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页(1 / 1)
('
各种欢呼声接连响起。
就在赵佗心中思绪万千的时候,蓟城东墙已经在秦军的凶猛攻势下沦陷了。
这座本该在数月之后才被攻破的城池,提前倒在了砲石下。
发石机停止运作,黑色的旗帜已在城墙上迎风飘扬。
“很好,弄出如此利器,攻破蓟城。后生,你这次可是立了大功。”
上将军王翦站在赵佗身侧,负手而立。
这时候除了王翦还在此地观望,其他裨将军已经回到军阵,指挥各部兵马的攻城行动。
王翦看着城墙上飞扬的黑旗,脸上挂着喜悦的笑容。
秦王传令,让他王翦“不破蓟都,不返秦国”。
如今已数月之久,整日饱受风寒折磨的王老将军终于松了口气,看到了回家的希望。
“谢上将军夸赞,此物乃公输残文所载,并非我一人功劳。且此事若无诸位上吏层层通禀,李将军倾心支持,这东西也无法制造出来。所以我认为,李将军之功,更大。”赵佗拱手道。
王翦愣了下,转而笑道:“你倒是会归功于上。嗯,李信全力支持此事,自是有功,但你的功劳亦是不小。”
“此物制造简单,既节省人力又威力巨大,若是使用得当,这普天之下,将再无不破之城池。此等功劳,我亦不能决断,所以这赏赐我暂时不与你,待报上咸阳后,由大王来决定。”
赵佗眨了眨眼。
军功爵之事,一般都由军中自行判定,核验查实后便可下发。唯有高级爵位才需要禀报咸阳处,由主爵中尉府或是那位王者进行判断。
王翦这样做,赵佗的名字,将再次出现在秦王的案头上。
届时,不知道那位王者是否还记得这个名字。
“唯,一切谨遵上将军和大王之意。”
赵佗忙拱手应诺,不敢推辞。
这时候,随着东城城墙的占领,秦军亦趁势打下了城门,大军攻入城中,与城内的燕卒进行巷战。
其他三处城墙虽未沦陷,但亦岌岌可危。
巨石轰击在城墙上的声音很大,如同雷震,让不知情的燕卒听在耳中心惊胆战,不知道秦军用了什么巫法邪术。
秦军士卒则已经被告知是军中新弄出来的利器,威力足以破城,这让他们个个都是振奋昂扬,战斗力暴增。
此消彼长之下,燕军节节败退,蓟城沦陷,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王翦对着赵佗微微颔首,正要在短兵簇拥下,回到中军大营,准备攻陷蓟城之后的各种事项。
然而,就在这时,一骑轻骑飞至。
“上将军,西城城门打开,燕王向西边突围了!”
传信者下马,对着王翦激动的说道。
王翦身侧,一名短兵校尉惊喜道:“恭喜上将军,燕王定是惊惧于我军利器,开城遁逃。只要能将其抓住,燕国便是亡了!”
其他护卫的将校听到这话,亦一齐恭喜出声。
燕王出城逃窜,代表燕国上层势力已经放弃了抵抗,接下来覆灭燕国便是轻轻松松,水到渠成的事情。
然而,面对众人的恭喜声,王翦却是皱起了眉头。
蓟城城破,燕王遁逃,想要在秦军入城前杀出一条血路冲出去,倒也称得上正常。
但王翦多年来的军事直觉,告诉他,此事有问题。
他抬起头,正要再向传令兵继续询问时,却发现那个发明了攻城利器的少年百将,并未和众人一样脸带喜色,反而一副思索模样,这就让王翦心中升起了好奇。
“你为何如此神态,莫非有什么想法?”
