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页(1 / 1)

加入书签

('

赵贲佩服的看着一旁的少年,自己只想到了那些青壮庶民是弱点,但赵佗却想的更远,还用上了攻心之法,这境界确实比自己高上一筹。

“善。”

杨熊哈哈大笑,说道:“正是如此,我也是这样想的!”

作战方针定下,秦军就开始展现强大的行动力。

一部分秦卒开始搭建营帐,烧锅做饭。

另一部分则开始打造攻城器械,为攻城做准备。

同时,在赵佗的示意下,秦军让十多个主动投诚的魏国老乡,绕着外黄城垣四处吆喝,不停向城墙上士卒宣讲着秦国的政策。

降者免死!

不抵抗秦军,则可保全家产妻儿!

若是拼死抵挡,直接割人头!

除此之外,赵佗还让那些魏人将他提前写好的稿子一起进行播报。

什么大梁城已被秦军攻破,魏王被擒,魏国社稷已经亡了!

还有宁陵君魏咎已经被秦军斩首。

公子魏豹带兵投降秦国……

因为怕这些魏国带路党被城上的箭矢射死,赵佗还掏出了他在来外黄之前,专门让铜匠为攻心战术打造的秘密武器。

铜制小喇叭。

这东西制作很简单,虽然样式丑陋,但使用的效果还挺好的。

喇叭的形状,让发出的声音经过筒壁的反射后,传播方向变得更为集中,因此同样强度的声音,能够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那些魏人站在弓箭射程之外,举着铜喇叭对着城墙大声宣讲,将赵佗的意思传到了城头上的每一个魏人耳中。

“那是什么东西,竟能让声音传到如此之远!”

张耳一脸懵,他所在的城墙正处于下风位置,所以听得非常清楚,那些声音如同在耳边呢喃。

但紧接着,他脸色就变了。

降者免死。抵抗者割首示众,死无全尸。

还有大梁城破,魏王被擒等真假难辨的消息。

这些话会对城中守卒的士气,造成极大打击。

张耳回头一看,果真见到城头上负责守卫的人神态各异,特别是那些被征召来的本地青壮。

战国大争之世,征战频频,灭国亡族者不知凡几。

除了那些高高在上,有着世代高贵血脉的贵族,或是满脑袋恩义相报的侠士之外。

普通的平民除非有深仇大恨,否则对国籍并没有那么看重。

譬如这外黄县,在百年前,还是宋国的领土。

魏国从宋国手中夺取外黄,城里的宋人也就变成了魏人。

这些守城男子的祖先,很快就适应了新的国籍。

黔首庶民,在哪个国家有区别吗?

还不都是埋头种地,上阵当兵,一辈子经受贵族的剥削压迫。他们不管是在宋国,还是在魏国亦或是秦国,恐怕都没什么两样。

上千外黄青壮之所以拿着武器上城头,一来是因为外黄令张耳的武力征召,二来也是听说秦军野蛮,唯恐家中妻儿老小被屠戮,只能拼死抵挡。

如今他们亲眼看到投降的魏人平安无事,亲耳听到秦军降者不杀的命令,心里不产生想法是不可能的。

更别说“大梁城破,魏王被擒”这种消息,更是一个重磅。

魏国都亡了,他们还拼死守城,有用吗?

不是每个人都不怕死,不是每个人都有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

不仅这些征召来的青壮,就连张耳麾下的三百县卒和那三百游侠也都各有想法,城头上陷入一种诡异的安静中。

张耳心知不妙,忙大声道:“二三子莫要听信秦人诡计!大梁城何等坚固高大,怎么可能短短一月就被秦人攻破,此事必然有假,城外的秦军定然是在虚造谣言,扰乱我军心!”

没有人接口,就连张耳那几个外黄本地的手下也在眼光闪烁。

那些魏人降者传来的声音,揭露了摆在面前的现实,彻底击碎了许多人心中的幻想。

韩、赵、燕都亡了,魏国亡不亡还不是早晚的事?

