒在混乱的大营中显得鹤立鸡群。

他不仅得到顶头上司五百主的夸奖,据说就连巡营的将军也对自己表示满意,还给自己这一百人赐下酒食。

这是多么大的荣耀啊。

吕百将简直走上了人生巅峰。

想到这里,吕武看着眼前的赵佗越看越喜欢。

“好,如此聪慧,区区一个伍长怎么能够。这庚什的什长就由你来做吧。”

吕武直接钦定,把赵佗提了一级。

赵佗愣了下,并未马上应下,而是看向原本的什长柱。

柱这人虽然没啥大的才能,但憨厚老实,对赵佗的一些建议也是言听计从,算是很不错的袍泽,赵佗并不想因为一个芝麻大小的什长就伤害两人的感情。

“怎么,你有意见?”吕武察觉到赵佗的目光,向柱冷脸看去。

柱连忙摇头道:“没有没有。本就该佗来当什长,他比我有才能的多。让佗来当什长,小人心甘情愿。”

庚什众人听到这话,也都赞同的点点头。

赵佗虽然年纪最小,但一路上展现出来的才能已经远远超出众人,让其他人很佩服,甚至连自傲的西乞孤也不得不承认这个少年颇有本领。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