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页(1 / 1)

加入书签

('

但昔日平舆城外,赵佗的一番话语还是在李信心中留下了一片阴影。

紧接着,来自钜阳守将昭平的回信更是让李信越发不安。

事情不对劲!

李信在风中眯着眼,打量着远处尚在激战的下蔡城墙,低语着:“不管情况如何。下蔡必须拿下,我需要里面的粮食。而且,从此渡淮,寿春便无险可守……”

鼓声隆隆,喊杀震天。

在严苛的军法军纪下,秦卒们只能拼死向前,用一条条性命去消耗下蔡城头的箭矢、滚木,去和城墙上的楚军守卒以命换命。

一屯的秦卒死光,下一屯又咬着牙接着冲上去。

一轮又一轮,终于,这般强悍凶猛的攻势下,在太阳落山之前,下蔡城头响起一阵秦军的欢呼声,黑色的秦旗,终于插了上去。

城墙被攻下,很快城门就被打开,下蔡全城宣告沦陷。

“下蔡城的守将呢?”

李信走入城中,第一句话就是要见下蔡守将,他有很多话要进行询问。

“禀将军,那守将在城破之时,已经自刎了。”

率部攻入城中的辛梧前来禀报,满脸的无奈。

这话更让李信一张脸变得铁青。

楚将有战败自杀的传统,像这种城破之后自杀殉国的情况有很多。

好在,那楚将虽然自杀,但没有像那胡邑守将一样,一把火烧掉府库存粮,如此一来,就暂时缓解了李信军的后勤问题。

“去搬运库中粮食,飨宴士卒,让他们在这下蔡城好好休息。然后立刻搜集足够的船只,派一曲没有参与攻城的士卒渡过去,抢先占领要地。等到明日,士卒休憩完毕,再全军一起渡淮!”

李信一条条下达军令。

辛梧忙领命下去。

吩咐好一切军务后,李信带着短兵从下蔡城中走过,从南门走出。

不一会儿,李信就看到了前方一条十分宽阔的大河。

淮水。

李信昂首挺立,任河边的风吹拂着他刚毅的脸。

水浪平缓流淌,河面虽有数百米之宽,但以李信的视力,依旧能看到淮水对岸,那一片宽阔之地。

那里是下蔡楚人渡河的码头,平坦宽广,此刻正有许多受惊的楚人在那里与李信隔河对视。

“赵佗,如今我已到了淮水之畔,你又在哪里呢?”

李信低声自语,他心中有一股火焰在燃烧。

那是被蒙武否定,被赵佗劝谏所激起的不忿的火焰。

他要向蒙武,向赵佗,向所有质疑他的人证明。

他李信,是对的!

他要拿下寿春,擒获楚王,用辉煌的战绩,向天下人宣告,他李信是真正的举世名将!

就在李信心潮澎湃之时,身侧短兵惊呼一声,指着对岸道:“将军,那里有楚军!”

李信举目望去。

果真看到一支身穿赤甲,举着旗帜的楚军自南而来,开始驱赶河岸附近的楚人,似乎要在淮河南岸进行布防。

“是寿春城里的守军!”

李信剑眉微挑,楚军把守淮水南岸,会让秦军渡淮更加困难,想要过去,必须要想办法。

“不知这楚军的主将是谁,也是个无能之辈。竟然不知半渡而击,若是我为楚将,大可先伏在淮南,等秦军渡河一部分,再发动攻击,如此便可建下功劳。”

李信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抹讥讽。

对方急匆匆的跑过来防御南岸,连半渡而击都不敢用,一副深怕自己渡过淮水的模样,这岂不就证明淮水对面的楚人很害怕,他们怕秦军渡过淮水,故此一刻都不敢懈怠,甚至不敢去赌半渡而击的机会!

淮南没有楚国大军!

李信神色兴奋起来,他从对面楚军的表现看出来了,淮河以南的楚军力量并不多,否则对方必定不会这么紧张。

就在李信站在淮河边的时候。

数十个狼狈的秦军骑兵,正从北方驾马奔驰,向下蔡仓皇而来。

半个时辰后。

回到城中的李信,见到了这些全身浴血,脸上写满惊恐的秦军骑士。

“你们是李由的部下?”