奋战守城,死路一条。

张耳更是心慌,叫道:“秦军乃虎狼之师,素来以首级记功。诸君,你们头上的脑袋可都是那些秦人眼中的军功啊,他们说降者免死的话岂能轻信。”

“如果你们真的听了那些秦军的鬼话,放下武器投降,恐怕等到城破之日,你们的脑袋都会被一个个割下来!”

“张君说得对!我沛县刘季绝不信秦人鬼话!一定拼死守城,以报张君恩义!”

大胡子刘季拨开前面两人,挤到张耳面前,脸色通红的大声叫喊。

有他带头,其他游侠也同样跟着叫了起来:“愿拼死守城,以报张君恩义!”

张耳看着拨开众人,挤到自己身侧誓死拱卫的刘季,不由露出惊喜的神色。

果然是患难见真情。

如果自己没记错,这个沛县刘季才投奔自己还不到一个月吧,他前脚刚来,后脚秦人就围了大梁城。

此人酒饭没吃过多少,却愿以生死相报。

这刘季真是个忠信之人,侠义之士啊!

刘季亦目光炯炯的看着张耳。

特别是张耳的脖子。

“等到城破时能跑就跑,要是跑不了,落到最糟糕的境况。乃公拼着名声不要,割了你的脑袋献给秦人,照样能够活命!”

第一百四十三章 :各怀心思

“好赵佗,你这东西可以啊。”

杨熊拿着手里的铜喇叭开口,听到自己发出的声音果真变得更强了,不由出口赞叹,这玩意儿挺有意思的。

赵佗淡淡一笑。

军争之法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有这东西辅助,打击了城中守卒的士气,秦军只需等待攻城器械造好,便可发动攻击。

他看着远处的外黄城头,那里人头攒动,不知外黄令张耳有没有在其中。

“这位可是个王侯啊……”

赵佗现在想起来了,张耳此人,在秦末可不是一个小人物,而是位鼎鼎大名的诸侯王。

此人先是跟着陈胜、吴广反秦起义。

在覆灭秦朝后被项羽封为常山王,后来楚汉争霸,他转投了刘邦,又当了汉朝的赵王。

张耳的儿子张敖,娶了刘邦的女儿鲁元公主。张耳的孙女张嫣,又嫁给了刘邦的儿子刘盈。

这家伙,可是个铁杆反秦派。

赵佗眼中闪过一抹杀意。

……

天色渐渐暗淡下来,夜幕降临。

秦军众士卒已经吃饱喝足,负责主攻的精锐部队甚至已经进入安睡,修养精力,等待明日攻城大战。

在古代,夜战攻城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更别说秦军今日赶路三十里而来,疲惫尚未退去,也不适合夜袭攻城。

但秦军却不是毫无作为的,在赵佗和赵贲的商议下,他们决定将攻心战术执行到底。

秦军在每个城门处各派出十多人,在夜色的掩护下,拿着铜喇叭继续宣讲当今魏国必定灭亡的局势,宣传投降和反抗的不同下场。

其中秦音魏音相互交杂,聚成一股声浪不断袭向外黄城头。

而且因为有黑夜掩护,这些人不怕城头的箭矢,比白天还凑得近,那声音在铜喇叭的放大下,如同近在咫尺,清晰可闻。

张耳面色难看,他没想到秦军如此狡猾,竟然用这么肮脏的战术。

这些话语的力量,恐怕比兵刃的威力还强。

兵刃伤人身体,话语却攻的是人心。

城头之上,火把燃烧,灯光通明,每个人面色不一,心中不知在想着什么。

幸好张耳的手下并非全都是无胆之人,那来自楚国沛县的刘季可不就是个忠勇之士吗?

就见刘季站起来,对张耳拱手道:“张君,这些秦人尽用假话哄骗大家,真是聒噪的很。刘季愿带一群壮士,出城冲杀,砍他几个秦人的脑袋,来壮一壮声威!”

张耳心中一动,派人出城主动冲杀一阵,若是能杀掉一些秦军,确实可以安定人心,让城中之人明白,外面的秦军并非不可战胜。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