王翦径直向赵佗询问。
赵佗怔了怔,意识到王翦是在问他后,忙拱手道:“禀上将军,我只是觉得此事略显蹊跷。”
“哦,有何蹊跷处?”王翦越发好奇起来。
赵佗略微犹豫,解释道:“我认为那燕王就算突围,也应该选择北方,而非西方。”
“为何?蓟城的西方,是代地。此地如今尚在赵嘉手中,那燕王喜只要突破我军围困,便可入代地,与赵嘉联合对抗我军。”王翦淡淡说道。
这就是众将并未起疑的地方,因为赵嘉之前就和燕国联合对抗秦军,这两者是盟友,蓟都城破,燕王喜突围去投靠赵嘉,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赵佗摇摇头。
他说道:“代地穷困,粮产不足。赵嘉手中的军队庶民尚且难以吃饱,年初时还要借食于燕国,岂会有多余的粮草供给燕王,此为其一。”
“二来,则是燕、代之前联合在易水对抗我军。在战斗失利的时候,代军率先撤退,只求保全己身。这样靠不住的盟友,燕王恐怕不会将性命寄托在对方身上。”
“第三,燕地辽广宽阔。我军虽然占据了蓟都南部的督亢平原,但燕国在北方和东方尚有数千里之地。”
“蓟城以北,有天下九塞之一的居庸塞,燕王只要北入居庸,便可凭险而守,抗拒我军。且居庸以北是燕国的上谷、渔阳二郡,那里尚有兵马粮草,燕王有此去处,何必去借助于赵嘉。”
“最重要的则是,燕王入居庸之后,可以从北往东逃遁。燕国东部,尚有右北平、辽西、辽东三郡……”
第八十五章 :追击
“辽东三郡。”
王翦嘴里咀嚼着这个地名,赵佗的话倒是很有意思。
诚如赵佗所说,燕国首都蓟城虽然被秦军攻下。但燕国尚有数千里土地,只要燕王喜能够逃出去,便可以借此苟延残喘,继续和秦国周旋。
往北的可能确实比往西大。
此子颇有见识,有为将之才。
王翦暗暗点头,他听到燕王从西城突围时就感觉到不对劲,隐约能猜到一二。但没有赵佗说的那般清晰明了,几句话就说到了他的心坎上。
“燕王从城西突围,你们如何判断?”王翦径直向传信士卒询问。
士卒忙说道:“禀上将军,城门洞开时,有燕军战车开道,后方是燕卒精锐,簇拥着王者大纛。那些燕卒一边冲杀还一边嚷着誓死保卫燕王。”
王翦追问道:“那些燕军的冲杀方向是何处?”
那士卒愣了下,才道:“似乎是偏向西北方向。当时我军正全力攻城,没料到燕军会出城突围,被其冲了一条路出来。不过请上将军放心,辛胜将军已策动大军追击,必能将燕王抓获。”
“坏了!”
王翦脸色一变,心知不妙。
“城北是羌瘣所部,燕军举大纛从西北方向突围,羌瘣见到必会追击,如此,城北处便是破绽!”
想到这里,王翦回头对身后短兵道:“速速前往羌瘣将军处,让他所部死攻北城,不得擅自追击城西敌人。”
“唯。”
一名短兵领命正要离去。
但这时远处又有传信骑兵飞驰而来。
“禀上将军。燕军突然打开北城门,以敢死轻兵为先,骑兵为后,冲击我军,现已突破城北拦截。”传信士卒慌张禀报。
王翦冷哼道:“羌瘣呢?率部去追击城西突围的燕王了吧。”
传信士卒满头冷汗,弱弱道:“上将军所言甚是。”
王翦深吸口气,知道城中大鱼已经突破了渔网的封锁,即将入海。
“军中车兵、骑兵尽数往北追击!务必要追上这支突围的燕军。”
王翦下达追击命令。
传令兵离去后,王翦看着不远处厮杀震天的蓟城,顿觉索然无味。
“你这后生很有见识,很不错。”
王翦走上前,拍了拍赵佗的肩膀,以示鼓励,然后转身离去。
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办,燕王一跑,此次灭燕大战便算不得全功,还有许多烂摊子要收拾。
“谢上将军夸赞。”
赵佗拱手相谢,心中却长叹一声。
历史,还是走向了原本的方向。
他刚才之所以能侃侃而谈,认为燕王喜会从北面突围,其实还是因为他有着后世视角。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