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页(1 / 1)

加入书签

('

“如此惜命的人,在被我军拿下蓟城后,恐怕已经被吓破了胆子,没有再和我军抗衡的勇气了。所以我认为他会放弃固守上谷、渔阳二郡,直接逃跑。且一跑就跑到辽东,如此作为才符合燕王的性格。”

“当然,我之所以如此推测,也是因为上谷、渔阳二郡虽然地势险要,但其人口不众,之前又被调了一批士卒参与大战,已经没有能力支撑燕王与我军周旋了。”

“一旦我军攻破居庸塞,两郡之地,要不了多久便可拿下,固守两郡不过是坐以待毙的法子,燕王想必也能看到这一点。”

赵佗眨了眨眼,他不可能说出自己知道最终的结果这种话,但编出一个拥有可能性的理由还是可以的。

涉间默默点头,赵佗的话有道理,却不是绝对,只是如今他们已经进入燕地深处,到了这地方再说什么也没意义了。

那一日在居庸塞前,众将校围绕着赵佗的想法讨论了很久。

基本上所有人都认为此事不可能发生,毕竟在大家不知道历史结果的情况下,赵佗提出燕王会放弃四郡之地逃往辽东,这想法属实过于异想天开了。

就连李信也思考了许久。

或许是李信基于对赵佗的信任,亦或者是这个想法有一定的可能性。

更或者是因为眼前的居庸塞坚固难破,若真如赵佗所说,燕王会径直逃往辽东的话,那他们在一段时间后攻破关塞,燕王肯定已经跑了很远,根本不可能追上。

基于种种原因,最终李信采纳了赵佗的提议,率军东向,自半途截击燕王父子。

当然,作为一军主将的李信,不会把所有希望都放在赵佗这大胆的想法上。

李信在赵佗想法的基础上,制定出了更加完备周全的计划。

由校尉桓昭率领所有步卒,继续围攻居庸塞。

待关塞攻克之后,桓昭率步兵进入上谷渔阳两郡,搜寻燕王踪迹。

而李信,则率领军中所有的车兵、骑兵,转身东向。

他们先返回蓟城,补充好粮草补给,再顺着蓟城通向海边的大道,一路奔驰。

蓟城被攻陷的消息已经传开。

蓟城往东的燕国城邑全都惶惶不知所措,他们只知道蓟都落在了秦人手中,至于燕王是死是活更是众说纷纭。

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顺着大道赶路的秦军根本不敢阻拦,甚至还有官吏看到黑旗飘荡,就直接开城投降。

李信对此通通不管,他率车骑兵一路走并海道,经碣石循海而行,最终到了后世的大凌河流域。

此地再往东,便是数百里的茫茫大泽,并海道路泥泞难行,他们这支车骑兵在没有步卒辅助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穿过去。

不过好在,他们也不需要穿过去。这支追兵掉头北向,顺着南北走向的医巫闾山往北行进,直冲燕国的北部长城。

那里,是燕王欲逃亡辽东的必经之路,只要速度够快,他们就可以将其截住。如果燕王已过,他们亦可尾随而击。

当然,如果赵佗的判断失误,燕王没有往辽东方向逃窜,而是欲借助两郡固守。

李信也可直接率兵调转方向,顺着长城内侧的北边道往西,反向插入渔阳郡,与攻破居庸塞后的桓昭部形成呼应,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困守的燕王,如此,便是瓮中捉鳖之势。

两全其美之策!