“你部在押送粮秣前来的路上,遭遇了楚军?”

“这支楚军人数有多少?”

李信瞪着眼睛询问,刚刚在淮河边的兴奋已经消失不见,他的手在微微发颤。

那骑兵颤声道:“很多!”

“楚军非常多,看上去比我军的总数还多,恐怕有好几万人。”

听到这话,周围响起一片吸气声……

第二百二十六章 :悔意

下蔡以北五十里左右的一处高坡上。

昭平站在项燕身侧,他看着远处遭受楚军突袭围攻后,迅速溃败的秦军,神色惋惜。

“可惜啊,若是没遇见这支殿后的秦军,吾等便可衔着李信之尾,从其后方扑上去。在秦军没有防备的情况下,我军定然可以将李信麾下两万秦军一举吞掉。现在虽然歼灭了这支押运辎重的秦军,但其溃卒逃窜,必定会将上柱国到来的消息带给李信,唉,真是太可惜了。”

听着昭平不住的叹息。

项燕微微一笑。

“战场之上,形势变化无穷,只有随机应变,按照当前形势制定计划,哪有什么可不可惜的。我军南下,碰巧遇到这支押运粮秣的秦军,若是不立刻扑上去将其歼灭,待其主将反应过来组成防御阵势,想要再击破就要费上更多力气,而且照样会走漏消息。数千人,哪能全堵的住啊。”

昭平点头赞同:“上柱国说的是。不过秦军刚刚溃败,上柱国不如派军尾随在其身后,说不定还能在李信反应过来之前,直冲其背后,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听到这话,项燕哈哈笑起来,指着昭平说道:“你这孺子,跟那李信也是一样,不管不顾,就只知道闷着脑袋往前冲啊。”

“吴孙子说,强行军三十里去争利,一军之中便只有三分之二的人能到达目的地。若是强行军五十里去争利,士卒必定受挫,遭遇惨败啊。如果我军离下蔡只有一二十里,你这计划还算可行。但如今我军距离下蔡五十里以上,以这距离强追过去,别说是背袭李信了,我等恐怕还会被其以逸待劳,反击大破。”

项燕笑声停下后,又低语道:“而且那李信能看破我在钜阳布下的埋伏,不仅不来,还以虚言哄骗吾等,借机赢取时间去袭击下蔡,这般聪明的后生,虽说轻率贪心了一些,但也是个有本事的,你可不要小觑他。”

昭平听得连连点头。

“上柱国说的是,昭平受教了。”

项燕转头,看到楚军已经开始清扫战场,将俘获的秦军俘虏和地上呻吟的伤兵一个个杀死,并去清点缴获的秦军辎重。

“这支秦军倒是来给吾等送粮食的。”

项燕呵呵笑道:“你派一部人马去追杀秦军溃卒便是。大军在前方寻宽阔的地方扎下营寨,休息一夜。接下来,还有一场硬仗要打,得让麾下小子们,好好吃一顿睡一觉才是。”

“唯。”

昭平应诺,他正要下去,想到一事,又忍不住笑道:“这支秦军的主将可真是跑的快啊,见到战斗失利,便率先南撤。要不是他先跑,引起秦军大溃,这支秦军恐怕也不至于败的这么快。”

……

下蔡城外。

秦军营帐连绵不绝。

李信虽然攻取了下蔡城,但居住在城中的楚人平民可不会诚心归附,反而会随时寻找反抗的机会,一个个用仇恨的眼睛盯着这群侵略者。宿于城中颇为危险,所以李信只派了一曲士卒入城守卫,其余大军尽数驻扎在城外,以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此刻,李信帅帐。

李由硬着头皮站在帐中,低着脑袋,不敢看主座上的李信和周围的秦军将校。

他是第二批赶到下蔡的人,抛弃了身后的士卒,一路亡命奔来。

本来李由是不会做这种事情的,他毕竟也是个热血男子,读过兵书战策,胸怀壮志豪情,立志要在这伐楚战场上一展风采,用骄人的战绩将那赵佗比下去。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他李由在战场上,绝不逊色于赵佗。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