就连赵佗也不由暗暗称赞,在这样的规划下,不管燕王是否逃窜辽东,李信这一部追兵都不会做无用功,总能将其逮住。

因为李信征调了军中所有的战车马匹,在蓟城处还要了一些缴获的燕国车马。

车马数量大于御手,所以他从步兵中募集了许多善骑、善驭者,跟着加入追兵。

其中赵佗因为善御车,分到了一匹战车进行驾驶。

按秦国军制,车上甲士三人,御手居中,后方车舆尚有车左和车右两人,各持矛戟弓弩进行攻击。在战车后方,还应有车属徒兵八人,与战车协同作战。负责掩护战车冲击,和追随战车扩大战果。

当然,因为是轻车追击,所以不需要后方的八个步兵,但车上的车左和车右是必须有的。

在车左车右的选择上,赵佗自然是发挥了任人唯亲的特色,专门选了涉间和黑臀两人,如此一来便可保证战友之间的亲密合作,不会出现差错。

如今,李信这支追兵,已经到了医巫闾山的北端,士卒和马儿们在一处山麓中休憩。

从此地再往北,数里之外便是倚靠着长城的交通大道。

李信已经将游骑兵放了出去,让他们探查附近的路况,并伺机擒获居住在附近的燕人,询问是否有车队经过的事情。

就在赵佗和涉间聊天,黑臀在一旁猛吃干粮的时候。

有一黑甲骑士自北方飞驰而来。

“发现燕王车队!”

第九十章 :战车

“前方大道,已发现燕王车队!”

黑甲游骑兴奋的叫声在医巫闾山的山麓中回荡。

刹那间,各种惊咦、激动的声音响起。

所有人听到这消息的第一反应,都是一脸不可思议的转头,看向正坐在一辆战车上喝水的少年。

“燕王竟然真的放弃固守,往辽东逃窜。”

“太让人惊讶了,他怎么会算的这么准,竟然能提前知晓这一切。”

“确实不可思议,我这脑袋是怎么都想不明白。”

“哈哈哈,天赐大功啊,若是能抓住燕王,此等军功必定升爵!”

……

军中士卒沸腾起来,马嘶人叫,声响不停。

就连站在指挥车上,凭轼而立的李信,在听到这消息的刹那,亦露出错愕的表情。

“真被他料中了?”

李信蓦然回首,见那少年依旧一脸平静,正伸手擦拭嘴角的水珠。

宠辱不惊,镇静自若。

这让李信心中对赵佗的评价又提高了一层。

要知道,他听从赵佗的建议,率领轻车铁骑奔驰截击,只是因为想做好两手准备,以防万一。

在李信的内心深处,他对燕王逃窜辽东的想法并不是特别相信。

哪料到,事情的发展真的被这少年说中了,且分毫不差。

此子年纪轻轻,竟然能凭战争中露出的一些蛛丝马迹,就料到燕王会往辽东逃窜,此等远见卓识,竟比他李信还要高上一筹。

“假以时日,此子未来不可限量。”

李信在此刻不由得生出一抹嫉妒之情。但紧接着,他就将这情绪从心中驱逐出去了。

“如此少年,若是好好培养,他日必是我秦军的中流砥柱。我当向上将军和大王举荐,让他能有个好前程。”

李信心中下定决心,以他的性格,并非嫉贤妒能之人。

最多,有那么一点好强争胜之心罢了。

而此刻的赵佗,已经被黑臀的尖叫声淹没。

“我的百将,阿佗,佗兄!”

“你……你太厉害了!竟然真把那燕王逃跑的事情说中了。我的母耶,你这等本领,都可以去当卜算的日者了。你以前该不会真学过日者之术吧?”

黑臀张大了嘴,两只眼珠子都快惊讶的从眼眶里蹦出来。

涉间站在一旁,他虽不像黑臀那般表情夸张,但也满脸惊讶。他看着眼前的赵佗,除了赞叹之外,说不出其他的话。

“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想法罢了。”

赵佗淡淡一笑。

心里却松了口气,他一直担心随着蓟城被提前攻破,燕王喜会不会如历史所记载的逃窜辽东。万一对方不跑,这次岂不是丢人现眼了。

万幸,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

细小的改变或许能让车轮前进的方向出现略微偏离,但在短时间内,大的方向是不会受到影响的。

以燕王喜的性格,不跑就不是他了。

咚!

咚!

咚!

马车上携带的战鼓被擂响,所有士卒立马停止了讨论。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